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任上海副市长,后官至副国级,知性而优雅,如今76岁仍在奋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很多成功人士都会有这条名言作为座右铭来要求自己,拥有宽广、坚韧的品质,才能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披荆斩棘,最后攀上理想的峰顶。只是很多事情说到容易做到难,很多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退缩,可谁能想到一位女性竟然能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从男人中脱颖而出,不但出任过上海副市长,后来还官至副国级,她是谁呢?

幼年丧父是很多人童年的悲哀,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一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由母亲拉扯五个孩子长大,这是一种莫大的艰辛。比较幸运的是,孩子们的母亲是南京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浓厚的书香气息,而孩子们的父亲生前曾是农业教授,留下了众多的书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即使艰难,却是书中自有黄金屋。
五个孩子中有个女儿格外懂事,年纪才六岁就知道帮母亲分担家务,她知道母亲不易,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的早熟让人感到格外心疼。就是这样懂事的女孩,在上学时非常努力,她成了母亲眼里的好女儿、老师眼里的好学生,1962年时她考上了上海交大,那一年她16岁,在大学生还是凤毛麟角的年代,她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她对自己的前程也是信心十足,可是大学毕业后正赶上特殊年代,她这位高材生到工厂做了一名工人,很多人在面对这样不如意的变迁后都会感到沮丧、失落,甚至还会一蹶不振,可她用良好的心态和强大的毅力挺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十年的蛰伏并没有埋没她的才华,当特殊年代过去后,她又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这位百折不挠的女性就是严隽琪。
严隽琪醉心于学术研究,她以居里夫人为学习的榜样在上海交大学习、留校任教,后来又到丹麦留学深造,获取了博士学位。严隽琪向自己的梦想一步步靠近,只是她自己有想到,她这位已经是机械领域的专家竟然被选为民进上海市副主委,这是她迈向政坛的第一步,有些意外、有些难度,毕竟她之前一直都是从事学术研究,面对领导工作她还是个“新手”。

事实证明,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会有一番作为,严隽琪从政之后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手头上的工作,她凡事求真、求实,体现出了一位拥有高等学历之人的管理素养。她的领导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肯定,2001年时她出任上海副市长,成为了少见的女副市长之一,从一名专家走向政坛。
她在职期间坚持以党为本,一切事情都以人民利益为先,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为他们打造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都说术业有专攻,可严隽琪更懂得活学学用,她在校几十年学习和工作,非常了解大学生们的需求,他们对待生活大胆而又热情,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在她的组织参与下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为这些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机会。

大学生是中国发展的未来,为他们提供创业环境也是利于上海发展的计划之一,这些大学生在上海创业,无形之中推动了上海经济的发展,可见严隽琪的领导管理眼光是非常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她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严隽琪的能力与政绩有目共睹,作为同龄人中的翘楚人物,她没有骄傲自满,她为人诚恳、待人亲和,经常身体力行地忘我工作。
这样的领导干部自然会深受百姓的喜爱,她在党内的地位也越来越高,2007年时她被推选为民进中央主席,第二年当选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这位本是学术专家的领导成为了官至副国级的干部。她的政绩令人钦佩,甚至取得了很多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成就,她不仅是出色的领导,还是众多女性学习的楷模。

如今严隽琪已经76岁了,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她虽然年事已高,可在她身上仍然散发着知性而优雅之美,她为两岸统一继续发光、发热奉献自己的余力。在她的成长历程中能看到,她工作时兢兢业业、闲暇时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严隽琪的最好写照,像她这样的优秀女性、优秀领导值得世人尊敬。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