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吧
在我看来,有三门学科必须要学。第一个是逻辑学。第二个是人类学,也叫民族学。第三个是美学,也可以把伦理学囊括进去。
为什么要学逻辑学?因为明理方可驭物。思考的前提是逻辑通顺,否则就会混乱,就会把正确的事实绕进错误的想象里。逻辑不清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的,只能看到表象,而且大多是虚假的表象。比如东施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行为举止都和西施一样了,还是不受人喜欢。我们人类发展起来的一切学问,都是建立在逻辑学的基础上的。不合逻辑的学问还没发展起来就被淘汰了,因为它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也不值得学,学了就会误事。
为什么要学人类学而不是历史学或社会学?因为后两者是片面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大的主题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为人类的规律源于自然规律,二者可以互相鉴照。这一方面,我们的祖先帮我们总结了大量的谨言,比如水往高处流,人往低处走,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不只是一种观点,人类数十万年的实践,做的就是这个。学习人类学,就是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规律,可以明确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普遍追求的是什么,自然环境能够给我提供的条件又是什么,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又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
为什么要学美学?美学可以解决人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要有虚无缥缈的信仰?这些都是反应在人的精神层面的内容。解答不清楚这些问题,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有一种观念把审美和价值观等同,我基本上认同。人失去了审美,就失去了情绪,失去了是非。一般人喜好萌妹,憎恶泼妇,这是最简单的审美。还有更复杂的,比如欣赏英雄,憎恶叛徒。这与人本身能够从外部获得的精神诉求、物质诉求都有紧密的联系。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类普遍的爱恨观,也就是审美,是一代一代人在天人合一的实践中形成的,所以学习美学,就是为了把自己懵懂的、荒谬的主观情愫纠正为合乎天道合乎人性的普世情怀。
说完以上,我要表达的意图基本上就清晰明了了。没错,这三门学科分别服务的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个人的三观都是不同的,这不需要强求统一。但是,每一个人的三观都应该完整,这样才能树立起一个健全的思想体系,良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本文选自《拾字路口》
撰文、编校、排版:谢国超
发布、客服:季司亦
语音由惰性公子提供
封面图制作于金山海报
配图来自秀米图片素材
音乐由谢国超先生提供
建议、转载、投稿请联系客服
批评、举报、投诉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