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毅然 编辑/吴江 校对/平门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219篇健康推文
老年人是感染新冠肺炎后,引发重症的高危人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等多名学者近日皆警告,要注意高龄老人的沉默性缺氧。
何谓“沉默性缺氧”?张文宏解释,一些年老病患在送医时为时已晚,原因是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他举例,90多岁的老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待发现异常时,其实已经缺氧了很长时间,尤其对子女忙碌、由工人代照顾的老人而言,风险可能更高。李燕明介绍道,事发时,家人可能会觉得患者的呼吸状态似乎还挺平稳的,但实际上血氧饱和度可能已经比较低了。以上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
张文宏等专家吁警惕高龄老人沉默性缺氧。(红星新闻)
就「沉默性缺氧」的应对方法,李燕明强调,陪护失能老人的朋友,一定要监测老人的体温、心率、脉搏以及外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尤其如果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就要及时就诊,就诊越早,就越有救治成功的机会。而独居老人则要密切监测自身基础的心率、血压、脉率、呼吸、外周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出现恶化要及时就诊。同时,精神状态也特别要注意,老人若出现明显的嗜睡,交流障碍,不认人,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表达没有逻辑等,都是危险的信号。
另外,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曹彬建议,脆弱人群应尽早在发病初期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并且准备指夹血氧仪进行重症监测。而部分老人在严重低氧,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70%时仍没有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这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立即吸氧。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