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天没大便就是便秘? 使用便药要注意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466篇健康推文
很多人会好奇,多久排便一次算正常?其实因人而异,而医学上广义的便秘定义为:(一)每周解便次数小于三次(二)解便需要非常用力,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肠胃蠕动不佳、骨盆肌无力 都是便秘高风险人群
便秘又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临床上原发性便秘常见两种原因,分别为「肠胃蠕动缓慢」以及「粪便排出困难」。由于肠胃蠕动不佳,可能延长粪便停留在肠胃道的时间,导致其水分持续被吸收,进而变得干硬; 而骨盆肌、括约肌较无力的人群,如年长者,也会因为肌肉无法正常收缩放松,以致粪便排出困难,产生「便秘」。另外,所谓的次发性便秘,则多是因为患者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像是中风、帕金森氏症或是糖尿病等,在多重的药物治疗下,导致肠胃蠕动缓慢,进而造成便秘。
在便秘的状况下,患者排便需较一般人更加用力,长时间下来,可能连带导致腹内压力上升、引发痔疮、肛裂、腹胀、恶心、食欲下降,甚至肠阻塞等健康问题。
软便药过度使用恐产生依赖 医建议从生活改善
有些人会自行至药店购买软便药,对此,医师提醒,部分软便药物长期使用后,可能会产生依赖性,患者首重仍应以生活中的饮食及作息调整为主:
(一)补充足够水分每人每日应摄取1500至2000毫升的水分,可设定小闹钟作为辅助来提醒喝水。(二)补充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包含水溶性及非水溶性,非水溶性、像是蔬菜,可以协助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胃蠕动来改善便秘; 水溶性膳食纤维像是水果、全谷根茎类,提升粪便保水功能,让粪便更加蓬松、容易排出。(三)练习固定排便时间食物进入人体后,会促进胃结肠反射,进一步让人产生便意,长期便秘的人也可训练自己在固定时间排便,如早餐饭后10至20分钟。
肠道息肉、肿瘤也会导致便秘 7大症状自我检查
造成便秘的成因多且复杂,临床上最担心是肠道息肉或肿瘤造成的便秘,也提醒民众,如果短时间内排便习惯、大便形状突然改变; 发现有出血情形,如解血便、黑便; 或是合并腹痛、出现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等现象,都建议尽速就医安排进一步检查。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