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中心,是欧洲的脊梁阿尔卑斯山。山的北面,是广阔的波德平原。这是美丽富饶的平原,承担着欧洲经济发展最均衡的地区。
中欧地形
蛮族的起源和迁徙
最初,在阿尔卑斯山以北,莱茵河以东,维斯瓦河以西,直到海滨的地区,是连绵不绝郁郁葱葱的森林。在尼安德特山谷,人们发现了距今数万年到十几万年的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化石。尼安德特人在大约3万年前灭绝了。谁是最早定居在这里的智人还搞不清楚。
尼安德特人头盖骨
根据现有史料推断,来自北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早期居民,可能是因为躲避气候变冷造成的食物匮乏,跨越海峡南下来到这片森林,成为这片森林的主人。
本系列文章的“老熟人”凯尔特人认为这些人野蛮落后,就叫他们为日耳曼人。后来,罗马人就将日耳曼人活动的这片莱茵河以西的地方,叫做日耳曼尼亚。
特里尔黑门
罗马帝国势力扩张到莱茵河与多瑙河,与日耳曼人划江而治。日耳曼人曾经在条顿堡森林消灭了3个来到莱茵河西岸的罗马军团。罗马人和罗马教会在科隆、特里尔等地建立城市,修建了罗马式建筑群。这就是日耳曼地区出现的最早的城市。
罗马帝国衰落,作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开始向罗马入侵。日耳曼人有很多部落,汪达尔人攻克罗马城后最后迁徙到北非地区;西哥特人灭了西罗马帝国,然后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哥特王国;东哥特人进入亚平宁半岛建立东哥特王国;苏维汇人到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北端;伦巴第人越过阿尔卑斯山来到波河平原;阿勒曼尼人来到阿尔卑斯山北麓;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进入高卢;盎格鲁人和萨克森人越过海洋,占领大不列颠岛。
蛮族入侵
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反映了这个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背景下英雄人物的故事。尼德兰的齐格菲杀死巨龙,用龙血沐浴,成为刀枪不入之身。他娶了勃艮第国王之妹,并帮助勃艮第击败了萨克森。后来王后用阴谋杀了齐格菲,齐格菲的妻子改嫁匈人国王阿提拉,借匈人之力为前夫齐格菲复仇。
齐格菲杀死巨龙
之后,法兰克人在查理曼大帝的带领下成为继罗马帝国之后出现的第一个强大帝国。法兰克人在他们渡过莱茵河的渡口叫做法兰克福。
法兰克人在亚琛修建了大教堂,查理曼大帝长眠于此。我们的史学家把拥有“奥古斯都·凯撒”称号的西方君主翻译成皇帝,没有这个称号的西方君主一般翻译成国王。查理曼大帝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西部第一位皇帝。以后新的皇帝一般都会在亚琛大教堂加冕。
亚琛大教堂
上一篇介绍法国的文章介绍过,根据法兰克人的传统,他们的遗产是要在所有儿子之间分家继承的。这样,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其中,东法兰克王国就是我们这篇文章关注的地区。
东法兰克王国觉得日耳曼人这个称谓不好听,他们自称为德意志人。东法兰克王国境内的萨克森、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士瓦本等公国(相当于诸侯国)相继崛起。当东法兰克王国最后一位君主孩童路易无子而终,四大公国的公爵和美因茨大主教推举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一世为国王。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康拉德一世逝世后,王位又传到了萨克森公爵捕鸟亨利身上。到捕鸟亨利之子奥托一世时,他的野心不满足于国王,而是加冕成为皇帝,神圣罗马帝国宣告诞生。
名不副实的神圣罗马帝国
就像伏尔泰所说的,“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
奥托一世在罗马加冕皇帝,就把东法兰克王国的国名改为罗马帝国。但此罗马帝国不是罗马人的帝国,是个“冒牌货”。这个帝国的皇帝原则上是通过选举产生,但基本上都能操控在某些家族手里。皇位在萨克森和法兰克尼亚人之间传播几次,接下来就出现了政权和教权的争夺。
成立初期的神圣罗马帝国,图中左侧黄色区域为洛林,后来属于法兰西,右侧从上到下依次是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巴伐利亚
起初,由于世俗权力要加冕皇帝需要教会的支持,皇帝亨利五世认为教会干预政权,太讨厌了,想找主教们废黜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反而被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废除了教籍,受到空前的孤立。亨利五世只好放下身段到卡诺莎向教皇道歉,这就是卡诺莎之辱。教权完胜政权。
接着,皇帝之位在韦尔夫家族和霍亨斯陶芬家族之间争夺。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一世通过将土地借给家臣的方式,换取他们的效忠,他们就成为最早的骑士阶层。同时打压其他公爵的封地。这样,世俗政权相对集中,在与教权的争夺中握有一定的筹码。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
为了争夺意大利伦巴第地区的影响力,腓特烈一世和罗马教会杠上了。由于韦尔夫家族的狮子亨利对腓特烈一世的支持不够,导致腓特烈一世拿不下伦巴第,而教会也不能把腓特烈一世怎么样。双方只好握手言和,腓特烈一世还答应教皇参加十字军东征。这一次较量政权和教权打了个平手。
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行军途中去世。霍亨斯陶芬家族接下来的几位皇帝将帝国推向巅峰,甚至将西西里岛纳入帝国版图,波西米亚也在这时加入了帝国大家庭。后来,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和韦尔夫家族的奥托争夺帝位,在教会的干预下,两个家族两败俱伤。帝国皇帝不得不把许多权力下放给地区主教,比如关税和铸币权。从此,帝国离集权越来越远。
巅峰期的神圣罗马帝国
帝国皇帝的实权不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强。大的封国实力强劲,地区主教可以收税铸币,连自由城市也组成了城市同盟,由吕贝克、汉堡、不莱梅、科隆等城市组成的汉萨同盟,抱团建立商贸路线,拥有自己的武装和金库。
汉萨同盟
后来,帝国皇帝的争夺更加混乱。在经历20多年的争夺后,最终,哈布斯堡家族获得帝国皇帝称号。此时,帝国已经使用神圣罗马帝国的名称。
聊到这里,就要简要补充一下奥地利的历史。罗马帝国的控制势力达到多瑙河一带,在罗马帝国衰落后,匈人、伦巴第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阿瓦尔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先后占据这里,这里出现了卡拉塔尼亚王国。查理曼帝国征服这片土地,帝国分裂后属于东法兰克的巴本堡王朝。奥地利就是巴本堡王朝的一个小公国,巴本堡王朝绝嗣后,落入波西米亚之手。最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击败波西米亚,夺得奥地利。这样,奥地利开始了哈布斯堡家族600多年的统治,奥地利也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大本营。
哈布斯堡家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子孙繁多,通过联姻的方式兼并其他封地或国家的土地。西里西亚、尼德兰、卢森堡、卡斯蒂利亚、勃艮第、匈牙利、洛林等,都是这么纳入哈布斯堡家族手中。
哈布斯堡王朝
从以上历史可以看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不是固定的,但都是在德意志地区的封地领主获得。因为皇帝不是固定在哪个家族的,所以神圣罗马帝国没有明确的首都。当霍亨斯陶芬家族当皇帝时,慕尼黑和纽伦堡就成为重要的城市。当哈布斯堡家族当皇帝时,维也纳和萨尔茨堡就成为重要都市。
当卢森堡家族的查理四世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时候,他想把皇帝传给儿子。但皇帝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怎样才能确保儿子能在选举中取胜呢?那就对选举的办法进行改革,推出选帝侯制度。所以,西方人操纵选举是有传统的。
七大选帝侯
什么是选帝侯?就是有特权的地方诸侯。什么特权?就是拥有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选举权。德意志地区的地方诸侯、封地、地区主教、自由城市太多了,如果他们都有投票权,怎么能操纵皇帝的选举呢!所以只能选出实力杠杠的7个选帝侯。
最初的7个选帝侯是美因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萨克森-维滕堡公爵、勃兰登堡藩候、普法尔茨伯爵和波西米亚国王。
这个名单很有意思,基督教教会占据了3个名额,他们是教会的人,不能当皇帝,但是可以左右皇帝的产生。这说明教权在神圣罗马帝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实权。美因茨、科隆和特里尔,都是德意志地区开发最早的城市,早在罗马帝国(真正的罗马)时期就已经建立。
科隆大教堂
而其余4个世俗选帝侯的争夺就更激烈了。萨克森和巴伐利亚在东法兰克时期就已经是德意志地区最重要的诸侯国;普法尔茨起初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近臣的称谓,因近水楼台先得月,代皇帝行使很多皇权,后来也占领很多地盘,包括原来的法兰克尼亚和士瓦本。
萨克森获得一个选帝侯资格,这毫无争议。但当时普法尔茨和巴伐利亚被同一个家族掌握,德意志人不愿意一个家族有两个选帝侯资格,所以只有普法尔茨获得一个选帝侯资格。不过后来,巴伐利亚取代了普法尔茨,获得选帝侯资格。
普法尔茨和巴伐利亚只能有一个选帝侯,这样就便宜了波西米亚。波西米亚才加入神圣罗马帝国没多久,就获得了选帝侯资格。后来奥地利吞并了波西米亚,这个选帝侯资格就落入奥地利手中。
还有一个勃兰登堡藩候,为什么称藩?因为勃兰登堡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东部边疆地区,帮助帝国抵御比德意志人更加蛮族的人,因此称藩候。
条顿骑士团
讲到勃兰登堡,又不得不提条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是参加十字军东征的德意志人组成的效忠于教会和帝国的骑士军人团体。当十字军东征活动结束后,他们回到德意志帝国东部边疆,用武力征服了普鲁士人,建立条顿骑士团国。后来,勃兰登堡藩候和条顿骑士团国合并,成为普鲁士公国。知道了这层关系,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普鲁士人这么崇尚军国主义。
选帝侯制度执行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越来越像提线木偶,皇帝只有一个虚名,毫无实权。以选帝侯为代表的地方诸侯越来越强大,许多地方对神圣罗马帝国离心离德,意大利和勃艮第就离开了帝国。后来,帝国的名称又变成“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当马丁·路德在维滕贝格大教堂上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时,欧洲宗教改革爆发了。宗教改革极大地挫败了罗马教会的势力,美因茨、科隆、特里尔3个教会选帝侯也受到很大影响。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权与教权之争,终于以政权胜出而结局。
马丁·路德
另外,马丁·路德用德语翻译《圣经》,奠定了现代德语的基础。
宗教改革还引发了帝国内战,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垄断者,当然是支持天主教会,以维持自身的利益。普鲁士则欣然接受新教路德宗,支持农民运动。天主教和新教的支持者越闹越大,导致了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的结果,是以奥地利、巴伐利亚为代表的天主教联盟战胜了普鲁士、波西米亚、普法尔茨为代表的新教联盟。奥地利占领了波西米亚,巴伐利亚吞并了普法尔茨。
三十年战争
新教不服,战争外溢,欧洲七年战争爆发。普鲁士和英国联盟,联合汉诺威、葡萄牙,组成新教集团。奥地利和法国联盟,联合萨克森、瑞典、西班牙,组成天主教集团。俄罗斯起初帮助天主教集团,后来站在新教集团这边。最终,新教集团在德意志地区取胜,天主教集团则在法国取胜。
连年的战争让本已限定在德意志地区的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出现了314个邦国和1475个骑士庄园领地。奥地利和普鲁士是实力最强大的两个邦国。
后期的神圣罗马帝国,用一个乱字形容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普鲁士、奥地利先后加入反法同盟。但法国有拿破仑,他击败了反法同盟,将许多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组成莱茵邦联,此举事实上把神圣罗马帝国解体。紧接着,拿破仑逼迫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任皇帝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称号,只保留奥地利国王名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所以说,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名不副实。不神圣是因为这是个世俗政权,不是宗教组织;不罗马这个最明显,主体民族是德意志人,而且罗马城也不在帝国内;不帝国是组织松散,境内邦国、领地和自由城市各自为政。
在这样分裂的地方,容易诞生许多哲学家、思想家。莱布尼茨是大陆理性主义的代表,还有单子论、分析哲学等思想。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找不到完全不同的两片树叶,这是莱布尼茨的名言。同时,莱布尼茨在微积分、二进制方面贡献很大。
莱布尼茨
康德
黑格尔
康德是古典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特别擅长于批判。同时,他提出星云假说,对天文学贡献巨大。黑格尔是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非常擅于运用辩证法。费尔巴哈是古典哲学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尼采唯意志论、坚持存在主义。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思想。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歌德和席勒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狂飙突进是指德意志地区在文学等方面的启蒙运动,主张自由,提倡个性解放。其中,歌德的《浮士德》成为了欧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歌德
音乐是德意志人擅长的领域。在奥地利形成了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维也纳和萨尔茨堡都是音乐之都。之后,浪漫主义音乐诞生,舒伯特、韦伯、门德尔松、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巴赫、施特劳斯家族,数不清的音乐家在德意志地区诞生。
从上到下,分别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在科学方面,也诞生了许多名人。数学王子高斯,因成功用尺规作图画正十七边形而成名,还导出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式,绘制了最早的地球磁场图。柯西以柯西不等式而知名。欧姆发现了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李比希创立了有机化学。多普勒发现了多普勒效应。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焦耳提出热功当量,验证能量守恒原理。克拉珀龙和克劳修斯各自阐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之父。
左:高斯 右:孟德尔
骨子里的铁血属性
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各邦国就有各种各样的关税和货币体系,极大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再加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浪潮冲击,德意志人民心思变,迫切地希望统一。
奥地利和普鲁士是最有实力的两个德意志邦国,由谁来主导德意志的统一呢?
奥地利常年垄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帝国不但有德意志人的地盘,还有波西米亚、西里西亚、匈牙利这样的非德意志地区。所以奥地利就想把原来神圣罗马帝国势力所及的地方,都纳入统一范畴。
勃兰登堡门,普鲁士的象征
普鲁士国力处于上升势头,参与了三次瓜分波兰后,实力大增。但很快遇到挫折,他们被拿破仑的军队按在地上摩擦,连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像和铜车马都被法国人带走。普鲁士痛定思痛,推行改革。他们释放农奴,改组政权,兴办大学,推行民族主义,很快向民族主义国家转变,民众的爱国热情高涨。他们认为,统一德意志只要带上德意志人就行了,甚至只要北德意志地区的普鲁士和萨克森等少数地区统一就行了。
现实就是这么有趣,奥地利是比较纯正的德意志人,主张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普鲁士是比较边缘的德意志人,却追求纯正的德意志国家。最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选择了普鲁士的方案。
俾斯麦
普鲁士任命俾斯麦为宰相。俾斯麦采用铁血政策,再辅助于个人的外交手腕,用三场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
首先,普鲁士联合德意志兄弟之国奥地利,进攻丹麦,夺取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两国各占其一。这两个地区靠近北德意志地区,拿下来对普鲁士易于管理,对奥地利则难于管理。
美泉宫,长期作为奥地利王宫
然后,俾斯麦用外交手段,让法国、英国保持中立,与意大利搞好关系。这样,普鲁士就放心大胆地对付奥地利。普鲁士赢得了普奥战争,奥地利失去了德意志老大的地位和从丹麦刚获得的土地,普鲁士成为新的老大。奥地利只好和马扎尔人为主体民族的匈牙利联合,成立奥匈帝国,领土还包括波西米亚、西里西亚、罗马尼亚大部分和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分地区。
最后,普鲁士团结德意志各邦国,向法国宣战。此时的法国是志大才疏的路易·波拿巴当权,很快就败下阵来。普鲁士不但拿回了勃兰登堡门上的雕饰,还在凡尔赛宫加冕德意志帝国皇帝。不但北德意志,连南德意志的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汉诺威、图林根等都加入了刚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新天鹅堡,巴伐利亚的行宫
德意志人将神圣罗马帝国称为第一帝国,这个刚统一的帝国称为第二帝国。
通过战争的方式获得统一,非常铁血,更加激发了民众的尚武热情,弄不好就形成了军国主义。俾斯麦去世后,德意志人只记得他的铁血政策,却忘了他的外交手腕。德意志第二帝国变成好战的国家。
德意志帝国
不久,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刚统一不久的意大利组成同盟关系,对付法国、英国和沙皇俄国组成的协约国。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同盟国两线作战,意大利人见风使舵,德意志人深受其害。奥匈帝国解体;德意志帝国投降,签署了侮辱性极强的《凡尔赛条约》。
一战
一战后德国成立了魏玛共和国。但德国人认为《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是莫大的耻辱,因此民粹思想在德国流行起来。希特勒利用了民粹,赢得了选举上台,实行法西斯政策,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国,自己成为帝国元首。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初德国的闪电战打得有声有色,后来再次犯了双线作战的错误,被俄罗斯人发动了大反击,美英法也在诺曼底登陆,意大利再次见风使舵。德国战败,一分为四。
希特勒
这段时间德国为什么能那么强,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因为德国抓住了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和物理学革命的浪潮。
戴姆勒发明了汽油发动机,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发动机,贝尔发明了电话。由于国家统一,全国实行一个关税制度,使用一种货币,各地的资本家纷纷建厂,成立了许多军工企业和众多的汽车、化工、机械、制药等企业。由于德国统一的时间不长,原来各邦国的城市实力相当,每一座城市都有拿得出手的工业项目和知名企业。德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均衡发展。
贝尔
现代物理学几乎是德意志人推动的。爱因斯坦几乎依靠一己之力,完成了相对论的理论体系。普朗克引入量子的概念,开启了量子力学的研究。从此,玻尔兹曼、玻恩、薛定谔、海森堡等人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伦琴、奥本海默等人推动了核物理学的发展。另外,赫兹、楞次、基尔霍夫在电磁学上成就斐然。
从上到下,分别是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堡
除了物理学,其他学科方面也是人才济济。黎曼创立了非欧几何的黎曼几何体系,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希尔伯特提出的问题推动了现代数学的发展。洪堡建立了现代地理学,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克里斯塔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左:黎曼 右:魏格纳
以欧洲做嫁衣
二战后德国一分为四,分别被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占领。因意识形态之争,美英法占领区合并,组成联邦德国;苏联占领区改为民主德国。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德国人深深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德国人认真反思忏悔,向战争受害者道歉,以赢回世界的人心。
勃兰特忏悔,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向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
联邦德国战后经济恢复速度很快,参与了欧洲共同体和北约的建立,之后欧共体改为欧盟,又推行了欧元。德国一直是欧盟的主导者。
德国在国际政治地位有一个天然的枷锁,它是二战战败国。战败国的国防军事建设是受到限制的,境内有美国驻军;更不可能获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于是,德国选择了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通过控制欧盟来实现对欧洲的领导。
欧元区
但是,这种间接控制欧洲的手法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欧盟内部各怀心思,当越来越多东欧落后国家加入,拉低了欧盟的整体水平。原来像英国这样的优秀国家就要承担更多的负担。这是造成英国脱欧的一大原因。另外,法国同样有领导欧洲的野心,德国在欧盟内部还要面临法国的竞争。还有,美国对欧元的打压有目共睹,英国脱欧后也会给欧盟找麻烦。要想通过控制欧盟来增强影响力,德国还要付出更多。
联邦德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水平比民主德国高,许多民主德国的人会偷渡去联邦德国。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加剧,民主德国修建了柏林墙。直到冷战即将分出胜负的时候,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才实现统一,柏林墙被推倒。
柏林墙
两德统一后,德国实行的是议会共和制,总理拥有最大实权。
德国的优势是国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均衡,工业体系非常完善,技术工人受到尊重,工匠精神突出。不足的地方是能源依赖进口,为了环保的需求,关闭了鲁尔区的煤矿,又不敢像法国那样大力发展核能。美国想尽办法打压北溪二号天然气管线,就是打压德国的经济自主能力。
两德是统一了,但德意志民族还未统一。一个是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奥地利,在奥匈帝国解体后,成为一个独立的小国家。第二个历史上的波西米亚和西里西亚,如今是捷克和斯洛伐克,以及波兰南部。二战后,苏联的坦克开进了布拉格,东欧剧变后捷克和斯洛伐克分了家。第三个讽刺的是,推动德意志统一的普鲁士,它的起源地现在属于波兰北部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
柏林
其实,早在德意志帝国统一之前,德意志人选择普鲁士方案而不是奥地利方案,就已经决定今天这个局面。普鲁士方案要的是纯粹的德意志人,像萨克森、巴伐利亚、普法尔茨、巴登-符腾堡、图林根等这样的。奥地利也很纯粹,可惜是普鲁士人主导统一,必然将对立的奥地利抛弃。像波西米亚、西里西亚、普鲁士,不是典型的德意志人,他们很有可能有西斯拉夫人的血统。
德意志人,最早被罗马人当作是蛮族,后来却创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了高等民族。甚至引发民粹思想,傍上了高大尚的雅利安人,对犹太等其他民族进行残酷屠杀。现在成了战败国的教训,深刻忏悔,正视自身,未来能实现民族国家的正常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