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冬天关节老是硬梆梆? 中医师教你用 5 招缓解疼痛不适



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1163篇健康推

寒流来袭,许多人又因为筋骨酸痛到中医诊所报到!「我的膝盖根本气象台,只要开始酸痛,就知道要变天了」、「早上起床手脚关节顶扣扣,都要活动伸展一下才会舒服」。面对因天气造成的筋骨酸痛、关节僵硬,该如何缓解呢?
凡是肌肉、韧带、肌腱、筋膜等软组织或骨骼损伤所引发的疼痛不适,即是中医说的「伤筋」或「伤骨」,像是各类慢性损伤,如网球肘、高尔夫球肘、五十肩、退化性关节炎等,表现出酸痛、麻、抽、胀、痛、无力感。
常见筋骨酸痛的原因
临床发现,发生筋骨酸痛的年龄层越来越广,不只是老年人,就连年轻人,如果平常缺乏保养,常保持错误姿势、施力方法等,很容易让肌肉、韧带、肌腱、筋膜等产生问题。
肢体肌肉关节的麻肿痛,中医称之为「痺」,发生原因分为内外,内在原因有慢性劳损、年老退化; 外在因素则是天气寒冷,或是潮湿侵袭,即是所谓的风寒湿邪。
慢性劳损
因姿势不良或重复劳动造成肌肉过度使用,使得气血运行不畅。所谓:「气滞血瘀,不通则痛」,长期下来,就会有筋骨酸痛、肌肉紧绷僵硬、关节转枢不利的状况。
老化退化
年纪渐长,或过度劳累例如长期熬夜者,由于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筋脉失於濡养,不荣则痛 (身体脏腑得不到足够营养而发生疼痛讯号),或是骨质流失,逐渐有腰膝酸软的症状,甚至身体多处关节不适的情况。
风寒湿邪
温度或湿度的改变,中医医书提及「风寒湿邪留而为痹,筋脉痹阻,则筋骨僵硬、疼痛、活动不利。」 寒风刺骨是有道理的,低温会让关节肌肉紧缩僵硬、筋膜延展性变差; 湿度可能会使因退化而肿胀的肌腱韧带更加恶化,造成筋骨关节更加疼痛。
远离关节硬梆梆日常保养
常有筋骨酸痛的人,除了寻求中医门诊的中医药疏经活血、针灸拔罐治疗,以及伤科疏经通络手法之外,在家还可以进行足浴泡澡,或是动手煮些药膳茶饮来进行补养,就能远离季节造成的筋骨酸痛。
足浴方
利用干姜、桂枝、赤芍、川芎、艾叶等药材用纱布袋包好,放入适量温水 (小于 45 度 c 水温),待 3〜5 分钟足浴包精华溶入,浸泡 10〜15 分钟。透过中药本身的作用,加上薰洗时温热蒸气可助药力穿透,达到疏经活络的功效。
喝杜仲茶
杜仲可补肝肾、强筋骨,但性温味甘,一周喝 1〜2 次即可,切勿贪多,以免过量补过头。
刮痧
刮痧不只应用于中暑,当经络气血不通产生的瘀也可以使用。中医说「不通则痛」,因此以刮痧板沿肌肉紧绷僵硬处刮痧,使经络通顺,有活血化瘀功效,且可以引脏腑秽浊之气自腠理(毛细孔)透出,筋骨舒畅。
中医养生八段锦
八段锦属於中医的导引法,民众经常使用拿来当作健身气功,主要是有八段招式,可以疏通人体经脉、畅通气血。
食疗养生「何首乌参鸡汤」
何首乌能补肝肾、益精气、顾筋骨、乌髭发; 西洋参则可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玉竹能滋阴润燥、生津止渴; 而川芎、当归、白芍、地黄则是四物汤的组成,本是补血、养血、顾筋骨的伤科良药,并非只有女性补身体才适合。
此外,生地黄是清热凉血、而熟地黄是滋阴补血,偏燥热体质时就改选择生地黄、如果是偏寒凉体质则选用熟地黄,如果不是很清楚那么就可以使用生地黄,或生地熟地各半,避免过补上火。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