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温度易学文化 原创有深度易经知识 | 喜欢点个“关注”!
易本正经傅师兄 ID:fushixiong85
生生之谓易 |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涉及对社会公众的观念引导,请读者自行斟酌、识别、参考。」
仅以易道一隅而观之,
甲午战争再打多少次,
恐怕,我们都没有胜利的希望……
——傅师兄
129年前的今天,中国黄海。
不知道是否因为夕阳穿透硝烟映红了海面。
随着北洋水师经远舰的沉没,
“甲午海战”落下了帷幕。
可是,两个国家命运的齿轮才刚刚开始转动。
在这之后,清政府与日本签署了耻辱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赔款2亿两白银。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然而更让我感觉无奈的是,
有个日本人,在甲午海战前40天,
用我们中国的周易精准预测了日本将会赢得战争。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高岛吞象。
在他的《高岛易断》这本书中,高岛呑象详细记录了占筮的经过,仔细读来不得不佩服其义理精妙,他精准预测出了五点:
开战的日期;
战争的结局;
清朝战舰的沉没;
推测出俄英美三国不会出兵干涉;
甚至准确预测了两国之后的气运。
高岛筮得的卦是水天需九三爻动变水泽节,
我们来尝试还原下他的思路。
高岛先取全卦卦义,需为等待。上坎下乾,坎为水,乾为天。水在天上是为云,坎色为黑是为乌云。好比你要出门,眼看天要下雨了,停下来等会再走。
(原文:此卦有水在天上之象,黑云在天,势将降雨,待时而举,必能奏功也。)
但需卦虽为等待,并不代表事情不能成功,因内卦乾为健动,刚健不息之象,外卦坎水为险。这是说,君子不能因为有危险而裹足不前,只是需要等待正确的时机而动。而高岛解此卦正是将内卦乾比作日本,外卦坎比作清朝。
(原文:以内卦为我,乘阳健而将进,外卦为清国,设坎险而陷我。)
我们还原思路不带入民族主义思想,高岛这样定象是没问题的。一来大衍本就有内贞外悔的通例;二来站在他的角度来说,日本正值明治维新时期,卦中虽处下位,但全国上下创新求变,有乾卦“天行健”蒸蒸日上之象;反观清朝虽在上位,却如流水下就之性,高傲、腐败、不思进取。
既如此,高岛顺势取乾卦“刚健不陷,故不至困穷”之理,建议日本政府要待时而进,待什么时候?五爻天位之时。
(原文:唯我刚健不陷,故不至困穷,待五受之时,可以进师,谓之“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我们看为什么等五爻?因为这是全卦的主爻。需卦的等待不是不作为,而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位乎天位”的天时一到,自然就可以有所作为。高岛在这里引用需卦彖辞(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去解释等待开战时机,可谓非常精妙。这句彖辞本就是解释需卦五爻的,而后面还有两句很关键的话:“利涉大川,往有功也。”这也是他预测日本此次海战胜利的重要依据。
那具体什么时候开战对日方最有利呢?高岛听闻将要开战的消息是五月底,而起课时间是在六月中旬左右。需卦三爻动,上坎为险,三爻是最接近坎卦的爻,这是说明军队将进入险地,爻辞“需于泥”,有进退不如意之象。象辞亦说“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高岛在这里只轻飘飘解释了一句,是我方进入他人领地。
(原文:今占得三交,是本年六月,已将向危险之地,谓之“需于泥”,《传》日“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需于泥”者,谓进退不得如意;“自我致寇”者,谓自我进入也。)
实际上我觉得他心里也明白,是他们发动侵略战争,谁是寇不言而喻,所以高岛非常看重“敬慎不败”这四个字。他以一爻为一月推断,这也是他常用的方法,以爻位定应期。起卦时的三爻是六月,再往上四爻就是七月,而四爻辞“需于血,出自穴”,他推测要预防地雷等物造成的伤亡,嘱咐日军屯营扎寨防止敌人偷袭。而八月就到了五爻天时之位,届时必可一举成功。
(原文:四交当七月,辞日“需于血,出自穴”,此交居三与五之间,有火,谓穴出火而见血,当预防地雷。按凡四十日间,须择屯营要地,使敌不能袭我,八月上旬,待五交之气运,一举可以奏大功也。)
高岛当时将他的推断呈给了政要,并刊登在诸多报纸之上。我们现在无法确定日本政府是否参考了他的预测结果,但39天后阴历八月十八日(9.17日),甲午海战爆发,日军最终获得了胜利。而且他以需卦之后的讼卦卦辞“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推断出了清朝舰队的沉没。
(原文:呈此占于大本营某贵显,是月二十八日,《国民新闻》及《报知新闻》皆揭载之。我国得需之盛运,凡四十日后,陆军胜牙山及成欢之役,海军于丰岛及黄海得大捷。清国遭讼之逆运,陆军大败牙山及平壤,军舰至沉没,“入渊”之辞,为不虚也。就占后四十日计之,恰于三十九日得大胜也。)
此战过后,日本人很担心俄英美三国出兵干预,而此时高岛恰恰又在这个需卦的基础上,以上爻爻辞“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准确推断出了事情的结果,不会出兵。上爻事之终也,也代表所问之事其后的结果。三个国家分别派使臣议和,此为不速之客三人,以恭敬地态度去接纳,则会有好的结果。
(原文:又此战终局,需之上六“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者”,后果俄、英、美三国公使来议和,敬而容纳,则终吉也。)
至此,高岛此占可谓“精义入神”,而最让人高山仰止的是,他竟然又精准预测出了两国将来的气运变化。而且,他用的“技法”,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他非常巧妙的以讼卦为切入点,一来需卦之后便是讼卦,以讼卦代表占问的这件事未来长远的影响;二来两国交战也符合争讼之意;最重要的是第三点,需卦与讼卦互为综卦,还记得他以乾卦代表日本,坎卦代表清朝吗?而讼卦也是由乾坎二卦组成,只不过像是把需卦翻转了180度。
这就变成了代表日本的乾卦在上,代表坎卦的清朝在下。在需卦时日本虽在下位,但本就锐意进取;清朝在虽在上卦,却无心求变。
而此战过后,正如卦象所示,日本翻身到了上位,如乾天之气升腾刚健,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扩张之路,而清朝自此更是江河日下,18年后淌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站在历史之后看历史,总会让人感到很唏嘘。
就在甲午海战半年后,清朝一个叫张金和的秀才听闻朝廷要迁都西安,也起了一个六爻卦问“谣言帝欲迁都,占其真否?遇鼎卦。”这个张金和也写了一本书,名叫《春龙集奇灵卦验》记录他平时的占卜案例。
他问这个卦的时间是乙未年己卯月丁丑日,也就是1895年3月31日,此时清政府派出了李鸿章到日本和谈,但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从东北和山东两个方向进攻,严重威胁到北京的安全,于是不少主战派建议朝廷哪怕迁都西安,也要放弃和谈坚持抵抗到底。
所以张金和此占并非空穴来风。而我感到唏嘘的是,从这个卦中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缩影。
简单来说,他前半部分准确预测了朝廷没有迁都。但后半部分难免有些牵强附会而大错特错,说“官军大胜日本。至绝气之午月,寇兵尽被官军击走。”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想过,既然取五爻君位的未土为用,却为何取世爻官鬼亥水为敌人呢?
(原文:断曰:岁君未土子孙,加临应爻为官军,虽衰于旧冬,将盛于今夏,已被丑日冲起,君王方欲遣将出征,必不迁都也。果闻上谕有“死守社稷”之语,世爻亥水官鬼,为北方寇盗,虽盛于旧冬,将衰于今夏,闲爻两财,休囚静空静破,寇已孤立无助矣。果闻英美德阿,皆许中华讲和,亥水入墓之辰月,官军大胜日本。至绝气之午月,寇兵尽被官军击走。)
而事实上,寇军并未绝于午月,
反而在《马关条约》签订后,
更加变本加厉。
我想说,那时候的高岛已经是日本的易界大师、社会名流,而观其断语,字字不离“敬慎不败”四字。可张金和一个类似乡村教师的小人物,在卦中却尽显臆断倨傲之色。从另一个角度想,张金和为什么在卦中这么有信心能荡平倭寇?实际上这与当时社会的大多数人的普遍思想缩影。
牙山之战中,日军完胜,清军完败。可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新闻画报《点石斋画报》,却画了一幅《牙山捷报》,显示清军打了一场胜仗,而且是大捷。
黄海之战,清军大败,但《点石斋画报》却在一幅《鸭绿江帅水捷图》中一如既往的报道为胜仗,并配了一段精彩的文字:“倭奴兵势已分,我军更奋勇百倍,直至傍晚五点钟共击沉倭船四艘,伤三艘,余皆败北而逃。倭奴死亡枕藉,伤者更不计其数,讵不足以伸天讨而快人心也哉!”
如此种种,足见当时清政府并未懂得痛定思痛,只把功夫用在了遮掩事实、粉饰太平,而大部分清人也依旧以“天朝上国”自欺欺人。
因此,仅以易道一隅而观之,甲午战争再打多少次,恐怕,我们都没有胜利的希望。这场战争,我们不仅输了面子,也输了里子。
虽然心里很不想承认,但可以说,
日本人用我们中国人的古老智慧,
打败了曾经的老师。
时至今日……
高岛吞象的传人,曾19次带领诸多弟子来到中国甘肃天水伏羲庙,拜祭易学的发明者——伏羲。
反观我们大多数国人提起易经,提起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却只会不假思索的给她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在我看来,这,才是更可悲的。
好在,我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正视易经。他们烧香拜佛也好,算命卜运也罢,不是他们不努力,还不是对未来充满期许?
他们相信易经,不是只相信易经具有预测吉凶祸福的能力,而是更相信她能让我们在面对挫折、苦难,乃至绝境时,迸发出无畏的勇气。
我真的认为,
我们的年轻人未来可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留言联系
点击
公众号名片
*
设为星标*
|
师兄精彩·
全部呈现!
往期推荐:
易经入门自修宝典 | 我把学易的路都帮你铺好了!
易学进阶之路:取象定象的秘密【十年心得真传】
什么是“易”,学易对人生有什么好处……
最明白的周易基础名词解读!【初学必看】
想学逆天改命?先明白易经中的吉凶悔吝再说!
易经•缘起 | 不会有人告诉你的易经最核心秘密!
六爻入门术语详解 | 增删卜易最佳伴侣
身边温暖的故事,没事看一看,会让你生出福相。
给人算卦会折寿?算了上万个卦,我告诉你真相……
聊聊师兄在生活中很在意的玄学小习惯【居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