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图鉴赏——那些从夏朝传承至今的地方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大约6000年前,相对稳定的聚落就已经遍布大江南北。这些聚落城邦历经演化,形成了早期国家。早期小国家之间交流与整合,又逐渐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政权。这些早期的部落国家,经过了各种兼并重组,到战国时候,其辖境逐渐以郡县的形式出现,一些郡县以名称的形式保留。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下,从夏朝传承至今的地方。。
当然,本文刊登的地名传承,是基于地和名双重标准,既要有名称传承(同音字也算),也要有地点传承(驻地在域内迁移也算),也就是“载名”历史。不过,当代博古性质的更名是不算的。因为资料有限,列举疏漏在所难免,欢迎留言补充~
No1:褒城
如果以地名传承看,这个县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县。虽然县治不是最古老的,而且论县境的历史,也比不上中原腹地的县,但是就其“载名”历史而言,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古城。褒城最早起源于夏禹时期,有褒氏作为大禹的儿子,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到今天汉中市以北,建立褒国,褒国都城就是今天褒城。褒国国君和夏朝开国君主夏王启是兄弟,褒国最著名的传说是褒之二君化为龙,出现在夏帝孔甲的宫庭之内。褒国历经一千多年,西周时,褒国雄踞秦岭(周人称之为“南山”)以南,主持旱山之祀,为南山各诸侯国(周人称之为“南国”)的领袖。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褒姒也是出自褒国,也就是著名的一笑倾国,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褒国在战国时候并入巴蜀等国,不久又被秦占据。公元前314年,秦废褒国,设置褒县。其后有褒中县,苞中县,褒城县等名,褒字一直得以传,从未断档,县城一直延续到1958年。从前2070年到1958年,历时4000多年。在今天,原县城旁边的河流依然叫褒河,所在城镇叫褒城镇。
(1887年汉中褒城总图表)


(道路续表)


(1887年褒城县分图,鸡头关是县城附近,紧扼山口,而黄冠在县南面)



No2:虞城
公元前21世纪,夏禹封帝舜子商均于此,称有虞氏,后称虞国,虞城县就在当年虞国境内。虞地曾经承担过夏朝和商朝都城(夏的纶城和商的亳城),历史悠久。不过这个跟春秋时候的虞国有所不同,春秋时候那个虞国在北面。虞地在春秋战国时候此地有所断档,但是秦时候设置虞县,又续上了。北周时候曾短暂改为萧县,但是隋时候又改为虞城县,沿用至今。县载名历史有3500多年。
(虞城县和附近地图,1938年)


(虞城县,1970年)


(虞城县,1994年)


No3:六安
六安也是一个夏朝传承至今的地方,六(Lù)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夏属皋陶后裔封地就在六,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六作为早期方国,也存在了较长的时间。战国时候,六地被楚国占领,而楚国后期的首都寿春也在这一带。秦灭楚统一中国以后,又设置了六县,六这个地名继续传承。六曾经是一些郡国封地,汉朝时候期望六地安宁,定名六安并一直沿革。后来虽然历经变迁,但是六作为地名内核一直没变。
(六安县,1958年)


(六安县,1972年)


(六安市,1984年)


No4:户县
户县就是今天的西安市鄠邑区,这个县同样可以追溯到夏朝。夏朝分封有扈氏在此,成为户这个地名最早的缘由。扈国也就成为这里的早期方国。商周时期,这里虽然没有传承户这个地名,但后期置县时候,使用了鄠县这个地名,让古老的扈地传承了下来,鄠县自从设置以来,虽然隶属关系有所变更,但是其县名和县治从未改变,这样稳定的县,在陕西几乎是没有的。所以户县的历史传承地位也是无可争议的。
(户县,1976年)


(户县,1989年)


No5:商丘
商丘从名字看,确实和商朝密不可分。据史载,商族始祖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后迁徙,后人便称商族人居住过的废墟之地为“商丘”。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宋国继承这里受封于商丘。
在封建社会大部分时代,商丘这个地名并没有继续使用。一直到明朝,又恢复商丘这个地名并沿用至今。如果单纯论载名历史,可能商丘确实要短一些,但是作为商的发源地,这里还是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河南省舆图,商丘附近,1870年)


(商丘地区,1970年)


No6:涿州
涿州是一个传说中的地名,传说中的黄帝部落诞生地。这里从气候和地理条件看,具备文明诞生地的条件。早期生产力低下,改造自然能力不足,人们很难立足在茂密森林中。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河间冲积平原,由于河流剔除了高大树木,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是文明诞生的必要条件。这种环境下,早期人类得以立足在自然界,能够腾出手来演化更高阶的文明。世界各大文明基本上都诞生在这种环境。早期中华文明也是从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并且逐步征服黄河流域,并扩散全国。虽然涿地在上古时候的存在有一定的传说成分,但是从其地理条件看,这个传说很有可能是真的。
从信史来看,涿这个地名正式出现是在战国时期,随后2000多年,涿州地名一直传承。
(涿县,1981年)


(涿州市,2011年)


No7:易县
夏朝时候,同样有易这个地名。易水流域有个民族叫有易氏,这个氏族也是一个早期农耕部落。中国饮食业的鼻祖易牙也来自于易水流域的白狄部落。战国时期,荆轲刺秦未遂,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易作为聚落名字,在秦之后,一直到隋朝时候才正式出现,但是易水却将历史纽带紧紧相连。一条河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
(易州直隶州,1859年)


(易县,2011年)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着你。有兴趣还可以加QQ群交流,群号929221572,群内不定期分享各类精品地图。有关地理地图交流,欢迎后台加小编好友联系。
其他精彩内容:
全国舆图系列回顾:
舆图纪实——从光绪时代的中国地图看今昔变迁
舆图鉴赏:1974年中国城市地图(南方篇)
谁是中国最完整的省,排名第一竟是……
速看~1917年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54年的新华本国地图
舆图纪实——1953年的中国地理地图
舆图纪实:1946年战后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62年的中国分省地图
地图欣赏-1957年新中国第一版综合图集
地图欣赏——1966一版一印中国地图册
舆图纪实:1941年中国城市图(北方篇)
舆图纪实:1941年中国城市图(南方篇)
分省及城市舆图系列:
舆图纪实——1962年的浙江省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系列:陕西省最美的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2:山西省地图集1973
中秋地图专题:那片新月沃土——内蒙古地图集1973
地图欣赏:最美等高线(四川地图集1981)
舆图纪实——1967和1969年北京地图
地图,我们去哪里呀~中国名山地图欣赏
舆图纪实——1970年的河南省地图(上)
舆图纪实——1984年的辽宁
地理教学科普系列:
舆(鱼)图探秘~2023年浙江卷究竟是什么鱼?
植物地理:那些常见的行道树植物最远可以分布在哪里?
地理视野——湖泊变迁(中国篇一)
影视剧里的穿帮镜头——地图篇(二)
2023高考地理真题解析与独家地图素材展示(全国乙篇)
经典地貌的地形图(构造地貌篇)
地理奇葩说——选项对错全靠嘴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喀斯特地貌
黄河从哪里来?一分钟读懂黄河前世今生
鄱阳湖地图与枯水干涸原因
史上最全洞庭湖变迁地图,洞察洞庭的前世今生
舆图鉴赏——什么是海河?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黄土地貌
独家精美地图,纵览中国的三角洲
舆图鉴赏——什么是汉江
一分钟看懂淮河干支流水系,精美地图赏析
精美淮河流域地图,读懂淮河前世今生
一图看懂黄河全部黄河干支流,独家精美地图
舆图鉴赏——什么是钱塘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