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国外经典作品系列(第三弹):鸟类帝国--Serina

在Hypostecence期的尾声,一些暗流涌动的变化潮流正在发生。
首先,海洋中的死亡现象减少了,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尽管水生生物的进化步伐没有陆地上鸟类族群中那样剧烈和快速,很多演化尝试依然非常保守(忍不住剧透一下,后期就不保守了鱼类是最魔幻的)。但是因为许多小型但数量众多的生物体——其中包括甲壳类动物、桡足类动物,甚至鱼类——最终适应了在越来越深的深处定居,以利用积累的、未受破坏的食物来源。 这写深海物种让整个类群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了,很多环境的灾难性变化都无法对深海造成影响。此外,海洋雪——有机表面碎片从阳光照射的海水中被带到下面的黑暗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消耗它们,有时可以在最深的海底堆积成几米厚的层。 它们垂直穿过这些水域,从海底移动到海面,拉动水分子,扰乱停滞的水域,并启动水流和循环的作用,从而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到海洋中,以支持稳定的生态系统。这个循环系统造就了生物的避难所。
而在阳光照射的浅海区域,则孕育着大片大片的海藻和宏观藻类。这些藻类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在平静的海床上蔓延,就像海岸上的草一样密集。 海洋地区生长着大片马尾藻和类似的不受束缚的树叶,这些树叶在表面形成茂密的绿色垫子,在某些地方形成数十英里宽的自由漂浮的珊瑚礁(这个想法倒是挺有意思,打破了常规的珊瑚礁只能固定的那种生活方式),是无数种小生物的家园——虾、鱼、蜗牛和双壳类动物, 后者搭乘移动的漂浮森林,不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被束缚在单一的岩石点上。 尽管没有海牛或海龟来吃它们,但它们仍然养育着数以亿计的食草动物群——最靠近观众的巨型鱼类是齿鲤(toothed-carp),由剑尾鱼的祖先演化而来,其中一些长得有一辆小汽车那么长(都变成这样了尾剑这个特征都没丢掉,类目也可能是为了突出这是剑尾鱼的后代)——以及其他孔雀鱼后代的鱼类沿着沙滩浅滩,用真空般下垂的嘴砍伐大片绿色植物,旁边还有一群比人还重的巨大海蛞蝓——有史以来进化出的最大的腹足动物。在远处,有一条和黄金鳉产生趋同演化的孔雀鱼类掠食者躲藏在珊瑚礁的阴影里虎视眈眈。
就这样,我们走过了serina卫星上的第一个纪元。总体而言,这个时期生物的演化都是非常保守或者意料之内的,唯一变化较大的可能是那些巨型的不飞鸟,其他大多数生物的演化都乏善可陈。这也是很可以理解的,作为初来驾到的新住户,serina卫星的居民们需要时间去激发他们的巨大演化潜能在下一个地质阶元,这些生物就开始彻底放飞自我,画风立马鬼畜起来了
和仅持续了一千万年,短暂的Hypostecence期不同,Tempuscene期作为下一个地质阶元,持续了近四千万年的时间(11-50 million years)。其特点是全世界的气候都在逐渐变冷,热带逐渐转变为温带,并且迎来了第一个冰河时代,因为季节性生态系统的数量将开始超过热带,后者很快将仅限于沿赤道的一个环;极地地区首次开始降雪。在这个时代的鼎盛时期,塞里纳将形成第一个永久冻结的极地冰盖,这些冰盖在数千万年内都不会再次融化。
这是因为演化实验的观察者们的科技已经达到了能够操纵星球气候的程度。在最开始的时代,为了帮助这些生命种子快速适应新的居住地,他们将serina卫星的气候调整得特别温暖(真是没想到温暖气候竟然是被人为操纵的结果),降低了生存的难度。而在进化实验开始的五百万年后,观察者们陆续离开,而由于巨大的惯性效应,温暖气候依然持续了五百万年左右。直到Tempuscene期,观察者们留下的影响彻底消散,这颗星球的气候开始回复到他本来该有的样子。
鬼畜的开始
我们之前一直在说鱼雷的进化比较保守,新纪元的一开始鱼类就整了波大的:奇异泥三脚鱼(bizarre-Mudwicket)
出现在温暖的热带泥滩上。他有着像蟾蜍一样的矮胖身体、球状眼睛、巨大的嘴巴和扁平的腹部。它们从潮水中跳到岸上,用针捕猎海边的昆虫和甲壳类动物,后来,他们在陆地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最终几乎变成了纯粹的陆地动物(相当于复刻了一遍两栖类登陆的过程)。 这些鱼是孔雀鱼的后代,不过基本上离开了大海,在沙滩上爬行,长着手状的胸鳍和周期性的短尾巴,这些尾巴的作用就像弹簧一样,在危险时将它们弹射到安全的地方。泥三脚鱼通过口腔顶部高度血管化的板呼吸。这些器官让鱼在离开水后无限期地生存。
他们从出生起就是陆生的,从小就能够呼吸空气,以至于长时间被困在深水中就会被淹死; 它们的鳃变小,鱼鳔退化,无法再游泳。 当危险威胁时,它们不会退回到水中,而是冲进高潮线下方复杂的公共洞穴:这些洞穴可能延伸到地面以下五英尺,由一系列被淹没的空腔组成。 洞穴中的每个房间都有一个大的气穴,只有在每次退潮时,这些鱼通过费力地、反复地往返于水面来运输空气,每条鱼会含上一口空气,然后又回到气泡中将气体吐出。这个过程太过困难,要求他们保持高度协作,才能勉强维持每个房间里气室里始终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Mudwickets 的洞穴一次可能被多达 200 条鱼使用,而且可能会变得相当复杂。 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用途——最深的房间用于储存多余的食物,在相对低氧、凉爽的条件下,食物的保存时间最长,而靠近地表最温暖、含氧量最高的浅室则用作育苗室,食物在其中储存。
真的好有趣,这个鱼类相当于融合了真社会性昆虫和弹涂鱼的特征
河道军备竞赛:
由于原代的孔雀鱼、剑尾鱼取食较大动物的能力聊胜于无,他们在被投放之初只能去食用那些藻类。正如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进化竞赛中所发生的那样,植物反过来适应了这些食草鱼类造成损害的方式。 一些植物和藻类只是以极快的速度生长,仅仅通过快速增殖就能够恢复并承受重度啃咬。 藻类发展出矿化的珊瑚状形态,作为免受藻类刮擦的保护。同时,大量啃食促进了更坚硬的茎(甚至木质茎)的发育,使水生植物能够抵抗鱼类的啃咬。甚至于他们在茎上长出了尖刺、倒钩和鳞片。
作为应对措施,有些孔雀鱼开始巨型化,可以吃掉它们。 这些孔雀鱼进化出了咽颌骨——下颌中左右咽齿骨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坚固的下颌结构,能够咀嚼粗糙的植物。 喉颌周围的各种肌肉得到强化,使上颌和下颌能够进行多种运动,并提供充分的咬合。 牙齿也进化得更加宽大扁平来处理水草,随着水草中积累的二氧化硅的磨损,牙齿会不断被替换,而胃和肠道中的共生细菌使来分解纤维素——于是这些孔雀鱼变成了纯粹的高效素食者。
巨型宝石鱼(lgiant gemnus)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巨型化草食孔雀鱼,可以长到三十多英尺(9m+)长;这些卡车大小的鱼重超过三吨,是真正的河流巨人。 他们在水道中来回穿梭,以一种看起来特别凶恶的植物:穗叶水草(spikeleaf waterweed)为食,这是一种蔓延、快速生长的水生草,叶子像刀子一样,边缘有二氧化硅沉积物的倒刺,它是为了应对小型鱼类数百万年的吃草压力而进化而来的。 当这些植物自行生长时,它们很快就会沿着河床形成坚不可摧的灌木丛,并快速生长。 当它们适度存在时,它们会庇护大量的小鱼和无脊椎动物,但如果完全不受干扰,这种植物的菌落就会在它们的刺中积聚沉积物,导致河流逐渐被泥土堵塞,变得浅而泥泞,最终变成浅沼泽地,导致大量生物死亡。
幸运的是,为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宝石鱼已经进化到可以大量捕食水草。 它们长有又大又重的鳞片,整个面部、甚至嘴唇上都长有刺,可以将带刺的水草和皮肤隔离开。 它们的牙齿是多尖的,每个尖上都有额外的锯齿,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可咀嚼的表面。 由于它继承了孔雀鱼祖先的下颌内关节,它可以张开大嘴,并且咬合力更强,可以从这些装备精良的植物丛中咬下一口。 当植物被切成薄片时,它的嘴里会产生大量的粘液,以保护它免受刺刺入嘴的伤害(水下骆驼是吧)。 一条成体巨型宝石鱼每天能够消耗超过 400 磅的植物物质,即使是一小群巨型宝石鱼也能很好地限制穗叶的生长并维持河流中微生境的健康平衡; 食草动物形成的空地允许水自由流动,防止沉积物堆积,而植物的残余斑块在最大的食草鱼类无法到达的浅弯曲和漩涡中增殖,保护鱼苗和无脊椎动物免受捕食者的侵害。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陆地生态系统。
北部旱地(Northern dryland)是现阶段世界上最大的温带沙漠地区,面积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三倍多。 它们位于洪泛区最北端以北 250 英里处,海拔较高,支撑着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 靠近大陆中心的降雨很少,大部分在到达该地区之前就流向了海岸,越靠近大陆中心,该地区就越变得沙漠化。
就生物群落而言,北安西斯卡大陆是一个多样化的大陆,从中部洪泛区广阔的湿地到南部广阔的热带森林,从温带草原到北部苔原的林地,再到其内部的炎热沙漠 - 此外, 当然,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边境栖息地。 这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边境栖息地之一; 在安西斯卡西南部的向日葵林地和干燥的沙漠内陆之间,出现了无数小而斑驳的稀树草原。
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只雄性罗比氏红胸瑟林地雀( Robbie's Redbreasted Ground Serin, Terraserinus robertii),这是一种可爱的小鸟,原产于安西斯卡的旱地,而不是其他地方。 它是一种杂食性的基础物种,其活动范围在任何方向上都只有几百英里,但在这个范围内,它的数量非常丰富,数量肯定有数百万,在地面上奔跑,拍打着它的小翅膀。 当然,特这些地雀很可爱,但它的重量只有几盎司,而且是一种粗壮且飞行能力差的物种,来自上一个时代的”初始分化“(见前),现在初始分化所产生的大部分较为保守的物种都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然而这种生物仍然存在。 它几乎不会飞,而且生活在被掠食者包围的环境中,通常没有足够的掩护来隐藏,除了沉重的嘴巴之外,它几乎没有自己的防御能力来抵御掠食者的攻击。 它如何生存?
为了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它的环境。
向日葵稀树草原:
在北方旱地生态系统中,这些树化的蒲公英、向日葵等草本植物构成了少数可以供动物遮蔽的地点。远处还有一些树化的草,挺立在他们那依然保持祖先形态的亲戚当中。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在草丛中逃跑的体型庞大、动作轻盈的动物,他们是我们前文所说的阿尔吉斯鸟的后代,它们已经离开湿地前往高地稀树草原。 他们的喙长出了锋利的喙,可以像人类使用镰刀一样快速砍倒一大批粗草——这是这些鸟类中第一只实现这一创新的物种。 她属于分布在安西斯卡的阿尔吉斯鸟类的新辐射品种,它们适应了开阔的草原。
但在这种环境下,她并不孤单,她现在必须逃跑是有原因的——掠食者已经到来。 尽管体重近 200 磅,她并不担心像红隼一样的空中猎手猎鹰(Falconarie),这种不起眼的鸟类是一个标志————他是这个世界中出现的第一种完全的掠食者。但是阿尔吉斯鸟还是需要注意厚喙-斧嘴鸟的后代,这些杂事动物的后代也变成了更大、更可怕的掠食者,被称为思凯克斯鸟(Skykes)——虽然仍然是杂食动物,但是喙的形状已经更加偏向刺杀小动物。斯凯克斯鸟成为了这个世界最早的巨型食肉动物之一,尽管他们还是会吃一些种子。 现在,两只思凯克斯鸟杀死了阿尔吉斯鸟的幼雏。这些可怜的小动物只需要极短的发育时间,虽然还不能像鸵鸟幼雏一样出生就开始行走,但是这些原本属于晚成雏的雀鸟的后代在进化过程中已经更加接近早成雏了,因为位于地面的巢穴和大量掠食者不会给他们慢慢发育的时间。现在,阿尔吉斯鸟后裔的幼雏只需要三天就能站立起来并且跟随成鸟。但是这一次他们还是不够快
我们之前介绍的早期陆行鸟御三家(厚喙-斧嘴鸟,阿尔吉斯鸟,温布勒鸟)还剩一个温布勒鸟,但是作者说明:温布勒鸟虽然巨大,但却是早期没有捕食者的时代所造成原始的、粗放的短时间内快速巨型化的粗糙产物,随着这些大型捕食者的进化,它们已经衰落并灭绝了。
那么瑟琳地雀在哪里呢看看这些大动物的脚下吧我们可以看到几只地雀蜷缩在具有多个巢室的地穴中,保护着自己的蛋和巢穴。
这些地雀没有适宜挖掘的爪,他们是如何制造出如此复杂的洞穴的?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好邻居———蟋蟀的后代,一种巨大的如同蝼蛄的昆虫。就像他们远在地球的直翅目亲戚,真正的蝼蛄一样。他们通过挖洞避开地面上那些凶猛的陆行鸟,并且搜寻蒲公英——这些蒲公英已经适应了干旱的环境,能够长出粗壮的块根储存水分,为这些蟋蟀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实际上,这只猫一样大的蟋蟀重达两公斤,甚至还有比他更巨大的种类存在。
然而这位邻居为何如此仁慈呢? 一只大型穴居蟋蟀已经完成了所有这些工作来自行清理这个地下洞穴系统,为什么还要容忍一群闯入者在它旁边建立房屋呢? 它比地雀更大更重,很容易将一只小鸟困在洞壁上,并杀死并吃掉它,但它允许它们在没有攻击性的情况下沿着它快速通过。这就是地雀在残酷的陆行鸟竞争中幸存下来的秘诀
上面所描述的陆行鸟为主导的陆地生态系统似乎还和上一个时代的陆行鸟们差距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整颗星球的气温持续下降,在PE 2500 万年后,两极地区已经形成了第一个永久冰盖,苔原已经遍布两极。 在这个时间点,星球的是一个热带草原为主体的世界,广阔的草原覆盖了每一个主要陆地的中部。 茂密的竹林在潮湿的海岸、多雨的山区和世界各地的偏僻地区繁衍生息,而树化的向日葵所构成的森林则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洲。 Tempuscenic 期的生态系统已经高度完善且多样化; 金丝雀已多样化为 20,000 多个不同的物种,几乎涵盖了地球上鸟类形态的全部可能以及地球上从未见过的无数形式。 从最小的食种子动物到最大的陆地掠食者,金丝雀在最干燥的沙漠、最寒冷的苔原、最潮湿的丛林甚至数千英里之外的海上繁衍生息,继续统治着它们的新家园。
在这些金丝雀中,Dromaeoserina目的阿尔吉斯鸟亚目(Aardgeese, Aardanserinae)已经繁衍为了最成功的一个家族。
它们起源于不会飞、奔跑的食草动物谱系,主要是一群大型、草食性到杂食性的金丝雀,尽管已经离开空中很多代,但仍然保留着退化的带爪的翅膀,具有相当长的腿和脖子,以及能够发酵植物的大胃。 它们都拥有巨大的带镰刀边缘的嘴,上面有用来修剪草的细小锯齿。此外,在喙的内部包含了大量锯齿,搭配上粗糙而灵活的舌头,可以在嘴的顶部刮擦,在吞下之前粗暴地打碎口腔中的粗糙植物。这使它们成为 在某些方面,第一批进化出咀嚼食物的鸟类(用舌头取代了下颌的功能和上颌配合进行拒绝是serina的一个标志性特色虽然感觉有点舍近求远,但是还是挺有意思的。现实中的鹦鹉也会用舌头和上颌搭配做出一些复杂的动作,所以也不算特别离谱。在驰鸟这里是这种行为的第一次出现)。 它们是奔跑的动物,适合长途快速奔跑。阿尔吉斯鸟有特别发达的合骶骨和细长的尾骨,它们共同为腿部后面的身体细长部分提供支撑,提供额外的空间来容纳这个大肠道,从而改变它们的重心并改变腿部的姿势 为了补偿——特别是它们的大腿——它们比其他鸟类更垂直(这下真的返祖恐龙了欢呼) 在今鸟类中独一无二的是,许多阿尔吉斯鸟可以像人类一样接近完全直立,膝盖高度弯曲并完全向下伸展。他们甚至连羽毛也退化成了原始的多分枝形羽毛,这些毛的生长可以非常快速,并且不需要太多供血就可以完成。
在PE 2500万年,阿尔吉斯鸟亚目已遍布各大洲,总多样性超过 450 种。他们的后代已经完全变成了早成雏,几乎从出生起就可以奔跑。这使得它们能够逃脱早期掠食者(如斯凯克斯鸟)的猎杀。他们几乎完全占据了大型动物群的植食和杂食生态位。从那时起,它们也开始向掠食者演化:某些阿尔吉斯鸟开始猎杀小动物,例如其他陆行鸟的蛋或者幼崽,小鸟、昆虫等(真的恐龙化了演化之路绕了一亿年之后终于返璞归真)。
白眉威瓦鸟(White-browed Viva,Cervanser cervanser),阿尔吉斯鸟亚目,鹿鹅属(deer goos)。
作者在这里解释了阿尔吉斯鸟前肢上的爪不是真正的手指,而是角状突起,灵感来自于公鸡的距。
1500万年PE,在那些腿关节更加直立、也更巨大的陆生鸟出现之前,金丝雀尝试过很多其他的大型化演化途径,但是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延续到这一世代的尾声——甚至是残酷地失败了。
(接下来讲了一个岛屿巨型化的金丝雀案例,有些地方我个人感觉有点扯淡也理不清作者某些段落的逻辑,大家姑妄听之吧)
与世隔绝的凯兰群岛 (Kyran Island) 位于最宽阔的海洋中部的赤道沿岸,在全球性寒潮当中这些岛屿成为了很多动物的避难所。这些岛屿的中心地带盛行热带雨林气候,北部是温暖的大草原,南部是肥沃的温带草原气候。
基兰群岛现在栖息着数十种特有鸟类,其中包括一些迄今为止(这里指的是一千五百万年PE,之后超巨型鸟类多了去了)出现过的最大鸟类。正如前文所说,诸如温布勒鸟这样笨拙且简陋的大型化动物基本都已经被阿尔吉斯鸟、厚喙斧嘴鸟的后裔淘汰掉了。 然而,在基兰群岛,由于其孤立的栖息地持续缺乏大型食肉动物,类似的鸟类群体继续生存。 一种名为圆鸟(Chubbird)(注,chub有丰满、肥胖、圆润的意思,本来想叫他丰鸟,但是这个发音和蜂鸟有点重叠,所以叫做圆鸟)的巨型陆行鸟,在世界上其他的早期陆行鸟被更先进的种类淘汰之后,仍然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岛屿上繁衍生息,岛上还没有进化出像大陆上的巨型食肉鸟。 这些巨大的雀类体重可达 900 磅(四百公斤以上),高度可达 10 英尺(3m以上)。它们的翅膀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无用的残肢,而它们的腿却异常强壮,足以承受它们的重量。 它们的身体圆润而肥胖,行动缓慢,无法奔跑,然而他们不需要着急。 岛上没有任何东西大到足以打扰他们。
和那些后世的阿尔吉斯鸟一样,圆鸟发展出了显著的两性异形特征,雄性圆鸟有一个巨大的红色喉囊,可以在交配季节膨胀来吸引雌性(感觉这个充气喉囊的设定参考了军舰鸟捏)。
(前面这一段还好,感觉就是常规的小动物岛屿巨型化的案例,很多现实中的陆行鸟都是这么干的。但是后面这段天敌的描写让人感觉奇怪)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圆鸟没有大大繁盛起来、并填满整座岛屿呢?实际上,圆鸟的数量一直称不上繁盛。凯兰群岛面对着强烈的海风和不时刮起的热带风暴的危险,因此圆鸟们都聚集在狭窄的那一小片丛林中筑巢并育幼。这些幼鸟体重十到十二磅(五公斤左右)。 但是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向阿尔吉斯鸟一样发展出早成雏,甚至一点点尝试都没有。他们的幼崽还是传统的晚成雏,没有视力、没有羽毛,在孵化时它们所知道的就是抬起嘴来接受母亲的喂养。圆鸟母亲在最初的几天都会寸步不离地保护他们,将雏鸟完全覆盖在身体下面,保证它们的安全和温暖。 她会吐出一种富含脂肪的液体,这种液体是由嗉囊中的特殊细胞产生的,这是一种她从自己吃的丰富坚果中合成的奶水,并且几乎每小时都用这种液体喂养幼崽,长达七天之久,而无需离开巢穴 。 在第一周,幼崽的体重增长了三倍,并且眼睛开始睁开、羽管开始形成。从现在开始,雌性到达了极限,他们必须返回开阔地带去寻找食物。但是就在雌性往返于小树林的这段时间,陆生寄居蟹(类似椰子蟹这样的无壳寄居蟹)迅速感知到成鸟的离开,开始捕食这些毫无防御能力的雏鸟。

这些寄居蟹的存在让圆鸟雏鸟的死亡率极高,整个群体中超过 85% 的雏鸟在出生后的前三周内就会死亡,直到幸存者体型庞大到螃蟹无法直接杀死它们为止。 然而,这些晚成雏要花近九周的时间才能长出足够粗壮的腿,从而逃脱威胁。 它从未进化出早熟性:相反,圆鸟已经进化成与岛上唯一重要的掠食者——寄居蟹——进行一场奇怪而暴力的军备竞赛,并且通过雏鸟变得越来越大而不是变得更加敏捷来应对它们的捕食。 它保留了小型鸣禽而不是真正的陆行鸟的生长模式,并且陷入了一个反馈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圆鸟为了不被一次攻击杀死,就必须长得更大。可是他们长得越大,腿部就越难尽快承担起支撑身体的功能,并帮助他们站立起来逃跑。它能够进化的唯一有效的防御就是简单地长得更大,以使螃蟹的攻击伤害小一点。
为什么圆鸟不采用其他的方式呢?比如更粗壮的腿部,更早成熟并可以保护自己的幼崽??作者的解释是这些路径所需要的演化时间更长,而有幼鸟长得越来越大是不需要太多时间就能演化出来的。实际上,这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陆生寄居蟹是这座岛屿上唯一可以算是捕食者的家伙,他们是唯一能限制金丝雀数量的因素。因为这些巨鸟是非常罕见的严格执行R策略,会下很多的卵,虽然一窝可能只有一只雏鸟能在寄居蟹的反复骚扰中活到成年——这简直是地狱,寄居蟹会反复撕扯这些雏鸟,迅速地跑过来撕下一块血肉——随后快速逃跑,等待下一次时机出现。就在这种撕扯、流血、愈合再撕碎的地狱中(凌迟是吧),偶尔会有一只幸运的雏鸟能够活过九周,站立起来并走向丛林之外。
(这里谈一下我的观点,这个模型可能为了突显他的新颖放弃了很多合理性。个人感觉让幼崽优先发育腿或者发育变快完全比幼崽变大更加合理,因为这里作者为了保证寄居蟹这样缓慢的家伙都能猎杀雏鸟,设计的雏鸟必须在三个月内一直保持几乎没有任何运动能力的状态,必须躺着让寄居蟹凌迟自己。这种情况我绝对不太可能出现。我个人感觉更合理的模型是,R策略的圆鸟在经历快速的种群爆炸——食物匮乏——大量死亡后,和大多数岛屿陆行鸟一样变成K策略生物,维持动态平衡。毕竟现实中的象鸟等岛屿巨型不飞鸟甚至鸮鹦鹉这样小的不飞鸟都是K策略的)

都长这么大了还躺着任凭寄居蟹宰割腿和身体完全不成比例地萎缩。
40million years PE,软嘴鸟来喽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serina除了鬼畜鱼之外最有特色的类群之一。软嘴鸟
让我们把时间拉到两千五百万年后(接着圆鸟生存年代往后走)的凯兰群岛,这时,寒冷干燥的Tempuscene期已经进入尾声。 草原已成为这片曾经森林茂密的岛链的主宰,也是大群食草动物的家园。只不过,曾经的圆鸟和以鸟为食的寄居蟹都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加稀奇的动物。
在宽阔的草场上,漫步着大量的巨喙步行鸟,我们简称巨鼻鸟吧(Rostrambulus gigas, "giant beak-walker")它们是体型巨大、低矮的动物,从上方看几乎和牛一样大,但实际上从侧面看要短得多——这几乎是滑稽的。 蓬松的羽毛外套遮盖了它们,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它们下面的形状,使它们显得更加令人困惑。 它们的腿虽小但坚固,勉强将身体抬离地面,头部相当大,长着巨大的、向下尖的喙,上颌的大部分长度都是肉质的,但末端依然是喙。那些肉质的部分实际上是喙基部的软组织延展而来的(我理解为鸟类嘴边的皮肤包住了喙不管怎么说,这算是最早的软嘴鸟了,虽然还有一部分喙暴露在皮肤外面。后期的软嘴鸟已经把上颌的喙整个包在肉里面了)。他们的足并不有力,这时他们的喙和肌肉发达的脖子就变成了拐杖——可以暂时撑住地面,甚至可以短暂地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再剧透一下,这是个伏笔
巨鼻鸟起源自那些几千万年前的食虫不飞鸟祖先,当时整个岛屿的大型植食动物生态位都被圆鸟占据。但是正因为这段历史,他们留下了很多特化的痕迹:他们的羽毛特化得如同老鼠一样光滑、油腻且呈针状,口边的羽毛也特化成了类似触须的结构。巨鼻鸟是完全的色盲,或者说他们的视觉极差,这都是他们的祖先在漫长的黑夜行动过程中留下的结果(这些特征都挺合理的,明显是直接搬了几维鸟趋同老鼠等穴居哺乳动物特征的那些设定)作为补偿,他们拥有在鸟类中不常见的发达嗅觉和触觉。无论如何,这些巨鸟在圆鸟彻底灭绝后成为了新一代的植食者,并且由于他们的巨大食量以及用嘴锄地的特性,破坏了很多多年生植物的时代交替,以至于岛上的森林几乎被完全破坏殆尽,只局限于山沟等巨鼻鸟不容易到达的地方。而大片的土地已经都让位给了速生的草本植物——同时也是巨鼻鸟最喜欢的食物。
巨鼻鸟的演化过程:
第一阶段:Hypostecence期,五百万年 PE:凯兰群岛成为了各种小型杂食性地面鸟类的家园,它们的翅膀太小而无法飞行。 与鹌鹑类似,它们吃昆虫、种子和小动物。这个阶段,一些金丝雀鹌鹑(真的叫这个名canary-quail )走出了和圆鸟不同的发展道路,他们的后代越来越早熟(这才合理嘛),并且出生后不久就能快速奔跑躲避敌害。
第二阶段:一些金丝雀鹌鹑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里适应了专门的食虫动物,其中一个分支进化出了一个非常细长的喙,可以从泥土中的洞穴中探出蠕虫和其他昆虫。 到了一千五百万年 PE的Tempuscene期初期,金丝雀鹌鹑的后代演化出了金丝雀几维鸟(好偷懒canary-kiwis)。 它们在夜间活动,以避免敌人和竞争对手,因此它们的眼睛开始变小,几乎和翅膀一样小。它们开始在又深又弯曲的地下洞穴中筑巢,以避免被寄居蟹捕食,因此进化出了更长的爪子来挖掘它们。
第三阶段: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一些穴居金丝雀几维鸟完全适应了它们的夜间和半穴居生活方式。 现在,它们通过气味、强烈的嗅觉和触觉来寻找食物。 一层高度敏感的皮肤开始沿着喙的长度延伸,这层皮肤源自祖先金丝雀嘴和鼻孔两侧较软的唇部组织,这也是最早的软嘴鸟的雏形。到了两千五百万年 PE,喙已经变宽并变得扁平,就像铲子一样,可以铲除爪子松动的土壤,而胡须状的刚毛则从脸上的羽毛进化而来,进一步增加了鸟类的触觉灵敏度。 在地下挖筑巢穴,在漆黑的森林灌木丛中寻找食物。
下图依次为:金丝雀鹌鹑,金丝雀几维鸟和巨鼻鸟的直系祖先。


凯兰群岛的独特掠食者:屠夫鸟(butcher-raptor)
伯劳雀类(Shrike-finches)几乎都是凶猛的群居掠食者,在这个时代即使是最大的陆行鸟也会被他们攻击。 一只鸟单独行动是弱小的,但他们通常会集结成几只至几十只的大群。
屠夫鸟不是最大的伯劳雀类成员,但它是其中最可怕的。 它重八磅(不到四公斤),如此小的掠食者却能够以巨大的巨鼻鸟为食,他们的诀窍是高度发达的智力。这种掠食者狡猾而机智,能够制定计划并在需要时改变计划。 屠夫猛鸟是截至目前为止serina卫星上最聪明的动物。
屠夫鸟几乎完全不会飞,它的翅膀已经萎缩。它像走鹃一样在地面上奔跑。巨鼻鸟并不是毫无办法,他们通过敏锐的嗅觉总是能够提前感觉到屠夫鸟的气味,但是屠夫鸟不以为意——他们清楚地知道巨鼻鸟跑不过他们。 除了在繁殖季节留在公共巢穴看守雏鸟的少数个体外,整个群体都会一起参加狩猎。 现在,被鸟群包围的巨鼻鸟群体所有成员都低着头,臀部坐在地上。 它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眼睛、鼻孔和泄殖腔——任何暴露的敏感组织,屠夫鸟都会攻击。(走鹃+鬣狗是吧什么掏肛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