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潜伏敌营十余年,官大到自己都怕,中央领导:大胆往上爬!


1931年,东北遭到日寇侵占,而国民党政府对此熟视无睹,任由敌人侵犯我国的利益,此举让一众东北籍的有志青年感到寒心,他们意识到蒋介石并非值得信赖的对象,只有紧跟共产党的脚步才能救国救民,于是他们便毅然决然选择加入红色阵营,在中共中央的带领下艰苦奋斗,向侵略者和反动派发出了不屈的怒吼。正是其中一员,他是黑龙江人,17岁入关求学,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北京法政学校读书。

1931年,李时雨加入我党,正式开始从事革命工作,次年,完成学业的他被派回老家做地下活动,协助游击队和抗日义勇军打击日本侵略者。然而,仅仅10个月后,义勇军便在一次转移中遭到日军伏击,死伤大半,李时雨倒是比较幸运,他成功突出了重围,并顺利甩掉了敌人的追兵,险险逃过一劫。事后,他奉命返回北平,继续进入大学校园学习。
1934年,李时雨被派驻到东北军中当“卧底”,期间获得了张学良的赏识,随即被委任为中尉副官,主要负责协助张处理部分军务。抗战爆发后,李时雨又奉命脱离东北军,转往北平做党建工作。1938年,日寇在华北建立了一个类似于伪满洲国的伪政权,并大肆对外招募“公务员”。

北平党组织意识到这是一个打入敌营的好机会,遂暗中指示李时雨前去“应聘”。李时雨有比较丰富的“潜伏”经验,他三言两语便骗过了敌人的政治审查,成功混入伪政府,从一个小小的文员干起,一步步升迁为所谓的“立法委员”。至此,李时雨已然触及华北伪政权的权力核心。因为官实在太大,有很多人盯着,李时雨担心自己再继续当“卧底”可能会暴露身份,进而遭到敌人暗害,所有便向党组织申请离开伪政权,回归红色阵营。
但党组织却极力安抚他,劝他不要太害怕,继续踏踏实实的工作,其他同志会极力保证他的安全。可李时雨还是觉得心里没底,于是再度向党组织申请脱离伪政府。最终,党组织和李时雨采取了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那便是李时雨离开伪政权,前往汪精卫成立的伪政府“潜伏”。伪政府鱼龙混杂,各方势力互相交织,利害牵涉盘根错节,很适合“卧底”生存,轻易不会暴露身份。

1940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李时雨南下上海,投入伪政府要员陈公博麾下,担任上海保安司令部秘书长。李时雨上任之后,马上开始与上海的地下党取得联系,并通过地下党送出了许多关键情报,帮助新四军、八路军更好的打击敌人,争取民族独立。时间来到1945年,日寇兵败,国民党随即开始“抢地盘”,同时在华东、华北恶意排挤人民武装,制造了多起摩擦事件。
为了回应反动派的挑衅,坚决维护我方的利益,中共华东局决定在上海举行一次大起义,将十里洋场闹个天翻地覆。在起义正式发起前,华东局的领导授意李时雨策反上海的国民党警察和部分伪军,尽最大可能扩大起义的影响力。李时雨谨遵上级的命令,马上和上海市警察局以及部分国民党军将领联系,暗中劝说他们“弃暗投明”。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就在李时雨策反敌人期间,军统特务突然盯上了他,他顿时感觉大事不妙,随即停止策反活动,并立即电告华东局停止起义工作。事后李时雨尝试掩饰自己的身份,但却被军统特务识破,无奈之下,他只得选择离开上海,前往江南投奔新四军。可敌人还是抢先一步布下天罗地网,将他在虹桥车站抓了正着。
不久之后,李时雨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1949年中旬,他被提前释放,恢复自由后他立即前往香港,并顺利联系上了中共香港特委。1个月后,在香港特委的帮助下,他顺利北上赶往北京,以地下工作者的身份重回党组织的怀抱,刘少奇同志随后接见了他,并代表党中央授予他荣誉勋章一枚。

新中国成立后,李时雨辗转多个关键部门工作,1982年正式离休。晚年的他一直心系家乡,在1988年,他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捐给黑龙江,用于帮扶弱势群体以及失学儿童。1999年,李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于北京某医院离世,时年91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