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吧
下雨天我不太喜欢打伞,即便手里有伞,也尽量不打。这可不是为了显示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人气魄,而是心里有一种潜意识,觉得有雨必有风。我生性不怕雨而怕风。
雨是生命之源的特殊形态,伤害不大,侮辱性稍强,但心态良好便可以完美承受之。即便倾盆之雨,权当沐浴亦可。而风则不一样,它有一种摧残之力,想要立足,便须自起另一种对抗之力,敌不过就要摔跤,敌过了也容易面目全非。
来雨的时候,为了避免湿身,我们会赶快寻找遮蔽之处躲避。但如果反应不够迅速,或者路途实在遥远,陷于其中,便可放平心态,体验一把人雨合一的境界。既已湿身,雨对身体的侵扰也便达到极致了,不必担心再进一步的伤害。
而刮风的时候则不一样。风的力度是难以预判的,你猜不透下一秒会是微风习习还是狂风肆虐。微风拂面的时候,我们可以静静体味一把风动帆动还是心动的哲理。但是,大风刮来,如果没有坚强的体力和密不透风的口袋,还是快跑为妙。
下雨的时候,只要头顶有东西遮着,安全感就有了。而刮风的时候,如果没有上下前后左右严密的遮挡,风的伤害就难以消除,而遮挡严密却不牢固的时候,恐惧感反而会增加。雨天,我可以站在窗前默默观看外面湿润的景象,冲着那些狂乱的雨点暗暗叫嚣“淋不到我吧,啦啦啦啦啦”。
狂风敲打窗棂的时候,就像阵前观战的将帅、手术室门口的家属,命运的安危寄托给了第三方,而自己不能亲临其境出力。这样的场景,会营造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当下受不到半点伤害,但揪起的心,却随着那起伏的风声跌宕不停。直到风彻底平息的那一刻,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去到外面看一看战后的惨状,然后陷入更大的惆怅。
对风的恐惧是如此之强烈,这是对雨的害怕所不能比的。所以风雨同时席卷的时候,为了极大阻隔风的侵扰,我宁愿对雨作彻底的妥协。伞只能遮雨不能遮风,一旦风起,高举的伞反而成了累赘,甚至是风的帮凶。大风小雨的时候,不打伞才是明智之举。而大风大雨的时候,打伞是最不明智之举。
风一来,尘土飞扬,塑料袋满天飞,天昏地暗,令人恐惧万分。雨一来,尘归尘,土归土,有摧残,也有洗礼。风停之时,大地千疮百孔,惨不忍睹。雨停之时,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所以,我雨天不打伞并不是一种高傲的境界,反而是一种畏惧怯懦的表现。但求狂风不卷我,任凭暴雨洗我身。我怕得有理。
——本文选自《拾字路口》
撰文、编校、排版:谢国超
发布、客服:季司亦
封面图制作于金山海报
配图、音乐由谢国超先生提供
建议、转载、投稿请联系客服
批评、举报、投诉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