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八观六验”识人法(事例)




《吕氏春秋·论人》原文: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译文】八观的意思是:
当一个人处境顺利时,观察他礼遇的是哪些人;
当一个人处于显贵地位时,观察他推荐的是哪些人;
当一个人富有时,观察他养的是哪些门客;
当一个人听取别人的意见后,观察他采纳的是哪些内容;
当一个人无事可做时,观察他有哪些爱好;
当一个人处于放松的状态时,观察他讲哪些东西;
当一个人贫穷时,观察他不接受什么;
当一个人地位卑贱时,观察他什么事不会去做。六验的意思是:
使一个人高兴,借此考验他安分守己的能力,看他是否得意忘形;
讨好一个人,看他有没有什么癖性;
使一个人发怒,考验他自我控制的能力;
使一个人恐惧,看他能否坚定立场、凛然有为;
使一个人哀伤,考验他的为人;
使一个人痛苦,考验他是否有志气。秦相吕不韦在其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中的《论人》一篇中提出了“外则用八观六验”的识才方法。(1)八观。八观,就是依据人在不同环境的表现来识才。通则观其所礼。显贵之时看其所行的宾礼,即有地位时看是否趾高气扬,蛮横无礼。富则观其所养。富裕之时看其所养的门人宾客,即富足之后他结交什么样的人。听则观其所行。即听他们所言之后看他做不做,如何做。止则观其所好。即看他业余时间追求崇尚什么。习则观其所言。习是“亲信”的意思。当他身处领导周围,有一定的发言权时,看他出好主意还是坏主意。穷则观其所不受。即穷困之时看其是否不受非分之财。贵则观其所进。任要职之时看其推荐什么样的人。贱则观其所不为。贫贱时看其是否不为非义之事,尽管地位低下,决不做有损国格人格之事,堂堂正正,掷地有声。(2)六验。六验,也就是依据人的情感来识才。喜之以验其守:使之“得意”是否“忘形”。乐之以验其僻:使之高兴是否不变操守,是否邪僻不正。怒之以验其节:使之发怒,看其是否能自我约束。惧之以验其持:使之恐惧,看其是否意志坚定,不变信念。哀之以验其人:使之失败,看其是否自制、自强。苦之以验其志使之劳苦,看其是否不变志向。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
大凡衡量一个人,当他显达时,观察他所礼遇的是哪些人,是礼遇有恩于自己的人?还是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还是礼遇达官贵人,在那里攀龙附凤?
这就显示出一个人的德行的高低。
如果在显达的时候,他礼遇的是那些有恩于自己的人、帮助过自己的人,说明这个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是一个有情义、有恩义、有道义的人;如果他礼遇的是那些穷苦的、需要帮助的读书人,那是为国求贤,一片公心。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很清高,清高在什么地方?那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不贪名、不贪利、不贪财,什么都不贪着,一无所求,与世无争,与人无求,自然就清高,显得品格高尚。
一个人既不为财又不为名利,他为什么还要出来做官,出仕拜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报答知遇之恩,进而能够兼济天下。
●诸葛亮本来在南阳隐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为什么出来帮助刘备?就是因为刘备有求贤、礼贤之心,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看到刘备的诚意,看到他那种仁爱天下的存心,所以才出来帮助他。如果在位者没有这样礼贤的恭敬之心,读书人也不愿意出来做官。“致清白之士,修其礼”,对于那些很清高、道德纯洁的士人,领导者必须首先修明自己的礼义,要有礼敬之心。
“致守节之士,修其道”,而要想招致那些坚守节操的人,领导者就要修明自己的道义。“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这样,真正的贤士才会被招来,自己的名声也才可以保全。●周公所礼敬的是真正有道德学问的人,无论贫富贵贱,他都非常恭敬,甚至还以见师之礼去求见,这表现了周公一片公心。他礼贤下士,为国家求贤若渴,没有半点私心。“贵则观其所进”。
当他荣贵时,观察他所提拔和举荐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比如只举荐和自己关系好的人,或者给自己送礼的人,还有谄媚巴结自己的人。如果他只任人唯亲,很可能会结党营私。●在《尚书·舜典》中记载,虞舜是一个非常爱才重贤的人,他显贵之后所提拔和举荐的也都是贤能有才的人,而且他“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对内推荐贤才不避讳自己的亲属,从外面选举贤才也不回避自己的仇人。这说明舜是一个非常贤善的人,对人没有分别心,为国举荐贤才而没有自己的好恶之情,所以人们才对他爱戴不已。尧帝曾经考察舜,问其治国之道,舜只回答了两个字:“事天”,就是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去治国。后面举例说,“平地而注水,水流湿”,在平地上浇水,水自自然然地就会朝着低洼潮湿的地方流去。“均薪而施火,火从燥。召之类也”,地上放着很多的柴火,你要去点燃它,火自自然然地会首先烧着那些干燥的柴火。这都是自然感召的结果。所以“尧为善而众美至焉,桀为非而众恶至焉”,尧凭借着自己美好的德行,感召而来的也都是贤良的臣子,还有人才;而桀的品行败坏,自自然然招致的也是那些德行缺失、奸诈狡猾的人与他为伍。“富则观其所养”。
当他富有时,观察他所供养、款待的是哪些人。一个人富有之后,供养的是父母,是贤德之人、贫苦的读书人,为国家培养人才?还是养了一些倡优佞人,就是供自己游戏、玩乐、开心的,或者巧言善辩的、谄媚巴结的人?历史上有很多读书人,都有这样的志向,自己一旦富有之后要利益他人、造福国家。
●譬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心愿,就是他希望有很多的房子,让天下有志气、贫穷的读书人都能够接受他的照顾,让他们好好读书,最后成就功名,为国家服务。●再譬如范仲淹,本来他买了苏州的南园想作为自己的住宅,但是听风水家说这个南园的风水非常好,后代会非常地发达,结果他马上就把这个南园捐了出来,作为培养读书人的场所、作为学堂。结果确实培养出很多贫穷的读书人,最后能够做官,为国家服务。在《大学》中说“仁者以财发身”,有仁德之心的人,他有了财富之后,会把财富捐献出来兴办教育,救济穷苦,结果不仅帮助了别人,也为自己赢得了好的名声、好的身份,受到大家的尊重。这就叫“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没有仁德之心的人、没有智慧的人恰恰相反,他有了钱之后,就会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结果不仅会很快把钱财给败散掉,还会给自己招来身体的不健康,甚至身份、名声的败坏。这就是“不仁者以身发财”,他不惜用自己健康的身体,好的身份、地位、名声去发财,求得财富的增长。
譬如有些官员拿着自己的官位去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结果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败坏了自己的名声,锒铛入狱。这都是不明理所导致的结果。“听则观其所行”。
这一句话有两种解释。听一个人讲话,要观察他的言行是不是一致,这是一种讲法。像《论语》中也讲,“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另一层意思,就是当他受到君主听信时,观察他的言行是否一致。比如领导者很听信下属的话,那就要看看下属有没有得意忘形,有没有借着这个机会谋取自己的名利;还是领导愈是信任他,他愈是抓住这个机会成就领导的德行,推展利益百姓的政策,后者就是行仁。“止则观其所好”。
这个“止”也是有两种解法:一种是,你平常接近他,了解他的生活状况,观察他的喜好、嗜好;另一种是,他闲居在家的时候,观察他的嗜好是否正当合法。有些人喜好赌博、喝酒、女色,这样的嗜好迟早都会给自己招致祸患。在《群书治要·尚书》中就讲到,观察一个人他有没有发展前途,就看六件事情。
哪六件事情?
“内作色荒”,对内兴起了迷恋女色之风;
“外作禽荒”,对外喜欢打猎、游戏,没有节制;
“甘酒嗜音”,喜好饮酒,沉溺于靡靡之音;
“峻宇雕墙”,住的房屋又高又大,墙上还雕刻着花纹,雕梁画栋,可以说是极尽奢侈。
“有一于此,未或弗亡”,以上这几件事情,只要有一件事做得太过分了,那就没有不灭亡的。所以我们平时跟人聊天,我们看一看他聊什么。“言为心声”,他跟你聊吃喝玩乐,聊名车、名牌这样的东西,这样的人成不了大器。《论语》中孔子就教导我们,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还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个读书人志向在求道,但是还以自己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为耻,说明没有把心思放在求道上,还是很关注世间的名闻利养、吃喝玩乐、享受等等,那就不足与他多谈了。“习则观其所言”。
“习”,就是当他能够亲近君主时,观察他的言谈是否与正道相应。如果一个人没有去掉名利心,一旦跟领导者接近,他就会讲好听话,谄媚巴结的话,而不是引导领导者走在正道上。这种习气有的时候是不知不觉,这都是一种追名逐利的反映。“穷则观其所不受”。
当他困苦时,观察他是否对非分之财有所不受。对不义之财、非分之财,要见利思义。当利益现前的时候,想它符不符合道义。如果不符合道义,给我们,我们也不能够接受。在古代,即使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也都知道财富有两种,一种叫吉财,一种叫凶财。
吉财,就是我们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而另一种财富,就是通过非法的手段,不道义的、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不义之财,它会为我们带来不尽的麻烦,甚至是凶灾。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能够做到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就是因为他读书明理、深知因果,所以对于不义之财、非分之财都不敢去接受。

“贱则观其所不为”。
当他处于卑贱时,观察他是否能对非义之事有所不为。一个人不爱慕虚荣,才能够做到见利思义、见得思义。通过这八项观察,就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人才了。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