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的西南角,有一块伸入海洋的半岛叫做伊比利亚。境内高原山地广布,河流短小众多,是不同民族宗教文明的交汇地。
多民族汇聚之地
早在2、3万年前,在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坎塔布里亚山区就有史前人类活动的足迹,留下了阿尔塔米拉石窟岩画,画中有许多欧洲野牛和鹿类形象。后来,红头发的凯尔特人进入了伊比利亚半岛。
阿尔塔米拉岩画
进入文明时期,古希腊人和迦太基人来到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许多殖民地。伊比利亚半岛迎来了文明曙光。
古罗马和迦太基为了争夺地中海的霸权,爆发了布匿战争。伊比利亚半岛成为迦太基进攻古罗马的前沿基地,迦太基人在这里建立了新迦太基、萨贡托、塔拉戈纳、加的斯、科尔多瓦等城。随着古罗马取得布匿战争的胜利,整个伊比利亚半岛也纳入了罗马的版图。
时间飞逝,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和内乱侵扰下摇摇欲坠。苏维汇人、汪达尔人、阿兰人等先后进入伊比利亚半岛,他们又被西哥特人赶走。西哥特王国成立,他们已经皈依了基督教。
蛮族入侵时期,伊比利亚半岛存在着西哥特王国、苏维汇王国和瓦斯科尼亚公国
两百多年后,东方世界发生巨变,伊斯兰教横空出世,并建立了横跨亚欧非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内部,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击败,但残余的倭马亚王朝势力跨过直布罗陀海峡,灭了西哥特王国,建立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后倭马亚王朝,伊比利亚当地人称为摩尔帝国。这些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被称为摩尔人。
后倭马亚王朝,又称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首都为科尔多瓦,鼎盛时占据了伊比利亚半岛大部、直布罗陀海峡和巴利阿里群岛等地
至此,凯尔特人、拉丁姆人(古罗马)、日耳曼人(西哥特人、苏维汇人、汪达尔人、阿兰人等)、阿拉伯人(摩尔人)先后成为伊比利亚半岛的主人。再加上在这里建立殖民地的古希腊人和腓尼基人(迦太基人)。伊比利亚半岛,不愧是各民族交融之地,也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交锋的前沿阵地。
宗教交锋的前沿阵地
谁能想到,穆斯林在伊比利亚半岛维持了700多年的统治。当时的欧洲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而阿拉伯世界却大放异彩,当然包括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后倭马亚王朝。
后倭马亚王朝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比如研究天文历法的穆斯拉姆·马吉立德、计算太阳和恒星距离的叶海亚·宰格里、擅长外科手术的宰贺拉威、游遍了东方世界的伊本·白图泰、将古希腊哲学和欧洲经院哲学串联在一起的伊本·赫勒敦。正是有了这些阿拉伯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学术成果,才让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能够重新传播回到欧洲,引发文艺复兴运动。
左:伊本·白图泰 右:伊本·赫勒敦
然而,在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会怎么能容忍伊斯兰教这种异教占领基督教的地盘呢!十字军东征只是东方战线,其实还有西方战线,就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光复运动。
当初摩尔人来势汹汹,很快占领大部分伊比利亚半岛,只有北部小部分山区没有被摩尔人占领。信奉天主教的西哥特贵族逃到阿斯图里亚斯山区,谋划着收复失地。后来,他们建立了莱昂王国,收复了许多失地。最终,莱昂王国西部独立成为葡萄牙王国,东部并入卡斯蒂利亚王国。
巴斯克人的传统民族节日奔牛节,上午奔牛,下午斗牛
同样在山区的还有巴斯克人,他们质朴勇敢,擅长捕鱼打猎,奔牛节是他们的民族特色,因此他们又被称为斗牛士。巴斯克人所讲的语言也是个谜,全世界的专家学者还无法判定巴斯克语到底属于哪一种语系。也许这是为了防止摩尔人获取情报发明的新语种,也有可能是原始土著人流传下来的旧语种,毕竟这里离阿尔塔米拉石窟岩画这么近。
正是这些巴斯克人建立了纳瓦拉王国。纳瓦拉王国加入了光复运动,光复了一些摩尔人占领的土地。同时,又防止北边的法兰克和西边的卡斯蒂利亚对其吞并。纳瓦拉王国最终一分为二,比利牛斯山以北的部分并入法国,以南的部分并入卡斯蒂利亚王国。
13世纪伊比利亚半岛各国,南部是后倭马亚王朝,北部存在着葡萄牙、莱昂、卡斯蒂利亚、纳瓦拉、阿拉贡、加泰罗尼亚
响应天主教会光复运动的可不只是西哥特贵族和巴斯克人,还有法兰克人。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军队越过比利牛斯山,驱逐摩尔人。他们在比利牛斯山以南占据了两块地盘。一块叫做阿拉贡,以阿拉贡河命名。另一块叫做加泰罗尼亚,由巴塞罗那伯爵统治。随着加洛林王朝衰落,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事实上已经是独立的政权了。
早期的阿拉贡领地十分弱小,曾经被并入纳瓦拉王国,后来从纳瓦拉王国独立,成为阿拉贡王国。通过联姻,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合并,从此走上巅峰。先是占领马略卡岛,然后光复巴伦西亚,接着征服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最强盛时占领了那不勒斯王国。
西班牙的民族英雄熙德雕像
卡斯蒂利亚原是莱昂王国的一部分,从莱昂王国独立出去不久,因实力弱小,臣服于纳瓦拉王国。后来,卡斯蒂利亚以小击大,击败了莱昂王国。卡斯蒂利亚和莱昂组成联合王国,但莱昂也由卡斯蒂利亚王室掌控。卡斯蒂利亚王国收复了托莱多;民族英雄熙德夺回了巴伦西亚。但是,卡斯蒂利亚王国在萨拉卡战役被摩尔人击败,摩尔人建立穆拉比特王朝,取代后倭马亚王朝,巴伦西亚等地重新落入摩尔人手中。
短暂的失利并没有浇灭卡斯蒂利亚人的斗志。后来,在取得纳瓦斯德托洛萨战役的胜利后,卡斯蒂利亚人从摩尔人手中夺回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大部分地区。科尔多瓦、穆尔西亚、塞维利亚等摩尔人重镇,先后落入卡斯蒂利亚王国之手。此时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地盘,仅剩下格拉纳达。
15世纪的伊比利亚半岛仅存在4个政权:卡斯蒂利亚、阿拉贡、葡萄牙、格拉纳达
没想到格拉纳达又苟延残喘了200多年。直到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和阿拉贡的费尔南多二世通婚,两国合并,奠定了西班牙的基本领土(实际上“西班牙”这个词300多年后才出现)。他们一面与葡萄牙签订协议,让其保持中立,还获得了对加那利群岛的统治权;一面调兵遣将,围攻格拉纳达。被围了9年后,格拉纳达王国终于向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投降。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统治结束了,持续了700多年的光复运动也结束了!
摩尔人建立的格拉纳达王朝的皇宫阿尔罕布拉宫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宗教斗争,以天主教战胜伊斯兰教而结束。
大航海运动的策源地
为什么大航海运动的开端在伊比利亚半岛呢?
天主教势力将伊斯兰教势力从伊比利亚半岛上赶走之后,他们借助伊莎贝拉一世之手,广为传播天主教福音,成立异端裁判所打压异教。天主教的传教热情使得他们要把天主教传播到更远的地方。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旅行家的故事激发了他们的传教热情,要传教到东方去。
另外,东方的香料、丝绸等产品,价值高昂。可是商路却被新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地中海的贸易也被意大利商人垄断。屈居欧洲一角的伊比利亚半岛,要想加入商战,必须开辟新航路。
大航海运动
可是航海探险不是说干就能干的,这需要许多科学知识和技术。刚好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航海技巧高超。比如巴斯克人,他们垄断了欧洲的鳕鱼市场,可是其他欧洲人都不知道鳕鱼在哪里。几百年后,英国人才发现,鳕鱼渔场在冰岛附近海域。这足以说明巴斯克人的航海技术。阿拉贡人能征服巴利阿里群岛、西西里岛、撒丁岛和那不勒斯王国,说明他们的航海技术也不赖。
木制帆船,仅做示意,请忽略上面的国旗
另外,伊比利亚半岛近水楼台先得月,能比其他欧洲人先接触到比欧洲先进的阿拉伯科学和技术。所以,伊比利亚半岛,能够率先学习先进的数学、天文、历法、航海、造船等知识,中国的四大发明由阿拉伯人率先传播到这里。
葡萄牙比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先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他们也率先开展航海运动。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在圣维森特角创办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航海学院,培养了一批出色的航海家,比如迪亚士、达·伽马、卡拉布尔等。
恩里克王子
葡萄牙人在恩里克王子的领导下,占领了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等地,航行到达了非洲的几内亚湾。之后,迪亚士航行通过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达·伽马沿着迪亚士的航线,经过好望角和莫桑比克,到达印度地区的卡利卡特和柯钦,进行了野蛮的掠夺。这也意味着葡萄牙人发现了到达东方的新航线。卡拉布尔则发现了巴西和马达加斯加岛等地。阿尔布克尔克征服了果阿地区和马六甲。
从左到右:迪亚士、达·伽马、卡拉布尔
葡萄牙人已经在航海运动中获利无数。刚完成光复运动的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联合王国也要追寻邻居的步伐,去航海探险。伊莎贝拉一世大力支持航海运动,她将塞维利亚打造成航海基地,利用阿拉伯人留下的工匠、知识和技术,打造了庞大的船队。
可是船队可以加速建造,航海家却不能火速培养。于是伊莎贝拉一世重金聘请其他地区的航海家,比如热那亚共和国的哥伦布、佛罗伦萨共和国的亚美利哥、葡萄牙王国的麦哲伦等。
伊莎贝拉一世
此时天文学革命已经广泛传播,有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这样,沿着和葡萄牙人的航线相反的方向航行,也能到达东方。
于是哥伦布向西航行,到了古巴、巴哈马、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岛,但是哥伦布以为他到了印度,就叫这里为印第安。后来亚美利哥到达从加勒比海到亚马孙河河口一带,发现哥伦布到达的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他用自己的名字将新大陆命名为美利坚。
而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确实是圆的。但他却在菲律宾与当地人的冲突中丧生。
从左到右:哥伦布、亚美利哥、麦哲伦
之后,卡洛斯一世成为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纳瓦拉的国王,是为一个共主邦联国家(这个国家名字太长,下文还是用西班牙来代替吧)。他们的航海探险家也成长起来了。以科尔特斯、皮萨罗为代表的航海家,他们给美洲大陆带来了枪炮和病毒,征服了阿兹特克、印加等印第安文明,建立庞大的殖民地和庄园经济。西班牙成了海洋霸主国家。
左:科尔特斯 右:皮萨罗
葡萄牙和西班牙称霸世界海洋,为了不至于在新发现的地盘发生冲突,他们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条约在佛得角以西的地方划了一条线,这条线以东的地方属于葡萄牙势力范围,菲律宾除外;这条线以西的地方属于西班牙势力范围,巴西除外。这样,葡萄牙和西班牙 “瓜分”了全世界。
霸权衰落的失意地
尽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为两国带来巨大财富。但两国并没有利用这笔财富去建设国家或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多数财富流入统治者手里进行挥霍。
人们的生活水平依然糟糕,这时文艺复兴运动已从意大利传遍欧洲各地。伊比利亚半岛也是如此,塞万提斯的作品呼唤着人文精神,普通民众的思想开始觉悟。
塞万提斯和其作品《堂吉诃德》中主角堂吉诃德和仆从桑乔的雕塑
没有人民的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王室注定会走向失败。
先看葡萄牙,葡萄牙的殖民地有个特点,除了巴西以外,都是在沿海建立据点,然后根据这些据点去控制殖民地的贸易。这样,一旦这些据点被拔除,整个殖民体系就会瓦解。
难道葡萄牙不知道这些弱点吗?他们当然清楚。只不过葡萄牙本土地域狭小,资源有限,无法提供大量资源去建设和维护殖民地,只能维持这些据点。所以,当其他国家开始谋求海洋权益的时候,葡萄牙很容易被击败。
葡萄牙殖民地分布
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受到英国、荷兰等国威胁,并且葡萄牙本土还受到欧洲国家的觊觎。西班牙曾试图吞并葡萄牙,法国拿破仑也想占领葡萄牙。葡萄牙王室全体逃亡到巴西,这时葡萄牙丧失了大量殖民地。
等到拿破仑失败,葡萄牙王室回到本土。这时的巴西羽翼丰满,很快就宣布独立。这也标志着葡萄牙彻底失去海洋强国地位,葡萄牙仅保留了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2处殖民地。
无敌舰队
再看西班牙。西班牙原本的海军实力非常强大,被称为“无敌舰队”。然而,英国海军以海盗德雷克为指挥官,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的海洋霸权开始衰落。
之后,西班牙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讧,英国、法国、奥地利等国插手干预,西班牙人以丧失大量海外殖民地的代价,保住了王位。直布罗陀海峡也落入英国人之手。当拿破仑入侵西班牙时,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当西班牙重新争取独立时,他们发现包括拉丁美洲在内的大部分殖民地都已独立!西班牙遭受了重大打击。
西班牙殖民地分布
当美国取得对西班牙战争的胜利后,西班牙又失去了古巴和菲律宾。至此,西班牙几乎失去了所有殖民地,仅在摩洛哥保留了休达和梅利利亚2块飞地。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洋霸权,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
如此迅速的衰落,对人们造成深刻的冲击。于是现代艺术在伊比利亚半岛迅速发展。其中,超现实的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最出名,他创作了《格尔尼卡》、《和平鸽》、《亚威农少女》等,体现了人们生活的苦难和对和平的向往。
毕加索和他的作品《格尔尼卡》
在建筑方面,位于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和位于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都是非常前卫的作品。
左:米拉公寓 右:古根海姆博物馆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伊比利亚半岛开始变得低调。葡萄牙始终保持中立,并改为共和国政体;而西班牙虽然陷入弗朗哥的法西斯政权,但弗朗哥也让西班牙保境安民,尽量不参与战争。弗朗哥死后,西班牙转变为君主立宪制。
二战后,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加入了欧盟和欧元区,但也因此深陷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当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力毫无存在感,他们都不是G20成员。
弗拉门戈舞
像西班牙这样多民族多文化组合而成的国家,在国家强盛时大家相安无事;但在衰落时,就各怀鬼胎了。先是巴斯克地区的埃塔组织在闹分裂。等把埃塔组织安抚好了,那边加泰罗尼亚又在搞独立公投。要是南部的穆斯林再一闹,就更麻烦了。
伊比利亚半岛屈居欧洲一隅,抵挡住了伊斯兰教势力的入侵,保住了保守的天主教势力。通过大航海运动,将拉丁文明输出到世界各地。但是没有将航海探险带来的财富进行变革,没有改善人民的生活,终被其他文明超越,如今变得没有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