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转移的恶性皮肤癌! 一眼分辨「这5种痣」最危险



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1072篇健康推文
随着年纪增长,皮肤上大大小小的痣越来越多,这样正常吗?你曾经数过自己身上有几颗痣吗?曾有研究指出,全身上下的黑痣超过50颗,则可能是皮肤癌的高风险人群,不禁令人好奇痣变多是不是和皮肤癌有关?如何看出身上的痣有皮肤癌恶性征兆?在此提醒,有5种痣其实隐含警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身上有多少痣,真的与皮肤癌变风险有关吗?一般的黑痣只是黑色素细胞的良性增生,一个人从出生后一直到7、80岁,本来就会持续长出新的痣,因此皮肤上痣的数量多寡与皮肤癌并没有直接相关; 另外还有「人种」之别,亚洲人来说,黑痣病变成皮肤癌的机率并不如大家想像的那么可怕,但是以白种人来说,皮肤癌的机率则相对高出不少。然而大家也知道,癌症的治愈关键经常在于发现时机,越早警觉、越早治疗,是提高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懂得分辨「有问题的痣」依然很重要。痣如果变成恶性癌症,通常会有几个特征:
痣的形状呈现不规则状、或边缘成锯齿状
痣的颜色不均匀、深浅不一
痣在短时间如半年内明显变大或隆起
痣的边缘界线呈现模糊不清
痣的颜色、形状急剧改变
我们可以摆一支尺放在黑痣旁边测量大小,每隔半年拍照观察、定期比对,尤其短时间内有大小、颜色、形状的改变,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根据统计,长在手掌、脚掌这2个部位的痣,恶性病变的机率稍微高一些,但这不代表通通都会变成恶性,重点还是在于观察黑痣的变化。一旦发现身上的痣有异常变化,最好还是及早就诊检查,向医师确认需不需要切片化验。
皮肤癌也有分!3种类型特征与治愈方法
事实上,皮肤癌又分成不同类型,其发生率、症状、恶性程度也有差异。
基底细胞癌:恶性程度相对比较低,一般比较不容易转移,是亚洲人种最常见的皮肤癌
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中等,是亚洲人第二常见的皮肤癌
黑色素细胞癌:恶性程度极高,容易转移,致死率高,是亚洲人种最不常见的恶性皮肤癌
以基底细胞癌来说,通常看起来光亮凸出,鳞状细胞癌则有突出的屑状,而黑色素细胞癌常出现不规则形状、或是颜色不均匀的斑块。然而,以上3种类型的皮肤癌虽然征兆不同,但整体来说还是非常相似,一般人很难用肉眼区分出是哪一种,因此仍要就医由皮肤科医师判断、以及切片结果为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皮肤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其中,最容易转移的黑色素细胞癌,还需要配合断层扫描等方式,确认是否有淋巴腺或其它器官的转移,如果已经发生癌症转移,有可能需要切除邻近淋巴、辅以化学治疗等。
防晒妙招跟着做,预防癌症找上门
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除了人种不同影响皮肤癌发生率,其实主要元凶还有紫外线伤害!
因为皮肤癌与阳光曝晒相关,因此,经常在大太阳下长时间曝晒的人,好发皮肤癌的机率较高,比如需要在太阳底下工作的农民、户外工作者,都要更小心。
言下之意,想要皮肤细胞产生异常病变,做好防晒、避免过久曝晒于阳光下格外重要,才能减少紫外线伤害皮肤的机会。
必要时可以「物理性遮蔽」,如穿着长袖衣物、戴遮阳帽、撑阳伞,可以阻隔阳光过度的紫外线。
另外还有「正确使用防晒用品」,户外晒太阳建议每2、3小时擦一次防晒乳,使用有UVA、UVB 隔离效果的防晒产品,代表能同时隔绝紫外线A、紫外线B,若在户外时间较长,则建议使用防晒系数SPF50、PA+++以上的防晒用品。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