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之旅,说几句大实话,带你看看真实的摩尔多瓦生活是怎么样的


摩尔多瓦,即摩尔多瓦共和国,坐落在欧洲东南部多瑙河下游,地域狭小,仅有3.3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我国一个小县城的大小。行政区划更是复杂,分成了32个区、3个直辖市和2个地方行政区。其中有一个叫做德涅斯特河左岸行政区,也就是德左地区,由得到俄罗斯支持的地方当局掌控,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小天地。
截至2020年,摩尔多瓦大约有268万人口,相当于我国某个小城市的80%。摩尔多瓦族是主要民族,占总人口的75.8%,其他主要民族还有乌克兰族、俄罗斯族、加告兹族、罗马尼亚族和保加利亚族。至于宗教信仰,绝大多数摩尔多瓦人信奉东正教,占总人口的98%。虽然官方语言是摩尔多瓦语,但俄语也是通用的。

摩尔多瓦这个国家,说实话,并不为多数人所熟知。这是有几个原因的。首先,它处于中俄两大国之间,地处狭窄,人口稀少,有点像被挤在中俄之间的蒙古国。
其次,摩尔多瓦在体育方面并不出众,在大型体育项目或小球项目上都没有出现过让人眼前一亮的体育明星。

再者,摩尔多瓦这个国家的历史非常复杂,由各个不同的地区拼凑而成,缺乏自己独特的历史底蕴。摩尔多瓦的领土包括了曾经属于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和长期被沙俄占领的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尔达维亚(即德左地区)。
尽管它的名字来自于罗马尼亚语中对摩尔达维亚的称呼,但实际上摩尔多瓦只拥有摩尔达维亚公国中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其他地区则属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

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这两个国家虽然有着历史上的紧密联系,但其实是源自于同一祖先,生活在多瑙河下游的盖特-达契亚人。公元106年,罗马帝国的征服带来了罗马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融,最终培育出罗马尼亚民族。
尽管在国籍上有所区别,但在文化、语言等方面,罗马尼亚人和摩尔多瓦人却惊人地相似。摩尔多瓦语和罗马尼亚语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以至于罗马尼亚政府将摩尔多瓦语视为罗马尼亚语的一种方言。甚至在国旗设计上,摩尔多瓦也借鉴了罗马尼亚的样式。

2006年,罗马尼亚前总统伯塞斯库曾声称,随着德国统一,罗马尼亚成了欧洲最后一个未统一的国家,这里指的就是与罗马尼亚同宗但独立的摩尔多瓦。摩尔多瓦的历史可追溯至1359年,当时波格丹一世推翻了匈牙利人的统治,建立了摩尔达维亚公国。
此后,摩尔达维亚一直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包括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1812年,根据布加勒斯特条约,俄罗斯获得了位于德涅斯特河与普鲁特河之间的领土,将其划为比萨拉比亚。尽管罗马尼亚公国在1878年独立,包括了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但未能收复比萨拉比亚。

二战结束后,苏联重新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并将部分领土划归乌克兰。摩尔达维亚剩余领土与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形成了现今的摩尔多瓦共和国。尽管历史上两国曾有过短暂的合并,但根据1994年的全国民意调查,摩尔多瓦人并不支持与罗马尼亚合并。他们认为,摩尔多瓦已经独立存在了很长时间,不应被简单地视为罗马尼亚的一部分。
虽然两国并未合并,但在2000年,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建立了特殊伙伴关系,使摩尔多瓦人能够相对容易地获得罗马尼亚国籍。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约有64万摩尔多瓦人持有罗马尼亚国籍,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作为欧盟成员国,罗马尼亚支持摩尔多瓦积极申请加入欧盟。或许在未来,两国会在欧盟的框架下以不同的方式加强合作。

摩尔达维亚,坐落于德涅斯特河的左岸,曾长期被视为乌克兰的一部分。这片土地虽然不大,人口也稀少,但却是摩尔多瓦的产业心脏。反之,右岸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在面积和人口上都占据着绝对优势。
然而,在整个苏联时期,右岸地区始终受到左岸的控制,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也多来自左岸。这种不公平加剧了德涅斯特河两岸的矛盾。

1989年,摩尔多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试图凸显其民族特色,但这些举措在德涅斯特河左岸,尤其是俄罗斯族群中引发了强烈反感。1991年12月,德涅斯特河左岸宣布独立,导致内战爆发。
在得到俄罗斯的支持后,德涅斯特河左岸的当局击败了摩尔多瓦政府军,使得摩尔多瓦彻底失去了对该地区的控制权。这意味着摩尔多瓦失去了40%的GDP和90%的电力供应,进一步加剧了摩尔多瓦独立后经济的困境。

至于摩尔多瓦的地理位置,曾经它是一个临海国家。但随着苏联吞并比萨拉比亚地区,摩尔多瓦的南部沿海地区被划归给了乌克兰,使其成为了一个内陆国家。尽管离黑海沿岸很近,距离最近处仅约两公里,但摩尔多瓦就像中国吉林省的珲春市一样,只能远远地眺望日本海,却无法真正接触。
幸运的是,摩尔多瓦有两个友好的邻国。经过谈判,摩尔多瓦在与乌克兰接壤的地区获得了一小片多瑙河河滩地,并在那里建立了朱朱列什蒂港。在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的同意下,摩尔多瓦得以通过多瑙河通往海洋。

至于普希金,作为俄罗斯最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之一,他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和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1820年至1823年,普希金因其鼓吹自由的诗篇而被流放到遥远的摩尔多瓦地区,在那里创作了众多著名作品,包括《高加索的俘虏》。如今,全球有两个普希金博物馆,一个位于他长期居住的圣彼得堡,另一个则位于他曾被流放的摩尔多瓦首都基希纳乌。
基希纳乌的普希金纪念场所包括普希金故居博物馆、普希金剧院、普希金公园、普希金大街以及普希金乡村庄园等。遗憾的是,普希金在与情敌决斗中受重伤身亡,年仅38岁。如果没有这场悲剧的早逝,普希金可能还会创作出更多不朽的作品。

摩尔多瓦的文化在于舞蹈的魅力。摩尔多瓦人以其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歌声而闻名,每逢重要节日,街头都会响起欢快的音乐,人们跳舞唱歌,尽情庆祝。这个国家拥有多支备受赞誉的舞蹈团队,在世界和欧洲的舞蹈大赛中屡次斩获冠军,被誉为舞蹈界的佼佼者。

葡萄酒则是摩尔多瓦的骄傲。每年的10月3-4日被定为国家葡萄酒日,各大酒庄向公众开放。这个国家的葡萄酒产量超过60万吨,超过了法国波尔多产区的2.5倍,甚至超过了中国的整体产量。
摩尔多瓦的葡萄酒因其土地肥沃、阳光充足而享誉全球。作为国际葡萄酒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摩尔多瓦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并驾齐驱。

至于酒窖,摩尔多瓦同样有着引人注目的特色。根据《全球十大顶级酒窖》的排名,摩尔多瓦有两家酒窖入选。克里科瓦酒窖名列第九,拥有长达120公里的通道,储存着约120万瓶葡萄酒,成为国家的自豪。
而米列什蒂·密茨酒窖则排名第十,其长达55公里的石灰岩隧道内储存着约150万瓶葡萄酒,曾在2017年被认证为“世界吉尼斯纪录”。

然而,尽管摩尔多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经济状况并不容乐观。作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摩尔多瓦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工业发展相对薄弱。
长期以来,战乱和自然资源的匮乏给经济带来了挑战。根据2021年的数据,摩尔多瓦的GDP总量仅为135亿美元,人均GDP为5285美元,排在欧洲倒数第六位。

在国际上,摩尔多瓦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90,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第86,幸福指数排名第62。尽管在某些方面与中国大陆的排名相近,但摩尔多瓦仍在努力改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