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四处游学再次回到长安的这些年,中原发生了什么事?
江都事变,杨广被杀的消息传到西京长安,隋王朝第三任皇帝,杨广的孙子杨侑禅位于唐王李渊,这个时候段是大业十四年五月二十日(公元618年)。按五行的交替,唐为“土”运,以黄色为尊。第二年,被降为酅国公的杨侑死亡,死因不明,时年15岁。
消息传到东都洛阳,留守在洛阳的官员拥护杨广的孙子越王杨侗为帝,第二年,被迫禅位给王世充,之后被灌下毒酒,勒死,时年16岁。
中原内乱,草原地带的始毕可汗的草原汗国再次强大,版图东至辽河上游,西至西域的高昌,李渊起兵时,始毕可汗曾给于军事、军资的援助。唐王朝建立后始毕可汗每次派人到长安都极为傲慢,李渊忍了。
李渊在忍耐中积蓄力量,采用争取民心、军事打击、政治分化、联姻结盟的办法开始了统一战争。这个时间段的军阀割据,天下大乱,比十六国时期的战争还要频繁混乱。西突厥的曷娑那可汗阿史那达漫被杨广带在身边,杨广死后,曷娑那可汗脱离宇文化及,投奔长安,被封为归义王。可汗很感动,呈献给李渊一枚大珍珠,李渊说:珍珠是珍贵的好东西,但归义王的赤胆忠心才最珍贵。
统一战争大至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公元 618 年至 621 年,唐军消灭了秦帝薛仁杲、凉帝李轨等割据势力,占据了关中地区并打通了河西走廊。
第二阶段为公元 622 年至 624 年,唐军打败了定杨王刘武周、郑帝王世充、梁帝萧铣等势力,控制了河东、河南、河北、江南等地。
第三阶段为公元 624 年至 627 年,唐军最终消灭了宋帝辅公祏、夏王窦建德、汉东王刘黑闼等势力,此后,依附于突厥的梁帝梁师都被唐将柴绍击败,被其部下所杀,所部降唐,隋乱割地称雄的最后一位变民首领,终结了动乱的历史。但是连年战乱造成人口减半,按葛剑雄教授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中的算法,唐初有人口2200万-2300万之间。
当初,隋皇杨广亲征吐谷浑,步萨钵可汗慕容伏充,率数千骑兵,投奔党项,中原大乱,慕容伏允收回失地,再建吐谷浑汗国。
隋末的动乱,史料中不同的观点用了不同的词汇,起义、举事、暴动、叛乱,有人代表了“义”,有人代表了“利”。在儒家学说代表了一个庞大的道德体系,正义、道德、责任。纷乱中,谁代表了“义”,谁就拥有了老百姓,进而夺得天下,唐代表了“义”,得以一统。乱世出豪杰,在唐统一天下的作战中,一批代表“义”的人物主导的唐初的主流:李世民、李靖、尉迟恭、秦琼、程咬金、侯君集、刘弘基、苏定方、柴绍、李孝恭、高士廉、段志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那是个名将如云、谋士如林的时代。
玄奘西行的时代背景其实对玄奘并不利,玄奘在长安期间,当时太史丞傅奕多次上表,请求禁止佛教。这其间有一个故事,李渊称帝的武德元年,怀戎县(河北涿鹿)县令请了一群和尚做法事,和尚高昙晟突然率人冲入祭坛杀了县令,蛊惑全县人反了,这个和尚自称大乘皇帝,建“佛国”,年号“法轮”,还立了个尼姑当皇后。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但也跟玩笑一般,这位有野心的和尚称帝三个月就被盐贩子出身的自称燕王的高开道杀了。
因有和尚造反的例子,傅奕上书列举了佛信徒的一大堆罪状,妖言惑众、不忠不孝、游手好闲、逃避租赋、愚弄百姓、搜刮财富等等,还以历史上因沉迷佛法而丧国的南朝梁武帝为例,说明佛根本不可信。佛教的流行,其恶果是海内勤王者少,乐私者多……生老病死,原本是自然规律与佛何关?傅奕建议:让僧尼结为夫妇,生儿育女,人口多了,便可富国强兵。只有推崇儒学和道家,这样才可能天下大治。之后又再次上书称:佛法不讲君臣父子之分,用六道轮回来恐吓愚蠢之人。佛法追寻前世罪过,窥求来生福报,甚至有身陷牢狱之人还在狱中诵佛,以求免罪,实属荒唐。李渊看了奏疏后并没当回事。后来,傅弈又写了十二论,陈述佛教的弊端。
禁佛之事,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佛教传入中原数百年,朝臣中多数信佛,傅奕只得到了太仆卿张道源一人的支持。中书令萧瑀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萧瑀是梁武帝萧衍的重孙,傅奕不光要求禁佛还骂了自己的先人,于是,两人在朝堂上就吵了起来。
萧瑀说:佛是圣人,非议圣人不合礼法的,请陛下杀了傅弈。
傅弈则驳斥萧瑀:礼法的底线是尊敬长辈,方能忠于君主,佛教逃避对尊长的责任出家为僧为尼,又以匹夫之身抗拒天子的命令不服兵役不纳税赋,这就不符合礼法。萧瑀也是父母所生,却尊佛为圣,这就是不孝不忠的人啊。
吵的结果是萧瑀无话可说,双手合什,大声地说:地狱正是为傅奕这种藐视佛祖的魔鬼准备的。
禁佛的事,断断续续吵了两三年,到了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吵得李渊也烦了,于是,下达《沙汰僧道诏》。在这道诏书中,虽然没有彻底禁佛,但是要求对于那些真心修行的和尚、尼姑、道士、道姑,送入大寺庙、大道观,衣服饮食全部由朝廷供给;而对那些骗吃骗喝、庸俗不堪的,全部勒令还俗。长安保留大寺庙三所、道观二所,其他各州只能保留一所寺庙和一所道观,其余的全拆毁。
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玄奘自然也被列入被甄别的对象,甚至可能被“一根筋”,死板办事的官吏逼迫还俗,娶个尼姑成家生子。好在李渊的诏书下达才两个月。大唐发生了另一件大事把“限佛”之事冲淡了。
这年六月,李世民为自保,在秦王府众将的拥戴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禅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成为大唐的皇帝。
为“限佛”之事,李世民专门找来傅奕同席吃饭,于是,史料又记录下一段对话。
李世民:佛教所传播的教义,奥秘玄妙,可以作为人生的导师,为什么只有你悟不出其中道理呢?
傅奕:释迦牟尼是胡地伶俐之人,他的教义在他们的蛮地上传播极为正常,传入我国后,邪恶之辈,将老庄的玄虚理论,与其结合,用以欺骗愚昧之人,对百姓没有益处,对国家却有危害,我不是悟不出来,而是认为太鄙陋,不愿去学而已。
李世民笑而不语,“限佛”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作为一代明君,皇帝李世民明白佛教的中原化对统治阶层来说,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