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小雯 编辑/丽可 校对/杰富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449篇健康推文
去年5岁的小和(化名)在3月份确诊新冠肺炎,然后在5月份证实患上第一型糖尿病。「他(新冠肺炎)康复后一直感到很累,经常会陷入昏睡。当时我不以为意,以为只是确诊的后遗症。」 小和妈妈说道。
直到有次,妈妈看到小和的尿液附近有蚂蚁,她赶快用血糖仪为他检测血糖指数。「当时他的血糖指数达到20.1mmol/L。」 儿童的正常血糖表是低于6.1mmol/L,超过7mmol/L就是高血糖。立即把小和送进医院,甚至被医生安排到加强护理病房(ICU)。「因为医生说一型糖尿病会很容易引发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糖尿病酮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通常发生在体内胰岛素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时,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作为能量来源,脂肪酸代谢后快速累积酮体,导致血液过酸的症状。
虽然年纪小小便患有1型糖尿病,但小和大致上仍能与一般同龄小孩一样的生活:(按图了解)
「小和在ICU住了3天才出院。」 小和妈妈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她的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疾病产生的原因不同;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岛B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量绝对不足而引起的,存在家族遗传性; 而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进食过多、体育运动少、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同时遗传也是因素之一。但小和妈妈却说,自己的家庭没有糖尿病的病史,日常饮食也算正常。「我是在7、8年前怀第一胎是发现自己有高血糖。」 第一胎不幸流产,直到相隔3年后,才通过人工受孕怀上小和。至于小和的糖尿病成因则是新冠肺炎的后遗症。
因为从现有的科学研究来看,新冠病毒会攻击胰腺细胞,而胰腺细胞是人体产生胰岛素的重要组织,如果无法产生胰岛素的话,就容易引发糖尿病。因为本身是糖尿病患者,所以当听到儿子也不幸患上糖尿病。小和妈妈的反应出乎意料地来得平静; 反倒是爸爸花了一点时间才接受。 妈妈认为,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要以正面的心态去面对。「如果我们一直觉得他很可怜,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可怜,进而影响他的生活和心态。」 妈妈更表示,该打骂的时候应该打骂,不能让他一直以自己生病为免死金牌。
从抗拒针筒 到能自己注射胰岛素
第一型糖尿病,唯一治疗方法就是终生注射胰岛素,才能保命和维持健康。「他(小和)一天至少需要注射4次,每次进餐之前都必须注射,以维持血糖。」 一天必须被「插针」4次,小和妈妈说,起初他当然也不愿意合作,尤其他是那种打疫苗会吓到大喊大叫的小孩。「我上网看了很多资料,专家建议在注射胰岛素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抱着一个玩偶,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爸爸续说,另外很多小孩都喜欢「有样学样」,为了「吸引」他注射,自己会以身先法。「小和手臂上长期会戴着一个测量血糖的仪器,因为两个星期需要换一次针,所以我有时也会插自己,示范给儿子知道,其实并不痛。」
小和近期进步神速,甚至可以自行注射,父母只要把胰岛素的剂量放好即可。「这一切都是从嫌弃他爸爸开始......」小和妈妈笑说。小和爸爸这时解释,起初会很紧张,无从下手,速度不比妈妈来得快,所以会被嫌弃。
至于在饮食方面,妈妈说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管制,只是每餐要算好份量,然后再依据份量决定该注射的胰岛素份量。不过妈妈说,小和确实曾经问她说:「为甚么自己会生病?」 对于孩子的疑问,妈妈也无法给予任何的答案。妈妈会向小和解释清楚何谓「糖尿病」,所以对于自己的病情,小和其实非常了解。记者问他说:「什么是糖尿病?」 他一脸稚气的说:「不可以吃朱古力。」 妈妈续说,虽然已经交代学校的老师不能让小和吃升糖指数很高的食物,但有时遇到学校做活动还是免不了会有高糖分美食。然而,即便美食当前,儿子也会拒绝,然后把食物带回家。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