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手术后心脏脆弱不能做运动? 医生教把握运动守则强心健身



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869篇健康推文

心脏病术后不能运动?
部分心脏病民众都曾进过开刀房,像是将硬化的冠状动脉,藉由手术方式增加心脏肌肉血液循环; 天冷时主动脉剥离,装支架和人工血管等等,在术后恢复期本就应该尽量避免激烈运动。
其中多数人有误区,认为心脏在术后持续处于虚弱状态,会不会一运动,支架就松脱?会不会一提重物,血管又会再有堵塞风险?
心脏开过手术不代表就不能再运动了,如果什么都不做,心肺功能会愈来愈下降,心脏和血管运作的更吃力,就有可能再度面临二次手术。因此,民众有术后循序渐进的心肺复健观念才正确。
常见心脏病主因就是「高血压」或是「动脉粥状硬化」。运动的好处在于锻炼心脏肌肉,提升心肺功能、控制体重和脂肪。
以大方向来看,适合心脏病(术后)患者的运动,会以大肌肉群为主,首要还是保持呼吸顺畅,才能让身体顺利供氧。在身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渐进式的增加运动,如果一下子就将运动强度拉的太高,身体短时间内需要的氧气太多,反而会造成心肺的负担。
心脏病(术后)患者运动SOP
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耐力。但不是运动的强度愈高愈好,也不是每次运动都让自己气喘如牛才算有训练到。
如果没有运动习惯,建议以低强度运动开始,例如在公园或操场上慢走,每次大约维持30到50分钟,阶段性的增加心肺功能,改善身体氧气流动。习惯慢走的强度后,可以进阶到骑脚踏车,或是在跑步机上快走、甚至跑步。
如果是心脏病术后的患者,在加护病房期间,可以做一些手脚关节活动,避免关节僵硬。转到一般病房后,每次运动以休息心跳每分钟增加20下以内为原则,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长度。
出院后3到6个月,也能透过专业人员评估体能状况,开立适合的运动处方。持续保持运动习惯,经过3到 6个月训练,临床上病人的心肺体能大多可以提升20到30%。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维持期,医师建议利用运动社团来让自己持之以恒。但在这之前,由于这些运动心肺复健都是针对心肺功能较差对象,危险性偏高,运动期间也要有人陪同,以免在过程中发生缺氧、晕眩甚至休克等现象。
心脏病(术后)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医师补充,心脏病患者运动要掌握大原则,就是不要动得太累,让自己每次都太喘。因为这样除了心理状态会愈来愈排斥运动,对身体也会大有影响,氧气、血液可能都来不及供给,反而造成反效果,总而言之,养成运动习惯,慢慢来比较快。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