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工作就是瞎忙,我该怎么办?



有困惑?有烦恼?想倾诉?找毕老师!毕老师说【答疑栏目】开设了4年,倾听了1800多位粉丝的心声。人生路上不孤单,毕老师陪伴你,我等你留言~


@毕老师
毕老师你好,平时经常阅读你的文章,感觉受益匪浅,可真正到自己身上却不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了。
像我,每天都觉得工作就是瞎忙,可是不知该如何改变这种认知。
我毕业有两年多了,毕业以来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工资吧,不算高,但还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虽然是我感兴趣的内容,但我知道这份工作不可能一辈子做下去,毕竟这行业也没有那么长的发展期。
但是每每真的说到辞职、跳槽,我又犹豫不决了,我经常会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真的舍得离开这个公司吗?
其实工作都一样,去了别的公司可能也不开心?
一直待在这里,没有前途怎么办?
正因为如此,我觉得自己选错了行业,自信心也随之消退了,总觉得在做无用功,只是浪费时间,明明很年轻却没有做出最好的选择,赚不了多少钱。
现在,每天上班对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经常感觉全身乏力,工作时也集中不了注意力,所以工作效率也越来越差,已经好几次被主管提醒了。
就是那种,每天忙得没空休息,但一天结束后回头一想,感觉自己也没做什么,只能够自嘲一句“瞎忙”。
毕老师你觉得,我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改变呢?


@匿名粉丝
欣同学,毕老师认为现阶段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并且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当下情况,而且也知道自己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现在最大的困难并不在于如何突破“瞎忙”,而是如何突破这一个阶段。
人生,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会遇到很多很多个阶段。
而所谓成长,其实就是“发展”的近义词,我们一直在突破每个阶段,突破自己,所以才会不断发展进步。
当我们知道自己面临怎样的问题,最重要的不是犹豫和茫然,而是尽可能地解决问题——突破现阶段的自己。

工作的意义
也许我们已经发现,10年前的“忙”,是有品质的忙。10年后的“忙”,却被定义为“瞎忙”。
为什么呢?
毕老师认为,这不是工作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认知改变了。
10年前,工作是为了挣钱养家,所以人们不大关注工作的意义。
10年后,工作更多是为了追求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因此人们把关注点放在工作自身。
也就是说,人们工作的价值观有所改变,以至于更多地思考有关工作这方面内容:
我工作是为了什么?
我的选择正确吗?
我的工作对于人生有帮助吗?
所以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是退步,而是有了更大的突破。
他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希望真的能够通过工作,不断完善自己。
他们开始研究工作的意义,认为光是忙碌没有用,还要尽可能地创造价值。
哈菲兹说过,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的了。
问题是,我们虽然有了提高工作自身价值的心,却暂时还未完善这方面的能力。
那么,该怎么办呢?

“瞎忙”的本质
毕老师有一个同事,就是瞎忙的典型。
在过去,他绝对可以成为公司里的标兵;可放在现在,他的所有努力,或许只是别人眼里的笑料。
上班的时候,电脑开了十几个程序,桌面上都是乱七八糟的窗口,看起来忙得不行的样子。
尽管内容如此丰富,但可能一个上午也交不出一份方案或报表。
每次开会,他都准备很多材料,甚至写好发言稿,可真正发言时却仿佛在胡言乱语,毫无逻辑。
说回工作吧,办公室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他很勤奋,可月末考核时,这个人的绩效明显拉后腿,感觉就是在瞎忙。
瞎忙的本质,说到底就是,表面上忙忙碌碌,实际上碌碌无为。
每天在工作上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很多,收效却很小,无法形成合理比例。
没选好合适的工作,没找好恰当的定位,没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们的很多努力,其实都是白费力气。
所以说,我们不能光忙,还要会忙。
学会有的放矢,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如何正确安排工作与生活,才能提高努力的质量,让我们的忙碌都能产生价值。

改变的做法
当代年轻人都面临以下两种尴尬情况:
一是变得太快,二是害怕改变。
前者代指那些经常跳槽的年轻人,他们常常因为不满工作或待遇而更换环境,相信能够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的状况。
后者专指那些容易“想太多”的年轻人,他们清楚知道自己遭遇了瓶颈,却不敢轻易改变,因为担心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所以一直维持现状。
其实,这两种年轻人都是不安现状的代表,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追求,但他们的选择其实是有误区的。
改变,应该是在全面深入了解自己的前提下,做出的顺应现实变化的选择。

跳脱现有环境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
确实,环境是客观的,我们无法改变公司的现实情况,也没办法改变同事对我们的固有看法,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
当你真的觉得这个环境已经僵化了,无法推动个人发展时,就要果断跳脱,摆脱已经僵化的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
就好比一个小公司,永远无法像大公司那样给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

尝试新鲜事物
打比方说,如果毕业至今我们始终没有换过工作,那么我们真正掌握的技能很有限。
一旦行业不景气、公司裁员、突然遭遇危机等等,我们根本没有后路,只能等着被职场淘汰。
不是鼓励大家多跳槽,多换工作,而是要给自己准备plan B。
多尝试新的东西,多学习新的技能,那么就算我们迫不得已要找新工作,也有所准备。

提高工作质量
之所以觉得自己在“瞎忙”,很大可能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在做“重复性工作”。
每份工作都是“重复性工作”,但每份工作都有更多有待挖掘的、深层次的东西。
如果我们一直重复当前内容,不深入了解、钻研,就永远不可能领会工作的本质。
也就是说,固有的“打工者”思维会害了我们。只有当工作的主人,我们才会主动学习,主动进步,主动希望从工作本身得到更多。
摆脱心理疲倦,专注投入经营人生与工作,每个人都会获益匪浅。
用心倾听,用爱回答,这里是毕老师答疑专栏,我是毕老师,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经「毕老师说」(ID: BiLaoShiShuo)授权转载。这里是新一代有态度的年轻人聚集地。探讨热点时事、分享实用技能、帮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长!趁年轻,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
-毕老师不想跟你走散-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又又又改版了
没有加“星标★”的订阅号
无法收到最新的消息
想要不错过精彩好文
小伙伴们可以
将『毕老师说』公众号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快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

戳这里~帮助你解决更多的心里困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