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华夏.晋国和楚国的第一次弭兵之盟是哄弱国和小孩的把戏



文:子夏记
读历史,观世界,躬行实践
1
自从晋景公把楚国乐师钟仪放回了楚国,双方互相派遣了使者,晋楚两国都很默契停止了军事对抗,很有一副要盟好的气象。
但两边大佬基本都知道这个结盟就是缓兵之计。
因为楚国这边,刚刚兴起的吴国把楚国搞得头大,文明发展程度较低的吴国,野蛮彪悍,战斗力很强,楚国挨了不少打,不得不腾出精力来搞吴国。
晋国这边也是,每次晋国和楚国开战,秦国就躲在后面,看到晋国和楚国打得不分上下的关键时候,就对着晋国屁股狠狠踢几脚就跑了,或者夺几座城池,或者是占多少关口,钱赚大发了,一来二去都快成了秦国的主导产业了。
晋国是恨秦国恨得牙痒痒,当初的儿女亲家变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所以决定先腾出手把秦国收拾了。
这不是都是晋楚两国自己找的吗?
楚国联合秦国搞晋国,那晋国是不是也联合吴国搞楚国。
趁着即将盟好,新君继位,没有战事的风口,老相国郤克的儿子郤至准备给自己都自己再捞些好处。
他把目标瞄上了周天子的田。
看这周天子也是委屈,诸侯国君不给自己面子罢了,诸侯国的卿大夫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这下子周天子也不干了,没有实权的周天子只好叫人去晋国说理,可是郤至厚脸皮耍起了赖,还是老板晋厉公发话,才不情不愿的把土地还给了周天子。
这主要是这个新继位的厉公眼光毒辣,知道舆论对于晋国的重要性,晋厉公的态度很明确,舆论的力量非常重要,谁掌握舆论谁就能掌握天下。
说这个郤至也是,他把赵同给搞了,自己得势后,也犯了和赵同一样的毛病,都去欺负周天子找存在感,当然这也为郤氏一族被灭埋下伏笔。
我看春秋左传,发现上面的内容都是某某权臣氏族被灭之前,都有一个神秘大佬先预言一下,之前赵氏一族是这样,郤氏也是这样。
 晋郤至与周争鄇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郤至曰:「温,吾故也,故不敢失。」刘子、单子曰:「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苏氏即狄,又不能于狄而奔卫。襄王劳文公而赐之温,狐氏、阳氏先处之,而后及子。若治其故,则王官之邑也,子安得之?」晋侯使郤至勿敢争。
—《左传》
2
话说郤氏一族还在忙着捞钱牟利,却有这么一个人为华夏的和平事业做着贡献,看晋楚两国有意盟好,宋国的公子华元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他和晋国中军将栾书还有楚国令尹子重都是好哥们儿,他就主动为晋楚两国盟好牵线,而且不求回报。
话说这个华元是真君子,别人在晋文公时候就崭露头角了,有威望,适合干这个。
 
这年冬天,华元先是跑楚国牵线谈话,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往晋国商量两国具体签署结盟会议的事情。
千头万绪,真是个累人的工作,还没有工资,白干活。
什么会场要多少气球彩带,多少礼仪小姐,要订多少盒饭都要自己操心,不过华元心想只要你们晋楚两个超级大国能盟好,老百姓就能过安心日子,想想这些苦点累点也值得了。
 宋华元善于令尹子重,又善于栾武子。闻楚人既许晋籴伐成,而使归覆命矣。冬,华元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
—《左传》
3
这边秦国看到晋楚两国居然要盟好了,自己就傻了。
这个楚国搞什么玩意儿?
不去折腾晋国,晋国腾出手就要来收拾我秦国。
想着随机应变吧,你楚国盟好晋国,我秦国也要盟好晋国。
赶紧派了使臣去晋国谈,晋国那边的回应也很积极。
双方老板决定在令狐举行会议,宣布重新结盟互好,一时间华夏大地一片祥和气氛。
小国们很开心,秦,晋,楚,三个大佬终于停战了,世界要和平了。
晋厉公率先到达令狐,我想作为新继位的国君,能同时完成与秦楚二国的盟好,将是自己巨大的外交成就,虽然趁着与楚盟好的机会,腾出手来把秦国收拾了也很好,,但是真要和秦国开战,如果打输了咋办,相比之下到手就能拿到的盟好成果,更有利于自己的威信,这也是他入此上心的原因。
也许是因为这些年经常背后搞晋国的原因,害怕晋国人借着结盟的机会把自己俘虏了,那咋办, 这些年没少在晋国和楚国掐架的时候后面踢晋国屁股,想来想去晋国没有这么好说话,秦公心虚,选择了放鸽子,只留晋厉公在令狐傻傻等待。
  秦、晋为成,将会于令狐。晋侯先至焉,秦伯不肯涉河,次于王城,使史颗盟晋侯于河东。晋郤犨盟秦伯于河西。范文子曰:「是盟也何益?齐盟,所以质信也。会所,信之始也。始之不从,其何质乎?」秦伯归而背晋成。
—《左传》
4
秦国发鸽子了不要紧,重头戏是晋楚结盟。
公元前579年,宋国都城西门外,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晋楚两国的盟好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
大会主席台下是上万老少爷们,吃瓜子的,吃水果的,吃烧烤的,耍杂技的人各种都有。
一阵号角声响起,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都站起来伸长脖子往主席台上看去。
首先大会主持人宋公步入会场率先发言: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静一静,静一静,大会开始之前请全体起立,一起歌颂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歌颂完毕后晋国代表和楚国代表步入会场,对台下人群问候致意。
晋国方面代表是士燮
楚国方面代表是楚公子罢、许偃。
随后两国代表们步入会场大帐进行磋商会谈。
然后其它老百姓该干嘛干嘛。
大帐中分列两班,士燮率先发言,他表示:楚国和晋国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两国的关系的关系着华夏的和平。双方要加强各领域合作,加强两国文化交流沟通,商贸经济发展。晋国愿意与楚国共同发展,一起创建和平安定的华夏。
楚公子罢、许偃对士燮的发言表示了高度肯定。
并表示:晋国是中原大国,晋国对于维护中原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楚国与晋国之间是合作共赢的关系,彼此对抗百弊无一利,损害的是华夏各国百姓的利益。楚国愿与晋国一道发挥作用,一起维护华夏稳定与繁荣。
双方又就各类国际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达成了深切共识。

最后会上双方达成以下协议。
一、停止一切军事抵抗,双方实行军事互助
二、加强贸易经济合作
我们可以看文件原文:
宋华元克合晋、楚之成。夏五月,晋士燮会楚公子罢、许偃。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
—《左传》
然后就该吃饭吃饭,该参观参观,反正一切费用主办国宋国报销。
5
有时候会感慨一下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就开始阴谋诡计了,说是盟好,其实只是缓兵之计,积蓄力量。

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就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有自己的小算盘,德国想的是先把欧洲打下来,再准备搞苏联。
双方都是为了积蓄力量。
我怎么看都觉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晋楚第一次弭兵之盟都是一回事。
希特勒和斯大林其实都心知肚明,都只是缓兵之计而已,可就是有些吃瓜群众相信了,波兰还有一些东欧小国就是这样,夹着苏联和德国中间,最后被瓜分了。
对于普通人来讲,看清局势是很重要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工作所在的地方就会有大佬们明争暗斗,或许一会儿斗争,一会儿又好得穿一条裤子一样,完全无法分辨他们的虚实,他们斗得难解难分不好下台的时候,很有可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牺牲下面这些小鱼小虾的利益,然后双方在握手言和达成一致,过不了多久又继续翻脸不认人继续斗。
所以作为小鱼小虾的基层,我们应该搞清楚局势,大国的博弈,强者之间斗争是复杂的,多变的,具有迷惑性。
作为基层的弱者,不要轻易相信强者们说的什么话,理智分析环境和局势,做出自己的判断,在强者的博弈中保全自己的力量。
更多漫谈华夏文章点击:漫谈华夏目录  笔记目录
推荐关注这篇文章的作者子夏记。子夏记一位青年作者。现在主要的作品是漫谈华夏系列,以通俗易懂的文风讲述悠悠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且该系列作品已经被全历史平台选为优质专栏作品。除了漫谈华夏系列之外,子夏记主要是写国际国内的热点事件,与各类书籍内容的解读。欢迎各位朋友关注
编者简介:子夏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用文字带来温暖和力量的作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