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文《韬晦术》原文及译文


《韬晦术》

《韬晦术》
明●杨慎
★★★★★
韬晦术是中国历代智谋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们求生存、谋发迹的法宝。尽管人们对它心悦诚服,细加揣摩,并在政治争斗、官场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却没有人把它付诸笔端,写成一部专著,大有“君子远庖厨”的意味。这是因为封建历史中讲究的是“代圣人立言”,韬晦术因此有了“阴谋”的嫌疑。鉴此,杨慎生前把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不收入自己文集的苦心,就不难理解了。
  韬晦术是所有谋学中最具实用功效的一门学问。翻开此书,读者会发现,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由于对“韬晦术”的疏陌,付出了极为惨痛甚至生命的代价;另一些人则由于对它的巧妙运用,不仅逢凶化吉,甚而获得了出乎本人预料的成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问题的关键不是了解多少韬晦的案例,而是韬晦有哪些要点,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它,这正是本书想要告诉你传统谋学中最具操作性的方法,小用小成,大用大成。   

隐晦卷一
要想看清自己周围的形势,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暗处。
保身的第一要诀是隐身,绝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枪打出头鸟,切忌比别人站得高。
以小人治小人固然未必好,但用小人的法术还治小人之身却不仅有效,还且事半功倍。
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先学会矮人一头。
【原文】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译文】
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一定要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原文】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译文】
把一棵树藏在树林里,人们都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区别。把一个人藏在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什么区别。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原文】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译文】
一棵树高出于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的身上。这是从古至今不能曾改变的道理。
【原文】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译文】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因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原文】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译文】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而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原文】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译文】
最上一等的人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原文】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译文】
才能中等的人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原文】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译文】
最差一等的人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人保持身家性命的。
【原文】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译文】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原文】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译文】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处晦卷二
解除对手敌意的最好办法是主动表示友谊,而且一定要让对手笃信不疑。偶尔做回小人也是保身之道。镇静持重是处晦的必要手段,不能有丝毫的急躁心理。如不想总是处于弱势,示弱则是必须的。处晦方能向阳。
【原文】
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译文】
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两者相合,可以收到相互生发,相互救助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无源之水,即使看上去很强盛,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原文】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
【译文】
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
【原文】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方得事势之正。
【译文】
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持诚心,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要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
【原文】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不失。
【译文】
东西不容易得到,就难免怕被人抢去,所以没得到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不被人抢去,研究出完备严密的对策,这样得到了也没有后患,也不怕得而复失了。
【原文】
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译文】
声音太大了反而听不见声音,谋略至大也会没有形迹可察,以没有形迹的谋略来缔造有形的功绩,即便举起天下这样重的东西也会很轻松。
【原文】
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
【译文】
有的事情很隐晦,祸机的发生也在很久以后,难以发现,只有见识高超的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预先策划好的对策,在很久以后却能收到奇异的效果。
【原文】
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
【译文】
灾祸和幸福没有固定的规律,都是人自己招来的。由自己闯出来的祸,应当由自己承担,嫁祸给他人,不是正人君子该做的事。
【原文】
福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译文】
福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这样的福通常都会有大祸,得福反而得祸,要拒绝祸就要辞去这种福,祸和福的得失最需要用心观察思考。

养晦卷三
“日用不足,月用有余”。不在一事一处上见长,却在每事每处上见长。这是古人治国的最高境界。欲养晦先有韬,收敛自己的锋芒,藏好自己的梭角,这是养晦的必由之路。名与实相表里,名者皮也;有名无实者凶,有实无名才吉。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养晦的最佳状态。
【原文】
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珠难形辩。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为?”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
【译文】
光明和阴晦都有固定的规律,这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结果,然而用人事上的情形来比拟光明和阴晦,就很难从外表上判断出来。有人说:“君子应该奋发图强,绝不停止,为什么说还要用晦呢”这句话说得虽然很好,却可惜不够全面。
【原文】
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
【译文】
天有阴天晴天,人世也有治世和乱世的区别,人事更有可做和不可做的道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采取行动的称之为“明智”,相反的情形就只能是愚蠢妄动了。
【原文】
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
【译文】
“晦”这种状态不是随时都有的,有时需要“养”才能成,善于养晦的人能得到长远的利益,不善于养晦的人,大祸就在眼前。
【原文】
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
【译文】
“晦”也并非是很难养的,小到弹琴、书法这些雕虫小技,大到经书典籍传世巨著,只要善于利用,都可以成为养晦的有利工具。
【原文】
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
【译文】
美酒和醉乡,山水风景,更是养晦最好的鼎炉。
【原文】
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
【译文】
别人想要的东西,要顺着他的想法给予他。我所想要的,却要想办法掩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自己的想法,然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原文】
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晦虽为一,秉心不同。
【译文】
君子养晦,是准备在适当时机发挥自己才智:小人养晦,却是准备以后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毒,虽然都是养晦,出发点却是不一样的。
【原文】
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
【译文】
至于漂亮的美女经常遭到嫉妒,英雄豪杰也往往多灾多难,在灾难临头时,不养晦怎能保存住自己?
【原文】
愚者人嗤,我则悦安,心非悦愚,悦其晦也。
【译文】
愚蠢是众人所嘲笑的,我则乐于承受并心安理得,我也不是真心喜欢愚蠢,而是喜欢这种“晦”的谋略。
【原文】
愚如不足,则加以颠。既愚且颠,谁谓我贤?养晦之功妙到毫颠。
【译文】
如果仅愚蠢还不足以迷惑对手,就再加以疯癫。既愚蠢,又疯疯癫癫,谁还能认为我贤明呢?这就达到了养晦功夫的顶端了。

谋晦卷四
有谋方能有勇、有谋方能出奇,谋是所有成功者的通行征,无谋则是所有失败者的墓志铭。晦非素有,则以谋成。小事小节往往是大事大节的关键。你能满足别人需要,别人才会满足你的需要。劝谏如同治病,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权力永远是双刃剑,使用不当便会自受其祸。
【原文】
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
【译文】
如果形势发生了突然变化,意外的灾害也突然降临,养晦则在时间上来不及,也难以收到功效,这时就是使用谋略促成“晦”这种状态产生的时候了。
【原文】
晦以谋成,益见功用,随匪由正道,却不失于正,以其用心正也。
【译文】
“晦”用谋略来促成,更能收到大的功效,虽然有失去正道的嫌疑,在大义上又不失为正,这是因为心中的本意是正直的缘故。
【原文】
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
【译文】
谋晦要忍耐,能忍住别人所不能忍耐住的,才能成就别人所不能成就的“晦”,然后才能立下别人不能建立的功劳。
【原文】
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势在必行,则假借行之势以明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
【译文】
如果事情不能去做却又不得不去做,便假借做的名头来说明不可做的道理,这样就达到做而实际上不做的目的。
【原文】
破敌谋、挫敌锋,勇武猛鸷成不如晦之为用。
【译文】
破坏敌人的阴谋、挫折敌人的锋锐,勇猛的武力、猛烈的阵势有时还不如“晦”的功效大。
【原文】
至若万马奔腾、千军围攻,我困孤城,勇既不敌,力不相侔,惟谋惟晦,可以全功。
【译文】
如果敌人以千军万马围困我于孤城之中,勇猛比不上敌人,实力又相差悬殊,此时便只有用谋晦的手段来保全自己并建功立业了。
【原文】
晦者忌名也,以名近明,有亢上有悔之虞。
【译文】
谋晦最忌讳的是过高的名声,因为美名近于“明”这种状态,名声过高会有无形的威权,而使居于上位者不安,这样就有折损颠仆的危险了。
【原文】
负君子之重名,偶行小人之事,斯亦谋晦之道也。
【译文】
假如已背上正人君子的名声,并且名望很高,偶尔做一件不伤大雅的小人做的事,这也是隐晦的一种手段。
【原文】
己所不欲,拂逆则伤人之情,不若引人入晦,同晦则同欲,无逆意之患矣。
【译文】
自己所不愿意的事,强行反对拒绝会损伤别人的感情,不如引别人进入自己的“晦”的状态中,位置相同心意也会相同,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原文】
人欲不厌,拒之则害生,从之则损己,姑且损己从人,继而尽攘为己有。
【译文】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拒绝就会有祸患发生,顺从又会损害自己,而先损自己来满足他人,然后就可以把他人所有都占为己有。
【原文】
居众所必争之地,谋晦以全身,谋晦以建功,此又谋晦之大者也。
【译文】
身处大家都想要抢夺的位置,通过谋晦的手段来保全自己来建功立业,这才是谋晦的大家。

诈晦卷五
使诈,使奇都是兵法中的正道,在非常情形下,使诈既是方不得已的最后一招,效果往往也能好得出人意外。小人使诈谓之奸,君子使诈谓之权。诈如果只是一种手段,无可非议,但如果是一个人的性格,就很可怕了。诈而后复归中正,如君子使诈无穷,必殃其身。
【原文】
诈虽恶名,亦属奇谋。
【译文】
诡诈虽然是不好听的名词,却也是可以出奇制胜的谋略。
【原文】
孙子曰:“兵不厌诈。”施之于常时,人亦难防。
【译文】
孙子兵法上说:“兵不厌诈。”就是在平常时候施展出来,人也是难以防范的。
【原文】
运诈得理,可以成晦焉。
【译文】
运用诈术只要合理适当,也可以达成“晦”这种状态。
【原文】
直道长而难行,歧路多而忧亡羊,妙心辩识,曲径方可通幽。
【译文】
笔直的大道漫长而又难以到达终点,小路众多却使人茫然不知所从。只要细心观察思考,小路才是到达终点最快捷,最省力的途径。
【原文】
诈以求生,晦以图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
【译文】
用诡诈来求生,用晦来保全自己,这并不是不走正道,而是因为正道根本就行不通。
【原文】
操以诈而兴,莽以诈得名,诈之为术亦大矣,随贤人有所不免。
【译文】
曹操因诡诈而兴霸业,王莽因诡诈而得到名声,诡诈作为一种谋略功效是很大的,即使贤能的人也免不了要使用。
【原文】
厌诈而行实,固君子之本色;昧诈而堕谋,亦取讥于当世。
【译文】
讨厌诡诈而平平实实行事,这固然是君子的本色,然而不识诡诈陷入别人的奸谋中,也是要被当世的人所讥笑的。
【原文】
是以君子不喜诈谋,亦不可不识诈之为谋。
【译文】
所以正人君子即使不喜欢使用诡诈的计谋,却也不能不知道这种手段的使用方法。
【原文】
人皆喜功而诿过,我则揽过而推功,此亦诈也,卒得功而无过。
【译文】
人们都喜欢归功自己却把过错推给别人,我却把过错揽到身上,把功劳推给别人,这也是一种诈晦,但最终能得到功劳而没有过错。
【原文】
君臣之间,夫妇之际,尽心焉常有不欢,小诈焉愈更亲密,此理甚微,识之者鲜。
【译文】
在君主和臣子,丈夫和妻子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地去侍奉也经常会有不欢快的事情发生,使用一点诈谋反会更加亲密牢固,这道理很微妙,知道的人很少。
【原文】
诈以非易为也,术不精则败,反受其害,心不忍不成,徒成笑柄。
【译文】
诈晦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技术不精湛就会失败,自己反要受到伤害,心里不够忍耐也做不成,只能成为别人笑话的把柄。

避晦卷六
忍辱方能负重,许多时候,忍辱是众多贤人成就大业的先决条件。
忍表面上看很窝囊,实际是柄无往而不利的武器,运用好这柄利器,便能建功名,取富贵,甚至得天下。
小人往往比君子更能忍辱,但却是无耻,事情虽相近性质却截然相反。
古有避事者,也有避世者,专看事与世的凶险程序。
【原文】
易曰:“趋吉避凶。”
【译文】
易经上说:“人应该奔往吉利的地方,而躲避开风险。”
【原文】
夫祸患之来,如洪水猛兽,走而避之则吉,逆而迎之则亡。
【译文】
灾祸患难的到来,如同洪水猛兽一样可怕,逃到别的地方避开它就会大吉大利,不顾利害,迎头赶上就只有死亡了。
【原文】
是故兵法三十六,走为最上策。
【译文】
所以兵法有三十六条计策,逃走和闪避才是最好的计策。
【原文】
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过于晦也。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
【译文】
躲避并非只是逃跑,方法有很多种,最完善的方法没有超过“晦”的。干扰、迷惑敌人,使敌人失去失去对我的辨别能力,我也就没有祸患了。
【原文】
察敌之情,谋我之势,中敌所不欲,则彼无所措手亦。
【译文】
观察揣摩敌人的情形和心理,从而建立自己的声势,站到敌手无法攻击的位置,敌人就无法向我动手了。
【原文】
居上位者常疑下位者不忠,人之情不欲居人下也,遭上疑则危,释之之道谨忠而已。
【译文】
高高在上者常怀疑下属对自己不忠,因为人的正常心理就是不甘居人下,遭到上面的怀疑是极为危险的事,解除上面疑心的方法也只有恭敬勤俭忠心不二而已。
【原文】
如若避无可避,则束身归命,惟敌所欲,此则不避之避也。
【译文】
如果根本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就干脆放弃抵抗,把生命交到对方手中,随便他怎样处置,这也是避不开时的躲避方法。
【原文】
避不得法,重则殒命,轻则伤身,不可不深究其理也。
【译文】
行使避晦的权谋如果不得要领,情形重的要丧失性命,情形轻的也会损伤身体,所以不得不深入研究避晦的道理。
【原文】
古来避害者往往避世,苟能割舍嗜欲,方外亦别有乐天也。
【译文】
自古以来躲避灾害的往往避开尘世,选择出家,如果能彻底断绝自己的嗜好和欲望,佛道两家倒也是另一番乐土。
【原文】
避之道在坚,避须避全,勿因小缓而喜,勿因小利而动,当执定深、远、坚三字。
【译文】
避晦的要诀在于坚定一心,避害一定要避得全面,不要因形势稍微缓和而心喜,也不要因贪小利而妄动,要认得避得深入,避得遥远,坚定一心这三条规律。

心晦卷七
要对付一个人,就要先想法让他骄傲,骄傲就会变得很愚蠢;因为一个既愚蠢又骄傲的人是最容易被打倒的。
不要仅仅看到小人的无耻,要战而胜之,更要看到他的才能。
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
大智若愚,但一定要让人发现这种智,否则就只能是愚蠢了。
鱼不可脱离水,龙不可脱于渊,人不可脱离权。
【原文】
心生万物,万物唯心。时世方艰,心焉如晦。
【译文】
心产生世上万物,万物的根源在于心。身逢乱世,时事艰危之时,心便也如阴天一样,进入“晦”的状态。
【原文】
鼎革之余,天下荒残,如人患赢疾,不堪繁剧,以晦徐徐调养方可。
【译文】
每次改朝换代之后,天下荒凉如同废墟,国家就像患有重病的人一样,既不能多做事,也不能多运动,只能用“晦”的状态来慢慢调养。
【原文】
至若天下扰攘,局促一隅,举事则力不足,自保则尚有余,以晦为心,静观时变,坐胜之道也。
【译文】
至于天下大乱之时,自己只占据一角之地,吞并天下力量不足,保全自己还倒有余,就要以晦为心念,静静观察时局的变化,这是坐着就可以取胜的策略。
【原文】
夫士莫不以出处为重,详审而后决。出难处易,以处之心居出之地,可变难为易。
【译文】
士大夫都以从事为官还是隐居不出为最重要的事,仔细衡量轻重得失才能做出决定,从政很难,隐居却很容易,如果用隐居的心态来做官,就可以化难为易了。
【原文】
廊庙枢机,自古为四战之地,跻身难,存身尤难。
【译文】
朝廷是执掌机密的显要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四面争夺交战的焦点,想到达这位置很难,在这位置想站稳脚跟更难。
【原文】
惟不以富贵为心者,得长居焉。
【译文】
只有那些不把富贵看得很重的人,才能长久保住自己的位置。
【原文】
古人云:“我不忧富贵,而忧富贵逼我。”人非恶富贵也,惧富贵之不义也。
【译文】
古人说:“我并不担忧得不到富贵,却担心富贵来逼迫我。”人的本性没有讨厌富贵的,畏惧的只是富贵来的不义。
【原文】
兴利不如除弊,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无事者近乎天道矣。
【译文】
发起一桩有利的事不如除去一桩弊端,多一件事不如少一件事,少事又不如无事。能做到使天下无事就接近于上天运行的规律了。

用晦卷八
周世宗斩将立威·慕容垂择机兴燕·查容假醉避祸·陈树屏片言解纷·仇铖的叛中之叛·刘秀用晦成帝业
养晦只是一种手段,奋发其威才是目的,养而不用就不是韬晦,而是隐逸了。
时机的把握是最重要的,早则火候不到,前功尽废;迟则机会丧失,悔亦无及。
事事要为自己留后路,也要为别人留后路。
【原文】
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善何益也。
【译文】
制作器械和筹划计谋,都是为了使用的。如果不能使用,即使器械精良、计谋完善又有什么意义呢。
【原文】
沉晦已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辩其本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
【译文】
沉入“晦”的状态过久,大家也都看不清他本来的面目,即便是知己者也很难认清他的心迹。使用晦术重在把握时机,时机如同白驹过隙,稍一疏忽就会失掉。
【原文】
欲择时当察其几先,先机而动,先发制人,始可见晦之功。
【译文】
要选择时机应当认清事情的最初微妙的迹象,才能在时机到时就可以动手,先发制人,这样才能显示出韬晦的功效。
【原文】
惟夫几不易察,幽微常忽,待其壮大可识,机已逝于九天,杳不可寻矣。
【译文】
可叹的是事物的最初状态很难察觉,常因细小微弱而被人忽视,等它逐渐长大到容易识别的时候,机会却飞到九霄云外去了,遥远而不可寻觅。
【原文】
是故用晦在乎择时,择时在乎识几,识几而待,择机而动,其惟智者乎?
【译文】
所以用晦的关键在于选择时机,选择时机的关键在于认识事物的萌芽状态,认清这种状态而等耐,把握住成熟的时机而动手,这难道不是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得到的吗?

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明熹宗时追谥“文宪”。四川新都人,祖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博览群书,诗词曲各体皆备,自有一定的风格。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被后人辑为《升庵集》。杨慎性格耿直,既失欢于皇帝,又结怨于权奸。虽胸怀壮志,力图报国,但其政治才能在当时是难以施展,《三国演义》开篇词,即是作者杨慎的人生悲歌。

杨慎《词品》6卷是明代篇幅最大的一部词话,在词学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是研究明代词学史以及中国词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对于当世流行的“道学”(即理学)和“心学”,杨慎亦持全面否定态度。他认为儒学本是“明明白白,平平正正”,“内外一者也”,但承袭宋儒之学风而流行于明世的所谓“道学”、“心学”,尽管名称不一,形式有异,而其实都是只知“阔论高谈、虚饰文词、只说不行、空洞无用之物。其恶果,一是欺世,二是乱民,故皆为“圣王之所必诛而不以赦者也”。如此之“道学”、“心学”,根本背离了儒学的基本精神……杨慎突破明代学术界的“理学”与“心学”两家的理论禁锢,力图恢复汉学,建立一种新学风。提倡以怀疑的态度做学问,实开清代考据之先河。他指出治学的大方向:“古之学者,成于善疑。”与此同时还深刻批评了明代学者。杨慎敢于对经书权威性的解释大胆提出怀疑,并旁征博引、用多种证据以证成其说。他痛感当时学界的死气沉沉、不思进取,提出:“古之学者成于善疑,今之学者囿于不疑。"
杨慎为学,反对明代空疏学风,痛斥明代学者泥于成说,如有訾议者,“辄欲苦之,甚则鄙之如异域,而仇之如不同戴天一的“竺癃沈痼",主张博通约取,笃于实际,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

好一个大明愤青!😊

欢迎阅读,感谢关注!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