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惑?有烦恼?想倾诉?找毕老师!毕老师说【答疑栏目】开设了4年,倾听了1800多位粉丝的心声。人生路上不孤单,毕老师陪伴你,我等你留言~
问
@毕老师
毕老师,您好!我觉得自己陷入了瓶颈,很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帮助。
是这样的,我现在在一家国企工作,看起来光鲜,但工资少得可怜,每月到手只有4k。
最重要的是,工作比较繁杂,而且学不到什么。我做了两年,感觉快抑郁了,不上班时很欢乐,一上班就提不起精神,每天拉着苦瓜脸上班。
我是那种不怎么爱说话的,所以跟同事相处得也不算好,显得有点孤僻。
其实我也知道不能这样,可我真的不喜欢这样的工作,而且一到单位就像中了魔似的,控制不了的抑郁。
真的好想离开,可我已经没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而且像我这样的工作经验,估计也没什么单位待见。
一直拖着拖着,感觉整个人都废了。
毕老师,很想知道我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样的状态,期待您的回复。
答
@匿名粉丝
首先,非常感谢你对毕老师的支持与信任。
觉得工作压抑,不喜欢工作,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年轻人群体中,你也不必过于焦虑。
曾经有网站做过调研,发现竟有七成上班族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
60%的人工作不开心;
60%的人对工作不满意;
70%的人对工作毫无热情;
4.2%的人明确表示热爱工作。
毕老师给你,以及有相同问题的朋友两个建议:
如果是因为个人的原因,换了工作后一样会觉得压抑;
如果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或许可以重新考虑更适合你的工作。
重新评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一份工作,是个人情绪作祟。
被安排工作的人,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这份工作;
看不起这个职业的人,一直没有工作热情;
排斥繁琐工作的人,会越干越没劲;
……
很多人一开始带着偏见工作,这股偏见会不断加深,让你对工作完全失去兴趣与信心。
这,就是职业态度的「刻板印象」。
但其实并非工作真的很差,而是你盲目放大了负面的主观感受。
把关注焦点从自己转移到工作本身,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重新客观地认识这份工作。
它是否属于朝阳行业?
公司是否行业内的领头羊?
它是否需要你不断学习?
它的职业生涯是否一眼就会望到头?
公司内的员工是否都积极上进?
通过职业、公司、同事、工作等几个维度,我们要一一评估这份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身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公司,值得你做下去;
激发出员工个人潜能的公司,值得你做下去;
鞭策你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公司,值得你做下去。
之后,再次区分清楚你的“不喜欢”。
有一种“真不喜欢”,根本不会纠结,说辞职就辞职,立刻赶赴下一个东家。
有一种“假不喜欢”,只是不喜当前的状态,但对于工作说不上满意,也说不上不满意。
工作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世上根本没有让人绝对满意的工作,只有不断适应工作、爱上工作的人。
没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这是生活的真相,也是对你的考验。
任何工作都需要成长心态
职场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
固定型还是成长型心态,决定你的工作与生活是否成功。
固定型心态——认为能力和天赋是固定的,一旦被打败,就说明自己能力不过关。
成长型心态——认为能力是不断提高的,更喜欢接受挑战,更喜欢面对失败,因为每次吸取经验教训,就等于进步。
甲和乙一起接待“难搞”的客户,最终失败了,两个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甲认真分析了原因,发现了这种客户更喜欢独立思考,亲自调研,而不是一直听他们絮絮叨叨。
乙却觉得对于这样的客户,自己实在无能为力。
于是再一次遇到同样“难搞”的客户时,甲成功了,乙失败了。
不管什么工作,都需要成长心态,而不是一直埋怨,怨天尤人,最终把自己困在死局里。
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不是觉得太无聊,就是觉得太简单,太单调。
但在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看来,再枯燥的工作也能挖掘出提升的空间,榨取出成长的价值。
繁琐枯燥的工作,能够锻炼耐心,培养个人的条理能力;
简单重复的工作,可以进一步优化,提炼出高效的工作方法;
复杂的职场关系,可以锻炼人际社交能力,让人更适应于现代化社会……
最重要的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如何获得成就。
微软CEO萨提亚要求员工人手一本《终身成长》,希望每个员工都具备成长心态。
不在意是不是犯了错,不在乎是不是丢了脸,唯一在意的是我到底有没有进步。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沉淀,是摆脱平庸的最好办法。
把关注圈拓展到更大范围
两个辞职者被问到辞职原因,其中一个说:
“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无聊,和枯燥,做得很痛苦,实在干不下去了。”
另外一个说:
“很感谢公司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让我成长,而我目前希望在某某领域深造,所以选择离开,去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
两种回答,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心态。
前者故步自封,最终一定会被社会淘汰。
后者大胆开拓自己的关注圈,从而能够拥有更宽敞的人生。
你的关注圈,决定了你的职业发展前景。
各行各业中都有不少资历足够,但依然无法独挑大梁的人,其实不是领导不信任,而是他们本身眼界太小。
哪怕经验再多,很多专业知识,他们一问三不知。
哪怕工作已久,很多专业工具,他们还是不会用。
而比他们年轻、比他们聪明的人,却不会满足于已知的东西,而是不断拓展关注圈。
和本行业有关的资讯,他们通通关注。
最新出的操作工具,他们了如指掌。
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当其他人始终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他们早就发现了圈子之外的机会。
你要往外看,向外跳,才能取得真正的提升。
努力挖掘工作中的“价值感”。
任何工作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当你挖掘到工作中隐藏的价值时,就能激发自身的兴趣与热情。
定期“留白”,重新认识自己,调整规划。
人是不断成长变化的,所以你要定时对自己进行复盘,确认自己的需要与目标,及时调整计划。
跳脱现有的圈子,多扩充眼光,提高眼界。
多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等你的思想成熟了,能力到位了,人脉齐全了,好机会自然水到渠成,无需再等待。
用心倾听,用爱回答,这里是毕老师答疑专栏,我是毕老师,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经「毕老师说」(ID: BiLaoShiShuo)授权转载。这里是新一代有态度的年轻人聚集地。探讨热点时事、分享实用技能、帮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长!趁年轻,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
-毕老师不想跟你走散-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又又又改版了
没有加“星标★”的订阅号
无法收到最新的消息
想要不错过精彩好文
小伙伴们可以
将『毕老师说』公众号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快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