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惑?有烦恼?想倾诉?找毕老师!毕老师说【答疑栏目】开设了4年,倾听了1800多位粉丝的心声。人生路上不孤单,毕老师陪伴你,我等你留言~
问
@毕老师
毕老师,最近我朋友碰到一个问题,她刚在新公司转正不久,他们部门就有人结婚。
有人组织集资给那位结婚的同事买礼物,组织买礼物的这个人呢据说是她们同事,但是领导有啥事都找她组织。
我感觉很奇怪,如果是我绝对不会就这样掏钱的。
首先他这种方式就跟强制性要钱一样,如果非要给,我更愿意把钱直接给我同事,也不愿意给组织集资的这人。
可能我做法不妥,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我也不知道遇到这种事的正确处理方式应该是什么,所以麻烦毕老师指导一下!
遇到这种事情应该如何妥善处理?谢谢老师。
答
@匿名粉丝
感谢你对小毕老师的信任与支持。
职场中同事集资买礼物,和一起团建、下午茶、聚餐等活动一样,体现了一个团队的整体性。
这样的情况也时常让我们感到尴尬,有时并非自己所想做的事,但不跟着大家一起做似乎就会显得不合群。
虽然如此,但也并非没有办法。
有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其他方式来替代这种做法,化解尴尬。
从你的描述中,可以了解到集资的这位同事(我们简称为同事A)是深得领导信任的。
如果直接和她撕破脸皮去说,她接下来是否会对领导说一些话,影响到你朋友的工作,这些是不好说的。
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冒险,过于直接而激化彼此的关系。
小毕老师的建议是:
先向关系较好的同事询问,集资谋划礼物等是否为“企业文化”?
跟同事聊,会比和同事A直接谈更轻松,当成饭后谈笑,也不会轻易引起反感。
询问不是直接问人家,而是旁敲侧击。
先聊聊公司的一些人文例子,再“不经意”地提起这件事情。
如果同事比较主动,可能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一些“内幕”,大概就可以得知要不要这么做。
如果同事没有讲到点上,也可以试探性地试探自愿交钱、而非集资的可能性大不大。
接下来就会有三种结果:
1、向来如此,是企业文化。
这种情况下,只有你朋友不交钱,不仅会显得格格不入,还会让大家对这位新来的员工产生不好的印象。
你朋友可以选择无所谓,但接下来很可能面临孤立、针对等一系列事情,建议不要冒险。
去到哪个公司就要接受其企业文化,这是职场人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
再者,这种事情也不是常有,既然是企业文化了偶尔的配合还是需要的。
如果真的接受不了,不妨换个地方,但下次要提前了解清楚公司的一些“规则”。
2、并非如此,也有人选择不交。
这种情况下,说明这个活动确实是自主的,有先例了就可以跟票。
当然,也要跟部门负责人了解一下情况,有1—2人的情况下可以跟着不给。
避免出现只有自己一个新人没交的情况,引起不好的猜想。
3、不确定,不知道,但大家都这么做。
这种情况,大概就是大家都习惯了这种规则,即使觉得不公也没有人站出来。
如果真心不想这么做,可以先透露自己的一些想法给关系好的同事,看看对方是怎么回应的。
其实关键的是同事A,如果能从其他同事了解到她的个性,事情就好办很多。
在不交钱不会有怎样的“后果”下,更巧妙的做法,是告知部门领导自己想亲自准备礼物,将不参与他们合伙的那份集资。
这样一来,既能给出正当理由不参与强制性的交钱,也能准备自己想送的礼物。
写在最后:
打工人每天除了要承受工作压力外,还要为职场关系而烦恼,简直就是身心俱疲。
但很多事情都有选择余地,要找到最佳的方式去平衡。
凡事不要过于站在自我的角度去考量,职场中的同事关系我们还是需要拿捏好。
宁可“违心”做到表面和和气气,也不要树敌一个。
不是要你做到卑躬屈膝、默默忍受不公,而是要视情况而定,至少要做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愿以上建议对你朋友有所帮助,祝好!
用心倾听,用爱回答,这里是毕老师答疑专栏,我是毕老师,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经「毕老师说」(ID: BiLaoShiShuo)授权转载。这里是新一代有态度的年轻人聚集地。探讨热点时事、分享实用技能、帮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长!趁年轻,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
-毕老师不想跟你走散-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又又又改版了
没有加“星标★”的订阅号
无法收到最新的消息
想要不错过精彩好文
小伙伴们可以
将『毕老师说』公众号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快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