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二大河
但“中华母亲河”这个桂冠
黄河却“当仁不让”
从青藏高原到渤海
绵延万里,哺育着华夏大地
这里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符号
(黄河流域地形图,出自1989年黄河流域地图集。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4.53万平方公里,发源于青海卡日曲,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
▼
01
厚重的历史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
虽然这里不是最早的文明起点
但是其优渥的条件
让周围文明汇集于此
一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中国原始社会遗址分布,可以发现中国大部分原始社会遗迹都在黄河流域。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了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文明)
▼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黄河就是这样汇集文明火种
点燃文明的火炬
(黄河流域建制,商朝)
▼
这里是多民族共同的舞台
历史上的北方少数民族
和高原羌藏等族群
都曾在此繁衍生息
(黄河流域建制,西汉)
▼
(黄河流域建制,西晋)
▼
和亲与争锋
交流和战争
这里既是文明的通道
也曾是角力厮杀的战场
(黄河流域建制,唐)
▼
这里曾经繁华之极
也曾经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不论兴衰存废
这一切都镌刻在厚重历史之中
(黄河流域建制,元)
▼
(黄河流域建制,清)
▼
历史源远流长
一部黄河史
就是大半部中国史
但这只是厚重黄河的小部分
(黄河流域政区图)
▼
02
沉甸甸的黄土
黄河和黄土高原联系紧密
如果华夏母亲是黄河
父亲便是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示意图。第四纪黄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黄河和黄土相辅相成。更多内容戳链接:舆图鉴赏——什么是黄土高原?)
▼
黄土高原带来了肥沃土壤
支撑起黄河文明
黄河流域乃至华北平原
离不开黄土的馈赠
(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图中的等值线是黄土厚度分布,在甘肃东部黄土厚度高达200-300米,是世界上厚度最大,面积最广的黄土堆积区,更多内容戳链接: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黄土地貌)
▼
(黄河流域黄土分布图,虽然不同地方黄土成分和堆积形态有所不同,但是黄土似乎是共同的符号。不论是源区和上游的高原区,还是中游典型黄土高原区,以及下游山东大汶河流域,都书写着华丽的黄土乐章)
▼
这里是黄河重要的水沙来源
水沙创造了肥沃土壤
也带来了灾难
(黄河流域近500年旱涝频率图,这些等值线的背后是灾难血泪的记忆。在黄河中游,旱灾频率超过40%,洪涝频率也达到30%,风调雨顺在这里反而是稀罕年份。水旱灾难,是一代又一代人苦难的记忆)
▼
(1638年旱灾示意图)
▼
(1877年旱灾示意图)
▼
这里历史上灾难频发
灾难的背后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为了生计又开垦荒地
(黄河流域森林历史变化,曾经森林生态系统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极端退化的草原和荒漠)
▼
失去植被的屏障
灾难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
这里承受着生态破坏之苦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作者新街口的古代人。更多内容戳链接:黄河从哪里来?一分钟读懂黄河前世今生)
▼
灾难常常蔓延到下游
历史上每当黄河泛滥
浊浪滚滚,横扫中原
时至今日
随着生态和水利建设推进
(黄河流域人工林草分布图)
▼
苦难记忆逐渐成为历史
在这沉甸甸黄土下面
更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与智慧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韭园沟流域)
▼
03
丰富的物产
相对于其他古文明
黄河流域水热条件是最优越的
温暖而又相对湿润的条件
支撑着这片土地
(黄河流域气温图)
▼
(黄河流域降水图)
▼
这里开发历史悠久
是重要的温带作物生长区
也是许多作物最早驯化栽培之地
(黄河流域耕垦指数)
▼
(黄河流域小麦和水稻分布)
▼
(黄河流域农业区划图)
▼
得益于独特的气候
这里盛产许多温带水果
苹果,西瓜,梨,葡萄,枣,猕猴桃……
这里是众多温带水果乐园
同时也是许多药材等特产的基地
(黄河中上游土特产分布)
▼
除了农业以外
这里也是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煤海与油田
支撑着工业发展的动力
(黄河流域能源和非金属矿物分布图)
▼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地质图)
▼
(黄河流域金属矿物分布图)
▼
矿产是地球亿万年结晶
一定意义上
黄河富集了这些资源
这也是母亲河的无私馈赠
04
三角洲
由于渤海属于弱潮汐海域
再加上黄河多沙属性
黄河三角洲得以充分舒展
(黄河河口区域图)
▼
黄河入海泥沙曾高达十亿吨
1855年黄河铜瓦厢改道
黄河又一次注入渤海
三角洲开始发育
(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中展示了自1855年以来黄河三角洲的增长情况。图中所展示的,基本上是渤海黄河三角洲的巅峰时代,近30年来,黄河水沙锐减,虽然仍有泥沙输入,但是由于黄河河口处于辽冀向斜的济黄沉降带,河口的沉积速率已经不及沉降速率,再加上海水侵蚀,目前黄河三角洲正在逐年萎缩)
▼
黄河三角洲呈鸟爪型
宛如抓着大海鹰爪
伸向茫茫大海
(黄河三角洲最前缘卫星图,陆地堆积区域向渤海显著凸起。更多内容戳链接:独家精美地图,纵览中国的三角洲)
▼
黄河塑造了河北平原
但黄河可以填平渤海吗?
这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河北平原地形图,出自中国自然地图集,1965年)
▼
今天的黄河水沙锐减
来沙不仅不能让三角洲继续推进
甚至无法维持现有三角洲
随着侵蚀和沉降加剧
三角洲萎缩趋势已经难以扭转
(渤海湾变迁示意图,由于潮流作用,黄河河口一部分泥沙被搬运到渤海湾沉积)
▼
虽然现代黄河已经不再改道
但黄河入海口仍在不断变化
黄河在此书写最后的倔强
(黄河河口近代变迁示意图)
▼
05
干支流地图
黄河干流在流域处于绝对优势
即使是最大支流渭河
长度也只有干流七分之一
这种悬殊在大河中绝无仅有
干流的强势
也是中华民族向心力的象征
(黄河河道导图,制图:新街口的古代人)
▼
(黄河河道视频导图,视频制作:新街口的古代人。更多内容戳链接:一图看懂黄河全部黄河干支流,独家精美地图)
▼
(干支流区域地图集锦,地图均出自1989年黄河流域地图集,敬请欣赏)
▼
❖
舆图书院,用地图品味世界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着你。其他精美地图也欢迎关注后同作者交流。有兴趣还可以加QQ群“中国地图-地理人文”交流分享,群号929221572。精彩敬请期待~
其他精彩内容系列:
散装省区系列:
陕西,一个省还是三个省?
甘肃,铁板一块还是散装?
江苏,铁板一块还是散装?
全国舆图系列回顾:
舆图纪实——从光绪时代的中国地图看今昔变迁
舆图鉴赏:1974年中国城市地图(南方篇)
谁是中国最完整的省,排名第一竟是……
速看~1917年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54年的新华本国地图
舆图纪实——1953年的中国地理地图
舆图纪实:1946年战后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62年的中国分省地图
地图欣赏-1957年新中国第一版综合图集
地图欣赏——1966一版一印中国地图册
分省及城市舆图系列:
舆图纪实——1962年的浙江省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系列:陕西省最美的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2:山西省地图集1973
中秋地图专题:那片新月沃土——内蒙古地图集1973
地图欣赏:最美等高线(四川地图集1981)
舆图纪实——1967和1969年北京地图
地图,我们去哪里呀~中国名山地图欣赏
舆图纪实——1970年的河南省地图(上)
地图上看50年代的安徽(二)
舆图纪实——1958年安徽分县图集(上)
地理教学科普系列:
舆(鱼)图探秘~2023年浙江卷究竟是什么鱼?
植物地理:那些常见的行道树植物最远可以分布在哪里?
地理视野——湖泊变迁(中国篇一)
影视剧里的穿帮镜头——地图篇(二)
2023高考地理真题解析与独家地图素材展示(全国乙篇)
经典地貌的地形图(构造地貌篇)
地理奇葩说——选项对错全靠嘴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喀斯特地貌
黄河从哪里来?一分钟读懂黄河前世今生
史上最全洞庭湖变迁地图,洞察洞庭的前世今生
舆图鉴赏——什么是海河?
舆图鉴赏——独特的珠江
史上最全鄱阳湖变迁地图,探析鄱阳湖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