走进香港低调百亿家族“施氏家族”



              
前不久,香港顶级豪门之一的施氏家族的施子清刚举办过自己的寿宴,12月16日,其长孙施伯雄就与港星吴千语举办了婚礼。一向低调的施氏家族,被推至「台前」。今年7月,施子清刚和多年至交好友霍震霆一起获得「大紫荆勋章」。
作为福建帮三大元老之一,施子清同时也是菲侨后代。施氏家族,政界名人辈出,施家两代人皆为「政协委员」,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庆观礼」,因此也有「政协世家」之称。据港媒透露,施子清在香港的口碑极好,被誉为一代「儒商」,拥有百亿资产。
而施氏家族的二代们,四个接班人全部顺承施子清的「儒商」精神。正如,施子清的四子施荣忻所说:「我们从父辈传承下来的,不仅是家族事业,更重要的是爱国爱港的责任与使命。」
本期,家办新智点带你走进香港施氏家族。
*2024年1月15日-19日,家办新智点将再次出发,组团一批内地家办及超高净值个人赴香港研学考察调研之旅,欢迎对香港家办政策,“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及海外资产配置感兴趣的朋友扫码报名。

文|家办新智点

起家    
1939年10月15日,施子清出生在福建晋江龙湖镇南庄村里一个三代菲(菲律宾)侨家庭。这里有“十户人家九户侨”的说法。
施子清的父亲施灿全是兄弟四人中唯一的秀才,排行老二,不仅会算账管财,还写得一手好字。
施子清出生后不久,为躲避战争抓壮丁,施灿全连夜逃到菲律宾谋生,留下他和母亲。为维持生计,母亲靠变卖旧衣服等生活。施子清清楚地记得,一次吃饭时,奶奶坐在凳子上,自己则坐在一个桌子上吃地瓜叶。
7岁时,母亲开始让施子清练习书法。抗战第二年,南洋与大陆交通恢复,施灿全回到了家乡。回到家乡后的施灿全几兄弟对家乡做了很多贡献,做了许多公益事业,同时还翻新了家里的屋子,盖了一座豪华的大楼。
后施子清开始进入私塾读书。但好景不长,1947年,父亲因肺炎离世。此时母亲33岁,妹妹才刚出生2个月。后施子清一家全靠在菲律宾的三叔以及伯父的支持才勉强生活,母亲既要种田又要忙家务。
即使如此,母亲还是认为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于是将施子清又送去私塾读书。因常年练习书法,在同年级同学中,他的书法已出类拔萃了。为挣钱,在春节时,施子清还会手写春联卖钱以补贴家用。
1950年,施子清进入石狮石光中学念书,不幸感染风寒,卧床74天,之后因家庭困难没能继续读书。1955年,他曾经念过的小学让他去当助教。施子清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考学,于1956年考入西安邮电局报务学校,但因家庭困难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次机会。
之后,施子清任职了当地的农村信用社营业部主任、共青团书记,每月收入18元。“其实在我离开家乡前,在家乡也是很安定的(生活)。”施子清回忆道。1957年,施子清的三叔来信让他去南洋接管生意。三叔叮嘱他在香港会面,有些事要交代给他。
刚去香港时,施子清本以为只是短暂会亲,没想到因无法取得赴菲签证,不得已就留在了香港。他用三叔留给他在香港堂亲那里的300元,花了60元买了一身衣服,剩下的钱交给了三婶。
一周后,施子清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一所学校应聘,并成为了该校老师, 月薪90元。那时候,施子清吃睡都在学校,晚上两张桌子一拼,草席被子一放,就是一张床。
来到香港后,施子清眼界大开,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且非常重视教育。这触动了施子清,于是决定继续读书。就这样,施子清一边在学校教书,一边在当时的联合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中文系继续攻读。
四年后毕业的施子清辞去了老师职位,与朋友合办了晋南小学,后该小学与晋江小学合并,取名集美侨校,后成为香港一所闻名的华侨学校。
在集美侨校,施子清邂逅了音乐老师吴淑敏,两人于1960年共结连理。后施子清又利用晚上时间在菁华中医学校念了四年书。1967年,因香港对办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师资限制,集美侨校被迫解散。为解决生计问题,施子清开了一家小型的中西医药房。除此之外,他开始下海经商,最初从推销员做起,也做过尝试过做一些生意,如五金厂等,但因经验不足,生意极为不顺利。
施子清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意之路,认为选对创业方向很重要,于是在1976年创办了恒通贸易公司。1979年,恒通贸易的主营业务发生了变化,开始致力发展纺织业。1986年,恒通贸易改组为恒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如今,恒通的业务遍及海峡两岸以及新加坡、韩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业务范围从纺织业扩展至地产、矿业、仓储、证券等行业。在内地投资上,恒通的项目也颇多,包括厦门的恒通花园大厦、怡富花园;无锡的恒通国际大厦;泉州的“恒富花园”;晋江的“晋南工业开发区”、“晋江市大酒店”等。
1994年4月,施子清入股了香港著名刊物《镜报》及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2013年3月,施子清成为北控集团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1年6月辞任。

2023年,3月22日,霍启刚在其社交平台晒出一组拜访施子清老先生的近况,贴文称“听前辈介绍珍藏,真是幅幅经典”
除任恒通资源董事局主席外,施子清还是「大紫荆星章」和「太平绅士」获得者,曾/现任国务院港事顾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贸易咨询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政协常委;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十、十一届「四届」政协委员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书协香港分会主席、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顾问、香港晋江社团总会首席荣誉主席、旅港福建商会荣誉会长等,此外还在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和集美大学均有职务。
除「政治身份」外,施子清还积极投身于公益教育慈善事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慈善家和教育家。他陆续在香港及内地成立教育基金,受惠的学校包括: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及各地其他幼儿教育、希望工程、慈善机构、医院及社会团体等。

两代「政协世家」
施家在香港家族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两代五位家族成员皆为政协委员,因此也被称为「政协世家」。施子清有四个儿子,施荣怡、施荣怀、施荣恒、施荣忻,寓意「怀有恒心,干出一番事业」。

长子施荣怡,1960年生,为恒通董事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恒通业务多元化,涵盖地产、出入口贸易、工业、证券、软件开发等,经营遍及全球。长子施荣怡继承了施子清的低调作风,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
施荣怡中学毕业后即协助父亲经营生意,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在青年时,他就跟随施子清到世界各地拓展业务,做过搬运工,甚至当过蓝领。尽管是「富二代」,或施子清为有意培养施荣怡,让其吃了不苦头。
他亦是第12届河南省政协常务委员、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理事、河南海外联谊会理事会副主席、香港浸会大学基金永远荣誉主席以及香港中国商会理事会第二届常务副会长。此外,施荣怡曾是第八至十届江苏省政协委员。2012年,施荣怡担任泉州银行董事至今。2021年7月,他获委任为「太平绅士」。
次子施荣怀,1961年生。施荣怀目前掌管着家族集团与中国内地企业之间的纺织原料贸易,是施家的「台前代言人」,为恒通执行董事,也是家族接班人。

据施子清说,施荣怀性格最为乖巧,小时候还帮母亲照顾最小的弟弟。施荣怀先是在香港浸会学院修读化学,再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拉克罗斯分校完成化学系学士学位。
1985年,施荣怀毕业本想继续进修或当大学老师,但大哥施荣怡希望他能回来帮助打理家族生意。其实,在施荣怀年少时,就开始帮父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包括准备合同等。
初时,「几乎什么工种都做过,做销售,自己去银行交单,送文件给客户等等。」因为当时没传真,更没互联网,许多工作都是靠跑腿,施怀荣称,除了负责信差外,他还顶着三四十度的高温,去红磡火车站或者葵涌货柜码头看拆柜,抽查货物的质量,检查包装是否牢固,还要给货物贴上新标签等。当然,他也曾尾随父亲走南闯北谈生意。
目前,在政治身份上,施荣怀是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2000年曾任上海浦东新区政协委员;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香港北京交流协进会会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顾问委员会委员;香港贸易发展局内地商贸咨询委员会主席等。
2011年和2017年,施荣怀为中国织材控股以及百营环球资源的非执行董事;也是恒和珠宝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施荣怀也是「太平绅士」和「铜紫荊星章」获得者。
三子施荣恒,1965年生,恒通董事,负责管理合资工厂和证券业务。
施荣恒从毕业于葵涌工业学院后,被委派到中国内地发展花岗石加工生意。1980年到1990年末,施荣恒随父亲和大哥到朝鲜做纺织品和布匹生意,以后一直致力于家族生意的扩展。
他是前东华三院主席(东华三院是香港慈善团体之首,也是政商名流聚集地)以及第十二届、十三届上海市委政协主席。
而施荣恒之所以能当选东华三院主席,得益于上届主席马清悭的推荐,而马清悭是马清伟的弟弟,所以施家和马家关系很好。马清伟是香港60年代五大富豪马锦灿的长子,父亲马锦灿是香港银行家,家族拥有香港大生银行与大生地产等丰厚产业。
此外,陈婉珍(澳门赌王何鸿燊的非正式注册配偶,人称“三姨太”)也当过东华三院主席,她首次宴请董事局成员就包括施荣恒。可见,施家和何鸿燊家族关系也很好。

施荣恒夫妇(左侧)和何超蕸
目前,施荣恒还担任一些亲中团体的岗位,包括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副监理事长、沪港经济发展协会副会以及上海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等。此外,他还曾任上海光大房地产公司董事总经理等。2015年,施荣恒获授「铜紫荆星章」。
四子施荣忻,1974年12月生,为恒通董事兼投资总监。因读书时成绩不好,施荣忻没读大学。21岁,施荣忻开始参与家族事业,从恒通证券做起,并带领公司成功穿越1997年的金融风暴、2000年科网股风暴以及2007年世界金融海啸。
2006年,在父亲施子清的安排下,施荣忻参加了北京国家行政学院的香港青年领袖国情班。2007年,「香港菁英会」成立,施荣忻担任创会主席,后在他的策划下,举办了2009年香港首届博鳌青年论坛。
「香港菁英会」成员包括香港荣兴集团常务董事叶振都、霍启刚、香港信置集团主席黄志祥的儿子黄永光、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长子李民桥、嘉鑫控股集团总裁陈宁宁等。
2007年,施荣忻还联合成立了「百仁基金」。其成员包括李兆基长子李家杰和二子李家诚、骏豪集团主席朱树豪之子朱鼎健、霍启刚、李民桥以及澳门大丰银行常务董事何厚镗儿子、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侄儿何敬谦等40多人。
施荣忻两次成立组织,李民桥、霍启刚等都在名单上,由此可见施家和李家以及霍家的关系非常不错。施子清也曾透露过,他认识霍英东40多年,二人在政协、商界、社会等各种活动中经常碰面,有着深厚的友谊。
据悉,施子清家族跟霍英东家族门风都偏传统,特别是施子清有一代「儒商」之称,要求子孙辈都要谨慎行事、低调做人。
在施荣忻的婚姻中,曾有过家族联姻。2003年,施荣忻与计艳莉结婚。其岳父计佑铭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志成国际集团的创办人,岳母魏凤英为贵州省政协委员,岳父的胞弟计逢春则为武汉市政协委员。不过数年后,两人离婚,施荣忻再娶2004年度香港小姐竞选参赛者邓慧琦为妻。
在政治身份上,施荣忻自2010年起获委任为深圳市政协委员至今。此前,他原本是贵州省的政协委员。除此之外,施荣忻于2010年至2015年担任过青年事务委员会的委员;还是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董事会的副主席等。2014年,施荣忻被委任为「太平绅士」。2019年,施荣忻获授予「铜紫荆星章」。

施家传承「秘诀」
2008年左右,施子清决定放手将家族事业交由他的儿子们打理。施荣怡、施荣怀、施荣恒、施荣忻四人目前各自掌管着家族中的地产、投资、贸易、证券等关键业务,各司其职但紧密协作。
该家族在传承上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两代人的经营理念如出一辙,可以说是「上阵父子兵」。施子清表示对他们「放心得很」。在香港家族的传承中,这也是一个特例。
第一,诚信为本,待人宽厚。
福建人向来重团结,家族观念重。白手起家的施子清曾对子女们说过,无论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一定要坚守「诚信」二字。而四个儿子也自认没有愧对父亲的期望,「我们兄弟几个很团结,从未因为任何争拗或其他任何事情,令到父母不开心或给他们造成困扰。」
此外,施子清做生意及待人处事的那份宽厚,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做生意与交朋友一样,都是长远的,凡事不要去得太尽。」可以说,施子清身上的「儒商」精神几乎被四个儿子所传承。
第二,长兄为父,为家族的凝聚力之一。
施荣怡这个长兄也是家族的核心凝聚力之一,为三位弟弟在德、才、学、识各方面都起了表率作用。他曾对三个弟弟说过,「我们这一代就一定不会分家的。」施荣怡也是弟弟们的榜样,什么事情都会帮弟弟们出头。
「我们跟哥哥是可以什么都讲,哥哥也会什么都跟我讲,我们是兄弟,大家都会有把柄在手......说实在的,我们非常珍惜我们的关系。」施荣忻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第三,永不分家。
施子清曾说过,四兄弟绝不可能分家,在这个家,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占市场。在恒通,施子清父子五个人的办公室是连在一起的。虽然各有分工,但都密切相连。孩子执掌家业后,父亲一般只会在重大决策上发表意见。
在施家有一条家规,四个儿子的全部家庭生活费用和子女教育金都由家族企业统一划拨。公司的股份均由四个儿子持有,只要有两人同时签字就可以随意使用资金。在公司里,父亲的角色是给儿子打工。
第四,及时放权。
目前,施子清基本上只是一个挂职董事长,一线管理业务和公司财务等都由四个儿子在管。他基本上上午11点之后才去公司,除非有其他活动,不然会一直待到7点离开,看书,练习书法成了他在公司的主要事情。
另外,施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每周施子清都会和四个儿子碰面,有时候是正式开会,有时候中午、晚上没有应酬的时候,会一起喝茶。
第五,大事询问意见,小事分歧不影响家族团结。
「现在我的公司,基本上什么都是他们来安排。所谓「上阵父子兵」,有什么事要问我,我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意见,其余时候都是他们在第一线做,钱的事情都是他们管。」施子清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当然,父子之间也会出现一些分歧。2006年12月15日,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在香港上市,开盘价每股7.78港元,高出定价70%。在施家兄弟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于是他们几个通过IPO配售,买入中交建约三千万股。
施子清认为在股市中,一旦赚钱了就要全部卖掉。尽管四兄弟并不情愿,但在父亲的坚持下还是忍痛卖出了三分之一的股票。两个月后,股市遭遇调整,施子清要求他们立刻卖出剩余的中交建股票。但是四兄弟没有听父亲的,于是编造了善意的谎言,谎称已经卖掉了。
后来该股票从8元多涨到10元多的时候,四兄弟才将其卖掉。
尽管父子两代在一些行事风格上也有所不同,譬如,施子清做事比较谨慎,而二代做事比较大胆。但是,这样的小分歧其实并没有影响家族团结。每到周末家庭聚会时,施子清会也经常向孙子孙女们讲起当初自己和儿子们的打拼故事。
施家第三代
在施子清的心中,由两代人携手造就的施家永远是一个不会分家的大家族。
但是到了第三代,会不会如他们一样那样团结,在一次访谈中,施荣怀表示,这是自己心中的一个「问号」,「我们几兄弟那么好,那么团结,但下一代他们有他们的想法,这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去左右的。所以我对我哥说,我们那么好,但是我的小孩跟你的小孩不可能像我们那么好了,怎么办?」
目前,施家第三代中的大部分人似乎还未参与到家族事业中,或有自己的事业和爱好,或因年龄太小都在求学阶段。
施家第三代人的情况如下。
长子施荣怡育有三个孩子,施伯雄、施晓彤、施晓彰。
施荣怡一家非常低调,但因施伯雄与明星吴千语的恋爱和婚姻,或是家族中最高调的一个。

施伯雄与吴千语
施伯雄没有入职家族公司,而是任职于不同的公司,或试图向家族证明自己的能力。他曾先后就职于香港外卖平台Deliveroo担任销售主管;在「旋转拍卖」app担任香港区总经理等。现在他供职于英国的线上支付公司Checkout.com,任大中华区总经理。
施晓彤已结婚,施晓彰为一名瑜伽教练和营养师。施晓彰和香港的富二代、三代们都有不错的交情。她最要好的朋友为Joyce Chiang,Joyce Chiang的老公为瑞安集团罗康瑞的儿子罗俊诚,也是朱玲玲的继子。此外,施晓彰和李兆基另一个外孙女,李敬仪的亲妹妹李滢(其母李佩雯是李兆基的大女儿)也非常要好。
次子施荣怀的三个子女都在美国,长子施涌乐毕业于波士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据悉在读硕士;二子施仲乐主修商科,曾经和施伯雄一起在外卖平台工作过,还帮他发过传单。他曾谈过一个女朋友,为前香港无线电视演员上山诗钠女儿、窦靖童闺蜜Hilary;幼女施晓雯在大学读书。

施仲乐

施荣怀与两个儿子
对于三个子女的接班问题,施荣怀曾表示,「对他们我没有做特别要求,只希望他们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也不一定要回来接班,如果他们不适合做生意的话,勉强他们就不好了。」
三子施荣恒只有施涌德一子,2007年生。
四子施荣忻与前妻计艳莉育有一名大女儿施晓洋(约于2003年生),后与邓慧琦结婚生子施晓渝(2010年生)、施涌涛(2012年生)、施涌浩。
(《家办新智点》提醒: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024年1月15日-19日,家办新智点将再次出发,组团一批内地家办及超高净值个人赴香港研学考察调研之旅。
欢迎对香港家办政策、“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以及香港家办设立运营和海外资产配置感兴趣的朋友扫码报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