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艾熙子
责任编辑 | 柳叶叨叨
“中国顶级风险投资人”排行榜排了7年,他7次霸居榜首;
《福布斯》世界创投人榜单,他入榜12次,4次问鼎;
财经作家吴晓波对他这么评价:他是风投界的一个传奇。别人能投成功一两个已经属于成绩优异,他投资成功了一大串儿。
美团创始人王兴这么评价:
创业者无论怎么绕,都绕不开他,因为他总在那儿。
马化腾的评价更直接:他是最成功的投资人,没有之一。所以腾讯的投资几乎都是步他后尘。
他就是中国的投资教父,沈南鹏。
他的红杉中国买下了中国互联网的一半,行业人士认为他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之外,能够搅动互联网格局的第四股力量。
沈南鹏成了投资者的风向标:沈南鹏投资哪里,人们就买那里的股票。
可以这么说,当今世界,搞投资的不知道沈南鹏,就如炒股票的不知道巴菲特。
沈南鹏,是一个上帝特别垂爱的人。
他从出生到现在,没遇到过大起大落的挫折,偶有一两件迂回曲折的事情,也是“逢山有人开路,遇水有人架桥”,总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1967年,沈南鹏出生在浙江海宁,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可是沈南鹏的家世却超过了同龄人中的大多数人,他父母都是国家公职人员,母亲还是当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
上小学开始,沈南鹏就离开海宁,到上海接受教育,他每周都到少年宫刷数学题,及早开发了他的数学潜力。
二十年后与沈南鹏有人生交际的季琦,那时候还在江苏农村饿着肚子光着脚上课,“少年宫”三个字对于他就像是一千零一夜中遥不可及的故事。
少年宫刷数学题的学生很多,唯独沈南鹏被免试保送到上海交大。同年,复读一年的季琦,经过一夜旅途颠簸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也到交大报到。
在上海交大,沈南鹏作为学生会主席混得风生水起,季琦却因为自己既穷且土的现状忧愁苦逼。
1989年,沈南鹏从上海交大毕业,这一年因为发生了一件特殊事故,当年的学生毕业分配受限,留学生更是审查严格。
这时候的季琦还在为能留在上海工作抓耳挠腮,沈南鹏却已经抵达美国数学排名第一的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
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了一年数学,沈南鹏想换个专业,就转校去了著名的耶鲁大学商学院读MBA。
耶鲁大学毕业后,沈南鹏进入全世界仰慕的华尔街工作,不久就成为德意志银行的董事经理。
这时候,季琦刚在国内读完研究生,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上海的街道,推销计算机。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上帝真的太偏心。
1999年,沈南鹏决定回国创业,他与梁建章、季琦、范敏组成“携程四君子”,创立携程网。
四年后,携程网在美国上市,又过两年,由携程四君子孵化的如家酒店再一次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
六年时间,拥有两家上市公司,这样的泼天富贵,只能说上帝太给力了。
或许很多人以为,这已经是人生巅峰了,可对沈南鹏而言,这只是开始,疯狂的还在后面。
在携程与如家势头正劲的时候,沈南鹏改行了。2005年,他把红杉资本引入中国,成立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开始从事风险投资。
从红杉中国成立至今,沈南鹏就如蛟龙入海,飞鸟在天,他频频出手、步步攀登,投资了360、美团、京东、唯品会、58同城、滴滴、快手、拼多多、字节跳动等500多家企业,一举成为风投行业的常青树。
现实生活中,人们喜欢从优秀人物身上寻找不足来寻求心理平衡。
比如:你有钱,可是长得不帅,如果你有钱又帅,你老婆一定不好看。
沈南鹏偏偏有钱又帅老婆还好看。
沈南鹏的妻子雍景欣也是留美学生,漂亮有能力,曾经是高盛集团的执行董事。
至于沈南鹏的长相,可以用高大帅气来形容。
网上与沈南鹏相关的视频和照片,只要点开评论区,任何一个页面下面都能找到与“帅”、“酷”相关的字眼。
其中一个网友,发了一个只有2.5秒钟的沈南鹏转头的视频,就被公评为“帅爆表”。
这样的天之骄子,也难怪2016年红遍祖国大地的电视剧《欢乐颂》中,由靳东扮演的资本大鳄潇洒多金的谭宗明,会以他为原型。
明面上的步步莲花,处处高光,实际上都蕴含着无数量的积累,在这一点上,沈南鹏与常人无异。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沈南鹏一直相信自己是一个数学天才,这个信念在国外受到了强烈冲击。
1990年,沈南鹏已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了一年研究生。
哥伦比亚大学集中了全球最精英的学生,他们都是天才中的天才,往日沈南鹏唾手可得的数学桂冠经常被别的同学收入囊中。
无法再轻松拿到第一名的沈南鹏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灰暗时刻,他甚至怀疑自己根本不是什么“数学天才”,而是海量刷题培养出来的“数学机器”而已。
爱因斯坦说成功=1%的天分+99%的汗水。
不足的天分需要汗水来补救,哥伦比亚大学不缺天才,也不缺天才的汗水,图书馆里随处都有不吃不喝坐10几个小时啃题目的同学。
“勤能补拙”虽然是良训,沈南鹏却想把勤奋用在自己更喜欢的专业上。
既然不是数学天才,也做不了“数学疯子”,不如及时变换赛道。那时候沈南鹏23岁,在数学上已经投入了17年的时间成本,再换赛道,从零开始,是需要下狠劲儿的。
沈南鹏是一个相当果决的人,他马上申请去耶鲁商学院攻读MBA。
中国有句名言“做生不如做熟”,沈南鹏却反其道而用之,这种理念,注定了他的人生与众不同。
在沈南鹏身上,这种及时纠偏的能力无处不在。
携程上市后,2004年,携程的四个创始人积极筹划如家酒店上市,当时在如家担任CEO的是四君子之一的季琦。
为了如家酒店顺利在美国上市,需要一位有海外背景的人出任CEO,而季琦不具备该项资历。
商场如战场,沈南鹏果断出手,放逐季琦,任命孙坚。
事实上即便是最好的投资人,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沈南鹏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只不过他的纠偏能力异常迅捷。
网上最津津乐道的沈南鹏没有投资今日头条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张一鸣刚做今日头条的时候,他四处找资金,一个月见了30多位投资人,其中就有沈南鹏。
沈南鹏听了张一鸣的介绍,看了他做的计划书,觉得张一鸣想做的事情腾讯、阿里巴巴等几个大的平台都想做,大平台都做不成的事情,张一鸣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怎么可能在网络红海中炸开一条血路,于是他对张一鸣说“no”。
9个月后,张一鸣“一鸣惊人”,今日头条客户突破1亿,成为互联网新晋王炸。
面对这种情况,沈南鹏找到张一鸣,这一次他说的是:咱们可以再谈谈。
虽然错过了今日头条的首轮投资,沈南鹏的红杉资本及时纠错,成功登上了今日头条的快速列车。
除此之外,让沈南鹏懊恼的还有没有投资小米,也没有在京东第一轮融资的时候占得先机。
所以沈南鹏一直相信“下一个投资,才是最好的投资。”说出这样话的人是需要底气的。
沈南鹏具备这一底气,他从小到大,对每一件事情的着眼点都在失败的教训上。
沈南鹏的大学是保送的,他没有高考成绩,有据可查的是小升初的成绩他考了596分,与600分的满分成绩仅仅差了4分。
分数一出来,沈南鹏苦苦琢磨丢分的原因和补救方法,反倒忽略了为高分兴奋。
这种及时反思错误的特质,在沈南鹏的投资上得到了极致发挥,使得他能够把投资的失误率控制在5%左右。
纵观沈南鹏的投资生涯,不难发现:眼光独到,看人准确是他的独门秘技。
2005年红杉中国成立后,沈南鹏投资的第一笔钱是600万,对象是周鸿祎的奇虎360。
据说两人同时参加一个第三方会议,仅仅是坐在一起聊了聊天,沈南鹏就做出了投资决定。
首笔投资,沈南鹏看中了两点,一是奇虎360属于互联网产业,这是一个好赛道;二是周鸿祎本人有梦想,有企业家精神,靠谱,这是一个好赛手。
此后一段时间,沈南鹏基本上都是参照赛道+选手这个模式投资的。
至于在赛道与选手之间,哪一个权重更多一点?
沈南鹏更看重后者,或者说他在选赛手上投入的更多一点,因为赛道有可能几年、十几年不变,而善变却是人的本性。
沈南鹏认为,一个企业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创始人,反之,创始人不具备企业家精神和素养,就像一个缺胳膊少腿的选手,再好的赛道,照样跑不出好成绩。
沈南鹏对好选手的界定是:有梦想,有企业家精神,有团队理念,是一个长期主义者。
红杉基金在中国扎根后,沈南鹏一直想找到一个有潜力、有未来,成长空间大的创业项目。
这时候,在美国创立了“饭否”网站的王兴正在积极筹划美团点评。
2008年,美团还只是一个初创公司,行业内很多专家都不看好这个项目。
没有人能够看出来美团将来会成为中国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沈南鹏也没有看出来,但是他看好创始人王兴。
经过与王兴的几轮对谈,沈南鹏认为王兴执行力强、有远见,他相信美团能够成功,于是果断带领红杉资本进入,随后在美团的多轮融资中,沈南鹏一直跟投,直到美团点评上市。
像这样“看人下菜碟”的情况,在沈南鹏的投资生涯中还有多起。
比如投资拼多多,看重的就是创始人黄峥的洞察力和创业经验;投资快手,看重了创始人宿华的才华和对产品独具一格的理解力。
这种优先选创业者的做法经过时间的考验,证明了沈南鹏的决断是正确的。
其实,沈南鹏自己就是一个好赛手,他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随着对风投业务的熟悉,沈南鹏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从几百万到上千万,再到十几亿。
与此同时,勤奋、敏锐、善于学习的沈南鹏也锤炼出一种对创业者、团队、行业和趋势的深度洞察力,他的投资风格也更加多元化。
靠着非凡的洞察力和果断的手法,沈南鹏频频出手,在互联网、医药、消费等行业点石成金,京东、美团、今日头条、腾讯、阿里巴巴、极兔、小红书等都有沈南鹏的身影。
2023年,红杉中国的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投资的公司上市市值达到了6200亿美元,于是人们戏称他“坐拥四万亿元朋友圈”。
沈南鹏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的人,在冰冷的资本之下,随处隐约可见他涌动的情怀。
沈南鹏讲过他最自豪的投资不是美团,不是京东,也不是字节跳动,而是“中和农信”。
中和农信是国家投资项目,致力于中国“农村脱贫最后100米”,沈南鹏是这家机构的多轮投资人。
为什么投资中和农信?沈南鹏没有研究赛道,也没有分析选手,他讲了梦想。
位于祖国西部的甘肃定西,与沈南鹏有一段渊源,他大学期间曾经到定西考察,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西部农村,给他的心灵带来极大震撼。
当他得知中和农信准备用小额贷款,帮助跟定西一样落后村落脱贫致富时,他毫不犹豫伸出了援手。
沈南鹏说投资“中和农信”,是因为他看到了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改变着中国的命运,打造着中国梦。
不难看出,这一次沈南鹏投的是情怀。
家国情怀,其实一直是沈南鹏投资的原动力。
1992年,沈南鹏从耶鲁商学院毕业,他需要在华尔街找个工作历练,可是中国留学生并不被华尔街认可,他投了多次简历,经过了数轮面试,才在花旗银行获得一份数据员的工作。
多年后,沈南鹏回忆刚入职华尔街的那一段时间,称自己当时就是坐在华尔街大厦中,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的蓝领工人。
沈南鹏的境遇发生质的变化,是在1994年,那一年我国在深圳成立了第一个外汇交易中心,华尔街巨头们捕捉到了这个巨大的商机——未来的中国将是最大的资本市场,谁先介入,谁就能吃到大鱼。
熟悉中国、熟悉汉语,熟悉华尔街,因为拥有各大投行寻找的完美背景,沈南鹏成为华尔街投行争相挖掘的人才。
从这一点上,沈南鹏认识到祖国才是他的基本面,于是,他在1999年回国做了携程。
在投资上,沈南鹏一直看好中国,无论是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还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甚至于在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他都反复强调:对中国的投资前景抱乐观态度。
中国市场是沈南鹏所有投资的基本面,看好中国,等于选对了基本面。
沈南鹏的这种乐观,更多地靠理性分析和数据的支撑,却也不能撇开感性成分。
沈南鹏曾经说:成功的秘密在于选一个好的赛道,然后在这个赛道里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他口中的赛道,狭义的说是风险投资,广义的说就是中国市场。
曾经在一档访谈节目上,台下观众用动物画像来描述他们心目中的沈南鹏,有人画了长袖善舞的八爪鱼,有人画了聪明谨慎的兔子,还有人画了活力四射的小马。
而360的周鸿祎认为,沈南鹏就是一条鲨鱼,只要闻到血腥味,就会咬住不放。
其实,我更觉得,沈南鹏像一只雄鹰,眼光犀利,动作敏捷,他在华夏辽阔的寰宇之中,振翅高飞,高瞻远瞩,成就他的投资王国。
正所谓,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挺立潮头,方知浪高风急,登高望远,才见云阔天高。
沈南鹏,赢了!
往期推荐
| 经销商大量出走,市值3年内蒸发5000亿,海天酱油为啥卖不动了?
| 江苏女首富年入7800亿,品牌已超华为登民企榜首,有何生财之道?
你的「赞」+「在看」,财叔都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