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百科全书《幼学琼林》原文及译文(四上)



為方便朋友們打包收藏,現將《幼学琼林》全篇合集鏈接合于此処。
公众号:诸子界 中华国学经典精萃《幼学琼林》原文及译文(一上)
中华国学经典精萃《幼学琼林》原文及译文(一下)
古代百科全书《幼学琼林》原文及译文(卷二上)
古代百科全书《幼学琼林》原文及译文(卷二下)
古代百科全书《幼学琼林》原文及译文(三上)
古代百科全书《幼学琼林》原文及译文(三下)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明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内容以介绍综合知识为主,天文地理、家庭饮食、花鸟兽木等无所不包,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文字形式上,不拘泥于四言,灵活运用杂言,只注重两两相对,不强求整齐押韵。编排上以内容分类,分别介绍各类常用词、成语及掌故。其中有些词和成语的解释我们至今仍在使用。

卷四●文事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
博学之德,学富五车。
  才华横溢的士人才储八斗,学识广博的儒士学富五车。  《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  三坟五典是记载三皇五帝事迹的历史书;八索九丘是描写八泽九州的地理志。  《书经》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书;《易经》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故曰《周易》。  尚书上记载的是上古时期尧、舜和夏、商周三代的政事;周易由周文王、周公所编纂,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的精心杰作。  二戴曾删《礼记》,故曰《戴礼》;二毛曾注《诗经》,故曰《毛诗》。  戴德、戴圣删减礼记,所以礼记叫做载礼;毛亨、毛苌曾经注解诗经,故而诗经又名毛诗。  孔子作《春秋》,因获麟而绝笔,故曰《麟经》。  孔子修春秋,至鲁哀公十四年因捕获麒麟而停笔,因此春秋别名麒经。太公谈论韬略都是借着虎豹来命那篇章之名。  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严于斧钺,乃《春秋》一字之贬。  《春秋》上一个字的褒扬,如同华衮的荣耀;《春秋》上一个字的贬斥,如同斧钺的严厉。
缣缃黄卷,总谓经书;
雁帛鸾笺,通称简札。
  缣缃和黄卷都是经书的总称。雁帛和鸾笺皆为书信的别名。
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
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
  “锦心绣口”,是用来形容李白的诗文辞藻华丽,文思优美;“铁画银钩”,是用来比喻王羲之的书法笔力刚健,生动圆润。
雕虫小技,自谦文学之卑;
倚马可待,羡人作文之速。
  “雕虫小技”是自谦文才卑下;“倚马可待”,是称羡别人写作神速。  称人近来进德,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羡人学业精通,曰面壁九年,始有此神悟。  赞扬别人进步神速,就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称赞别人学业精通,就说“面壁九年,始有此神悟”。五凤楼手,称文字之精奇;
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五凤楼手”,是赞他人文字精奇;“七步奇才”,是称赞他人才思敏捷  誉才高,曰今之班马;羡诗工,曰压倒元白。  称赞他人才学高尚,便说是“今之班马”;称羡别人善于写诗,可说是“压倒元白”。
汉晁错多智,景帝号为智囊;
高仁裕多诗,时人谓之诗窖。
  汉代晁错很有智慧,汉景帝称他为“智囊”;王仁裕写诗万篇,时人称他为“诗窖”。  骚客即是诗人,誉髦乃称美士。  “骚客”就是指诗人;“誉髦”是俊士的美名。  自古诗称李杜,至今字仰钟王。  自古以来论诗者推崇李白、杜甫;迄今为止书法界最敬仰的是钟繇、王羲之。
白雪阳春,是难和难赓之韵;
青钱万选,乃屡试屡中之文。
  “白雪阳春”,是指最难以唱和、难以接续的高雅之曲;“青钱万选”,是形容屡试屡中的好文章。
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
遏云绕梁,原是歌音之嘹喨。
  “惊神泣鬼”,是说人的诗文词赋雄健豪放;“遏云绕梁”,是说人的歌声优美嘹亮。
涉猎不精,是多学之弊;
咿唔呫毕,皆读书之声。
  涉猎广泛不求精深是学习贪多求全的弊病;“咿唔佔毕”,都是指勤苦诵读的声音。
​​​​​​​
连篇累牍,总说多文;
寸楮尺素,通称简札。
  “连篇累牍”是形容冗长累赘的文章;“寸楮尺素”,都是说的信札。
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
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为“润笔”的费用;因为教书而得到钱财,称为“稽古”的功劳。
文章全美,曰文不加点;
文章奇异,曰机杼一家。
  文思敏捷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称为“文不加点”;文章新奇,有自己的特色风格,称为“机杼一家”。
应试无文,谓之曳白;
书成绣梓,谓之杀青。
  参加考试的人做不出文章而交白卷,叫作“曳白”;著作完成之后镌刻在梓木上,叫作“杀青”。
袜线之才,自谦才短;
记问之学,自愧学肤。
  自谦才华不足,称为“袜线之才”;只有书本知识而无见解,称为“记问之学”。  裁诗曰推敲,旷学曰作辍。  斟酌字句反复考虑叫作“推敲”,荒废学业叫作“作辍”。
文章浮薄,何殊月露风云;
典籍储藏,皆在兰台石室。
  文章肤浅,如同“月露风云”;古代典籍图书的储藏,都在“兰台石室”。
秦始皇无道,焚书坑儒;
唐太宗好文,开科取士。
  秦始皇暴虐无道,焚烧书籍,活埋儒生;唐太宗网罗人才,开科取士。
花样不同,乃谓文章之异;
潦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
  “花样不同”,是说文章风格各异;“潦草塞责”,是说不求精详。
邪说曰异端,又曰左道;
读书曰肄业,又曰藏修。
  不合正统的学说叫作“异端”,又叫“左道”;读书叫作“肄业”,又叫“藏修”。  作文曰染翰操觚,从师曰执经问难。  写字作文称“染翰操觚”,拜师学习叫“执经问难”。
求作文,曰乞挥如椽笔;
羡高文,曰才是大方家。
  请人写文章说乞挥如椽笔,称赞别人文章高妙说这才是大方家。
竞尚佳章,曰洛阳纸贵;
不嫌问难,曰明镜不疲。
  文章得到大家推崇广泛流传称为“洛阳纸贵”。有学问的人不嫌别人请教多称为“明镜不疲”。
称人书架曰邺架,
称人嗜学曰书淫。
  称赞他人书多便说“邺架”,赞美嗜书成癖的人便称“书淫”。  白居易生七月,便识之无二字;唐李贺才七岁,作高轩过一篇。  白居易出生七个月,便认识了之、无这两个字;李贺七岁就有文名,作了高轩过这一篇文章。
开卷有益,宋太宗之要语;
不学无术,汉霍光之为人。
  只要翻开书本就有益处,这是宋太宗的话;不知学习没有道术,是班固对霍光的评语。  汉刘向校书于天禄,太乙燃藜;赵匡胤代位于后周,陶谷出诏。  汉代的刘向在天禄阁校书时,太乙点燃青藜杖为他照明;赵匡胤取代后周做皇帝,陶谷代替后周皇帝拟成禅位诏书从袖里捧出。
江淹梦笔生花,文思大进;
扬雄梦吐白凤,词赋愈奇。
  南朝梁代的江淹梦见笔上生出五彩缤纷的花朵,文才大有进步;汉代扬雄梦见自己口里吐出白凤来,词赋更加奇丽。  李守素通姓氏之学,敬宗名为人物志;虞世南晰古今之理,太宗号为行秘书。  唐代李守素精通姓氏的学问,许敬宗称他为“人物志”;虞世南通晓古今之事,唐太宗称他为“行秘书”。
茹古含今,皆言学博;
咀英嚼华,总曰文新。
  “茹古含今”,是对人学问渊博、通晓古今的称赞;“咀英嚼华”,是赞许他人文章的新奇。  文望尊隆,韩退之若泰山北斗;涵养纯粹,程明道如良玉精金。  韩愈文章声望尊隆,世人景仰他如“泰山北斗”;程颢涵养纯粹,世人比之为“良玉精金”。李白才高,咳唾随风生珠玉;
孙绰词丽,诗赋掷地作金声。  李白诗才极高,出口便是珠玉之句;孙绰词章华美,诗赋扔到地上时有金石之声。

卷四●科第
士人入学曰游泮,又曰采芹;
士人登科曰释褐,又曰得隽。
  书生中了秀才,入学读书叫做“游泮”,又叫做“采芹”;士人应考登了进士科,可以脱去布衣换上官服称为“释褐”,又叫“得隽”。  宾兴即大比之年,贤书乃试录之号。  三年一次考举人的乡试,称“大比之年”,又称为“宾兴”;“贤书”是乡试取中者的名单。
鹿鸣宴,款文榜之贤;
鹰扬宴,待武科之士。
  “鹿鸣宴”,是款待文举进士的宴会;“鹰扬宴”,是款待武举进士的宴会。
文章入式,有朱衣以点头;
经术既明,取青紫如拾芥。
  文章符合要求被选中,有朱衣老人在暗中示意;经书弄明白了,获取官职就像拾取芥子一样容易。
其家初中,谓之破天荒;
士人超拔,谓之出头地。
  某家第一次有人考中进士,称作“破天荒”;读书人出类拔萃,称作“出头地”。
中状元,曰独占鳌头;
中解元,曰名魁虎榜。
  考中状元叫“独占鳌头”;考中解元,称“名魁虎榜”。
琼林赐宴,宋太宗之伊始;
临轩问策,宋神宗之开端。
  皇帝在琼林苑赐宴新考中的进士,这是从宋太宗才开始有的;皇帝亲临殿前提问应试的新进士,这是从宋神宗才开始的。
同榜之人,皆是同年;
取中之官,谓之座主。
  同榜取中之人互称为“同年”,进士举人称自己的主考官为“座主”。
应试见遗,谓之龙门点额;
进士及第,谓之雁塔题名。
  应试没有取中,如同鲤鱼没有跳过龙门,触额而返,故称为“龙门点额”。唐代进士及第后,把姓名写在慈恩寺雁塔上,后人便称登科为“雁塔题名”。
贺登科,曰荣膺鹗荐;
入贡院,曰鏖战棘闱。
  祝贺别人考中登科,叫“荣膺鹗荐”;考场如战场,所以进贡院应试,谓之“鏖战棘闱”。  金殿唱名曰传胪,乡会放榜曰撤棘。  殿试后金銮殿上传唱新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叫做“传胪”。乡试会试到发榜期叫做“撤棘”。攀仙桂,步青云,皆言荣发;
孙山外,红勒帛,总是无名。  “攀仙桂”、“步青云”都是说进士及第而荣耀发达。“孙山外”、“红勒帛”都是说榜上无名、没有考取的婉转之辞。  英雄入吾彀,唐太宗喜得佳士;桃李属春官,刘禹锡贺得门生。  “英雄入吾彀”,这是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时的喜悦之情;“桃李属春官”,这是刘禹锡道贺礼部侍郎选拔了一批新门生。  薪,采也,槱,积也,美文王作人之诗,故考士谓之薪槱之典;汇,类也,征,进也,是连类同进之象,故进贤谓之汇征之途。  《诗经》以采伐积聚木柴以备燃烧来比喻赞美周文王培育人才,因此后世称以考试选拔人才叫做“薪槱之典”。《易经》泰卦说:“以其汇,征吉。”讲的就是连类同进的卦象,后把举荐人才称“汇征之途”。
赚了英雄,慰人下第;
傍人门户,怜士无依。
  “赚了英雄”是对落第之人的安慰;“傍人门户”是对读书人无依无靠的怜惜之词。  虽然有志者事竟成,伫看荣华之日;成丹者火候到,何惜烹炼之功。  虽然这样,但有志者事竟成,终会有荣华富贵的时候;火候到了仙丹自然就能炼成,千万不能吝惜修炼的功夫。
卷五●制作
上古结绳记事,
苍颉制字代绳。
  上古时期,人们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式记载事件,史官苍颉创造出文字后,才取代了结绳。
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八卦;
洛龟呈瑞,大禹因列九畴。
  伏羲时有龙马背负太极图自黄河中浮出来,伏羲依据图上的阴阳点画成八卦;大禹治平洪水,洛水中出现了神龟,是吉祥的征兆,大禹按照龟背上的文字,列出洪水范九畴。  历日是神农所为,甲子乃大桡所作。  历法节气是神农创造的,大挠以十天干配上十二地支,造为甲子。  算数作于隶首,律吕造自伶伦。  算书由隶首所作,音乐律吕是伶伦创造。
甲胄舟车,系轩辕之创始;
权量衡度,亦轩辕之立规。
  铠甲、头盔、船只、车辆,都是黄帝发明的;权量衡度也是由黄帝首立规模。  伏羲氏造网罟,教佃渔以赡民用;唐太宗造册籍,编里甲以税田粮。  伏羲氏造了网,教导民众打猎捕鱼,使得人们食用富足;唐太宗造户籍登记人口和田地,设置里甲等基层组织来征收田粮税。
兴贸易,制耒耜,皆由炎帝;
造琴瑟,教嫁娶,乃是伏羲。
  实行货物交易,制造耒耜等农器,创始的人都是炎帝;造出琴瑟来调五音,教导婚姻礼仪,创始的人都是伏羲。
冠冕衣裳,至黄帝而始备;
桑麻蚕绩,自元妃而始兴。
  冠冕衣裳创自虞舜,至黄帝时才趋完备;采桑养蚕是黄帝元妃嫘祖所发明。
神农尝百草,医药有方;
后稷播百谷,粒食攸赖。
  神农尝遍百草,察其药性辨其配伍,始有医药医方;后稷教民众种五谷,粮食依靠此而来。燧人氏钻木取火,烹饪初兴;
有巢氏构木为巢,宫室始创。  燧人氏钻木取火,自此开始有烹饪的方法;有了有巢氏的构木为巢,宫室的制度从此创立。  夏禹欲通神祗,因铸镛钟于郊庙;汉明尊崇佛教,始立寺观于中朝。  夏禹想与天地神灵沟通,所以铸造了大钟放在郊庙中。汉明帝尊崇佛教,派人去印度求佛经,在中国大兴土木兴建佛寺。  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钱乐作浑天仪,历家始有所宗。  周公发明了指南车,后来所用的罗盘就是它遗留下来的样式。钱乐铸浑天仪,以此察看天象,历法才有了依据。
育王得疾,因造无量宝塔;
秦政防胡,特筑万里长城。
  阿育王因得病,搜罗佛舍利,在一天一夜造成了无量塔。秦始皇为了防止胡人入侵,修筑了万里长城。  叔孙通制立朝仪,魏曹丕秩序官品。周公独制礼乐,萧何造立律条。  叔孙通制定朝廷礼仪,魏文帝曹丕制定九品中正法,确定了选拔才士任官的等次。周公特别制定了礼乐制度,萧何制立了法律条文。
尧帝作围棋,以教丹朱;
武王作象棋,以象战斗。
  尧帝发明了围棋,为的是教育儿子丹朱;周武王发明了象棋,用来象征两军对垒时的进退攻守。  文章取士,兴于赵宋;应制以诗,起于李唐。  用文章策论选拔人才开始于宋朝,用诗赋选拔人才,开始于唐朝。  梨园子弟,乃唐明皇作始;《资治通鉴》,乃司马光所编。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的;唐明皇精通音律,选宫女乐士在梨园教授,梨园遂成为艺人的别称。  笔乃蒙恬所造,纸乃蔡伦所为。  毛笔由蒙恬所造,纸系蔡伦所制,这些都是文房中的贵品。  凡今人之利用,皆古圣之前民。  大凡当今人们所用之物,都是古代圣贤发明创造的。
卷五●技艺
医士业岐轩之术,称曰国手;地师习青乌之书,号曰堪舆。
  中医师善用岐黄之术,医师以行医为职业,又称为国手。风水先生研习青乌子所写宅相、墓相的书,专门为人看风水,风水又称为堪舆。  卢医扁鹊,古之名医;郑虔崔白,古之名画。  卢医、扁鹊都是古代的名医;郑虔、崔白都是古代著名画家。  晋郭璞得《青囊经》,故善卜筮地理;孙思邈得龙宫方,能医虎口龙鳞。  晋代郭璞得到《青囊经》,所以精于天文卜筮;唐代孙思邈得到龙宫药方,能够医好有病的龙和被骨头梗住咽喉的老虎。善卜者,是君平、詹尹之流;
善相者,即唐举、子卿之亚。  善于卜卦的,有君平、詹尹之流;善于相术的,有唐举、子卿之辈。  推命之士即星士,绘图之士曰丹青。  按照星相推算命运吉凶的人叫做星士;绘画称为丹青。  大风鉴,相士之称;大工师,木匠之誉。  “大风鉴”是相士的别名,“大工师”是木匠的美称。  若王良,若造父,皆善御之人;东方朔,淳于髡,系滑稽之辈。  王良、造父都是古代善于驾车的人,东方朔、淳于髡皆是能言善辩的滑稽之辈。
称善卜卦者,曰今之鬼谷;
称善记怪者,曰古之董狐。
  称赞善于卜卦的人,说他是当代鬼谷子;赞美善记怪异之事者,说他是鬼中的董狐。  称诹日之人曰太史,称书算之人曰掌文。  擅长选择吉日的人称为“太史”;善于书写计算的人叫做“掌文”。  掷骰者,喝雉呼卢;善射者,穿杨贯虱。  善于掷骰子赌博的称做“喝雉呼卢”;善于射箭的人能“穿杨贯虱”。  樗蒱之戏,乃云双陆;橘中之乐,是说围棋。  “樗蒲之戏”,就是后来的双陆;“橘中之乐”,说的是下围棋。  陈平作傀儡,解汉高白登之围;孔明造木牛,辅刘备运粮之计。  陈平曾经造了一个木偶美人,利用匈奴阏氏的妒心,化解了汉高祖白登之围。诸葛亮造了木牛流马,帮助刘备运送军粮。  公输子削木鸢,飞天至三日而不下;张僧繇画壁龙,点睛则雷电而飞腾。  公输般削竹木为鸢,飞上天空三日还没有落下;张僧繇在安乐寺壁上画龙,点了龙眼后雷电交加,龙便飞腾而去。  然奇技似无益于人,而百艺则有济于用。  虽然过于奇巧的技艺,对世人并没有好处,日常所需的各种工艺技能,则可供人利用而有所助益。

卷五●讼狱
世人惟不平则鸣,
圣人以无讼为贵。
  世人遇上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圣明的人认为人世间没有官司打才是最宝贵的。
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
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
  上面有慎用刑法的君主,用刑犹如细雨滋润万物,使罪犯被感化而向善;下面也没有被冤枉的百姓,用来喊冤的肺石则冷冷清清。
虽囹圄便是福堂,
而画地亦可为狱。
  只要弃恶从善,牢狱可能就是福堂;上古的民风淳朴,在地上画一个圈也能成为监狱。
  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  和人结怨打官司,可以说是“鼠牙雀角”的争斗;犯人诉讼冤情,则有“抢地吁天”的惨状。  狴犴猛犬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  狴犴生得勇猛肥大,能看门守户,所以古时牢门上常常画有它的图像。棘木外面长着针刺但里面却是直的,所以古代的司法官大多在棘木下审理案件。  乡亭之系有岸,朝廷之系有狱,谁敢作奸犯科;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上当原情定罪。  乡亭的监牢有“岸”,朝廷的监牢有“狱”,谁还敢为非作歹,违法犯罪;死了的人不可能再活过来,服过刑的人也不可能再用金钱赎回,所以上面应当按照实际情况量刑定罪。
  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  “囹圄”是周代的监狱,“羑里”是商代的牢房。
  桎梏之设,乃拘罪人之具;缧绁之中,岂无贤者之冤。  脚镣、手铐是用来拘捕犯人的刑具;在囚禁的犯人之中,怎么可能没有被冤枉的好人。
两争不放,谓之鹬蚌相持;
无辜牵连,谓之池鱼受害。  双方互相争执不想让,就是“鹬蚌相持”;无故受到牵连则是“池鱼受害”。
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
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  “请公入瓮”是指唐代的酷吏周兴自作自受;“下车泣罪”则是大禹对百姓犯法的怜悯。
  好讼曰健讼,挂告曰株连。  好打官司称为“健讼”,没有罪而受到牵连被称作“株连”。
为人息讼,谓之释纷;
被人栽冤,谓之嫁祸。
  帮助别人解除诉讼,称为“释纷”;被人栽赃冤枉称作“嫁祸”。
  徒配曰城旦,遣戍是问军。三尺乃朝廷之法,三木是罪人之刑。  判徒刑流放去做苦役的称“城旦”;充军到边境守边的称作“问军”。“三尺”是指朝廷的法律;“三木”是铐在犯人颈、手、足上的三种刑具。
  古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今之律例,笞、杖、死罪、徒、流。  古时候的五种刑罚分别是墨、劓、剕、宫、大辟;现在的刑罚则是笞、杖、死罪、徒、流。
  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  上古的时候削木为吏,犯人能够抱木吏自己到庭受审,今天这种古朴的淳风在哪里呢?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将两百多名死囚释放回家,规定第二年秋天再归狱受刑,结果这些犯人如期而至,古人的诚信实在值得赞许。
  花落讼庭间,草生囹圄静,歌何易治民之间;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颂卢奂折狱之清。  “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这是百姓对唐代益昌县令何易的廉洁及治民有方的称颂;“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则是百姓对唐代南海太守卢奂断案清正廉明的赞美。
  可见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梁肉,德教为先。  由此可见,治理乱世的良药,是要以刑罚为重;振兴太平的美味,则要以道德教化为先。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