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的预期,几乎是一切痛苦之源。
管理不好自我预期,或不小心在他人身上培育出越界的期望,都是重大人生灾难。
要牢记对方丑陋的一面,不要因为几句好话就心软,否则你所遭受的一切都是活该,成年人最不成熟的表现,就是一高兴就原谅过去,好的一面可能是装的,但坏的一面却是真实的。
如果一个人没钱,还追求文艺、精致的生活,那对他们自己来说害的。
因为在特别低层次的物质世界,一方面很难获得高质量的文艺供给,另一方面人的需求满足往往要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物质需求还没满足,跨级去追求精神生活是很危险的。
简单来说就是,穷人不要太矫情,要以赚钱为第一要务,赚到足够的钱才有资格享受人生。
几点常识:1.不喜欢慈禧太后,并不代表不热爱中华;对大清统治者的批评并不是否定爱国,而是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如果批评清政府就是不爱国,那岂不是否定了孙中山及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爱国进步人士?
2.普世价值是指民主、自由、人权等,并非只属于西方,而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难道中国人不应该享有这些价值吗?
3.与发达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并非盲目崇洋媚外。文明交流能够促进更高级的文明发展,而闭关锁国只会导致落后。历史上我们的痛苦教训还少吗?
4.尽管一些西方国家曾有侵略历史,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它们已经逐步迈向文明。不应该将这些历史用来全盘否定或评价现今的西方国家。国家的过去不应该妨碍对其现今进步和文明的认可,一如不能以大清的表现来评价现在的中国
5.国家之间存在复杂的历史关系,德国和法国曾是夙敌,美国和日本也有众所周知的过往,但现在都聚合在共同的价值观下。人类总是向前发展的,反思可以带来进步,仇恨只能成为负担.
希望父母们能知道:小孩「报喜不报忧」不一定是因为他成熟。
而是他觉得,无法跟你分享负面情绪或者很久以前他分享过,但被你否定了。
作为成年人,心智成熟的标志就是对自己的观念、情绪、行为,乃至整个人生,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当我们遭遇人生困境或陷入焦虑情绪时,试着转念,换一个视角来看待和解释问题,也许会在另一个维度上获得生命的启示,找到正面的意义,最终收获不同的人生。
说几句中医。大家知道吧,很多人喜欢说“没有中医老祖宗是怎么活下来的”,其实这个问题本来就很歪,毕竟世界上并不是中国人活下来了,连环境很差的非洲和印度人口比中国都多。
其实全世界各地都发展出了自己的医学比如印度有印医,越南有南医,印第安人也有自己的独特医学分支。这里边比较有意思的是印医,印度政府从来不遮掩,他们既疯狂发展现代医学,送留学生去欧美留学,也搞仿制药,同时大力发展印医。
印度疯狂发展欧美仿制药,是因为他们印医确实解决不了很多问题,就得用仿制药和现代医学。
但是他们保留并大规模发展印医,一方面是这玩意偶尔能治病,尽管非常不稳定相同一个病人每个医生说法都不太一样而且达不成共识。另一方面更关键,印医很便宜,很适合普通老百姓,可以节约开支,如果大家都用现代医学根本支撑不起。
于是印度就形成了这样的格局真正有钱人直接到欧美或者香港新加坡治病,自然用的是现代医学,当然也有极少数用印医的,还有极少数选择去尼泊尔禅修的,如果出了大问题进了ICU,那全是现代医学了;
一般有钱人在印度国内私人诊所治,药品尽量选用现代药品普通人能支付起仿制药就用仿制药,支付不起就用印医,实在是穷的没办法,印度有两万多个神。总有一个适合你。
看出来了吧,这是个退而求其次的问题有钱人是可以选择现代医学,印医,或者拜佛。普通人可能选择就少了,最穷的那些实在是没招了。很多人知道印度是全民免费的,其实就是主要用印医和仿制药这些药不一定便宜,但是成本低,政府能承受报销。那些进口的药,都得自己花钱或者花一部分钱。
我小时候就有人说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得奖,是因为抹黑中国,讨好洋人,这才得了这奖那奖。但没过多久,大家见了点世面,就知道这种论调很傻叉,也就没人那么说了。怎么几十年过去,又有人说莫言得奖是因为抹黑中国,讨好洋人?这几十年都白过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