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君:即文昌帝君张亚子,原为四川越西县地方神,因保佑学业官运,非常灵验,被尊奉为学业官运之神,流行于全国乃至全世界。文昌帝君曾经九十六化降临人间,世代积功累德,造福一方,为人称颂,功德无量。
警世寶誥
帝君曰:
天地,一大父母也,父母之于子无不爱,天地之于人亦无不爱。则必使人人饱暖也,人人安宁也,人人寿考也。
【译文】
文昌帝君说:
天地就是一个大的父母。正如父母爱惜他们的子女一样,天地也爱世间的人们。这样就必须让人人都吃饱穿暖,太平康宁。
然而饥寒者不免,危难者不免,夭折者不免。斯亦惨矣。
又有兵戈以戕之,瘟疫以戕之,旱干水泛以戕之。死者血流尸积,生者东奔西驰。困苦千般,颠连万状。
【译文】然而世间又不免有饥寒交迫的人,有危难的人,短命的人,这些种种的凄惨。
还有毁伤物命的战争、瘟疫、旱涝水灾,死伤无数。苟延残喘勉强生存下来的人,东西漂泊,千般穷苦,困顿不堪。
呜唿!天地诚何心哉!既生之而又杀之,然且怨天地之不仁,而不知天地实有无可如何者。
人悲之,天地更悲之也。人为人悲之,天地早为人悲之也。天地为人悲之,而不能为人宥也,何也?
【译文】哎!天地实在是什么用心啊?既生养他们又杀害他们。然而人们埋怨天地的不仁慈,却不知道天地确实是没有什么办法啊。
人们生活的凄惨并且悲伤,天地更加为人们悲伤。人们为自己而悲伤,天地却早就为人们而悲伤。天地为人而悲伤,却不能宽恕人们,这是为什么呢?
人为之,非天地为之也,非天地为之,天地何能为人宥也,人自为之,人又何得怨天地也。何言乎人自为之也?人之所以为人者理也,理亡斯人亡也。
【译文】这些灾难是人们自己所为而不是天地所为。不是天地所为,天地如何能宽恕人们,令人太平康宁呢?人们自己所做的事,又怎能埋怨天地呢?为什么说灾难是人们自己所为呢?人之所以是人的原因,是因为道理,没有了道理人也就灭亡了。
为臣者不忠也,为子者不孝也。为兄者不友也,为弟者不恭也。为夫者不义也,为妇者不顺也。为长者不惠也,为幼者不敬也。为师者不严也,为友者不信也。
【译文】做臣子的不忠心,做儿女的不孝顺。做兄长的不友爱,做弟弟的不恭敬。做丈夫的不仁义,做妻子的不和顺。做长辈的不施惠,做晚辈的不尊重。做师长的不严厉,做朋友的不信用。
士竞文艺而忽德行也,农图良田而昧心地也。工作伪而弗作德也,商见利而弗见义也。官为家而无赤心为国也,吏为私而无实心为公也。理刑名者忘善俗之远猷也,司教训者昧明伦之先务也。
【译文】
士子争竞文艺却忽略了道德品行的修养,农民贪图良田却违背自己的良心;工匠作假却失去了道德,商人看见利益却丢失了公义;官员为了私家而失去了忠心为国之心,小吏为了私欲而失去了实心为公之心;管理刑律的人忘记改良风俗的远大谋略,掌管教育的人不知明人伦的首要事务;
僧道灭纲常而伤风化也,娼优弃廉耻而蛊愚顽也。隶卒假虎威而蠹编氓也。豪强肆鲸吞而凌寡弱也。杂流矜奇异而藏阴险也,游民结党羽而逞阴谋也。邪淫者比比,奸诈者多多也。
【译文】和尚和道士不遵纲常而败坏、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妓女舍弃廉耻来诱惑愚昧顽固之人;衙门里的差役依仗官府的势力祸害百姓,豪强肆意侵吞土地欺压孤弱的人;手工艺人自夸他们的奇异来隐藏内心险恶,流离失所的人结成党羽来实现 他们的诡计。邪淫、奸诈的人处处都是,极言其多。
腥闻在上,黑气触空。是以劫数定而灾害临也。然而天地甚爱人,非遽以灾害戕人也。其初亦望人悔过迁善而消此大劫也。
【译文】丑名远扬,恶气抵触天空。所以劫数生成因而灾难降临。然而天地十分爱惜世间的人们,并不马上降灾害来报应人们。起初也希望人们能忏悔罪业改过向善,以此来消除劫数。
是故:春之元,教人以仁也。夏之亨,教人以义也。秋之利,教人以礼也。冬之贞,教人以智也。日之昃月之食,教人以持盈而戒满也。雷之迅风之烈,教人以恐惧而修省也。
【译文】因此:春天万物始生,长养万物,教给人们以仁爱;夏天亨通嘉美,众美相聚,给人们以忠义;秋天万物成实,利益万物,教给人们以礼仪;冬天以物之终,纳干正之道,教给人们以智慧;太阳偏西月亮亏缺,教给人们应该保守成业而戒除自满;雷的迅速风的狂躁,教给人们君子应怀忧患之心而反身自省。
人有不明之事,天无不报之条。如一切飢寒危难夭折之迭出错见者,无非欲以小惩大,以一警众也。使人人体天地爱人之心,而望人悔过迁善者也。何至末劫临头,如此其惨也。
【译文】人有不明白的事,天没有不报应的事。就如一切饥寒交迫、有危难、早亡的人接连出现,无非是想用小灾难来惩罚大过错,以一人来警醒众人。使得人人都能体会天地的爱人之心,并希望人们能够忏悔罪业改过向善。何至于大灾难来临,如此的凄惨。
惟天地厚爱人而人不知,厚望人而人不觉。恶业太重,恶类太繁。寻常灾害,扫除不尽而大劫始临也。兵戈所不及者瘟疫以戕之。瘟疫所不及者,旱干水泛以戕之。呜唿!天地诚何心哉!
【译文】
只是天地深爱人们而人却不知道,殷切期望人们改过而人却无察觉。人们做的恶业太重,做的恶业太多。普通的小灾难除不尽这些恶业因而大难开始降临。战争消除不了就用瘟疫来消除,瘟疫消除不了就用旱涝水灾来消除。唉!天地实在是什么用心哪!
吾奉上帝命,飞鸾开化。所以正人心而救末劫者无不至矣。而人心卒不可正,末劫卒不可救者,人之迷也。迷于前,吾犹冀其悟于后。故兹大劫既临之余,復谆谆为尔世人言之。使尔世人知,天地之爱人如此其深,天地之望人如此其切。庶乎末劫,不能救于已往者,犹或可救于将来也。
【译文】我奉玉皇上帝的命令,乘飞鸾在人间感化世人。因此我在人间处处端正人心来免除人们遭遇大灾难。然而人心究竟不可端正,大灾难究竟不可免除,这是世人的迷惑啊。在过去迷惑的世人,我仍然希望他们能在将来醒悟。所以在这个大劫来临之际,我反复告诫你们世人此事。让你们世人知道,天地爱人之心如此之深,天地对人的期望如此之切。在大灾难来临之际,不能在以前被救拔的众生,或许仍然可以在将来被救拔。
尔世人其速速悔过,速速迁善。勿负天地厚爱人之心也,勿负天地厚望人之心也。其遭劫而死者,爱之无可爱也,是自绝也。其遭劫而未至于死者,望之犹可望也,宜自新也。其未遭劫而安享太平者,天地厚爱之厚望之也,宜自省而自修也,勿失爱而失望也。慎之慎之!
【译文】你们世人应当速速悔改过错,速速改过向善。不要辜负天地深切爱护人们的用心,也不要辜负天地殷切期望人们改过向善的用心。那些遭遇劫难而死的人,爱他们却没有值得怜爱的,是自取绝灭。那些遭遇劫难却没有死的人,期望他们改过向善还有希望的,应当改正错误,重新做人。那些没有遭到劫难而安享太平的人,天地深切爱护他们并殷切期望他们向善,应当时常自我反省并修养自己的德性,不要辜负天地对自己的爱护因而辜负天地的期望。慎重慎重!
一言恐天地闻之也,一行恐天地见之也,一念恐天地窥之也。人可瞒,天地不可瞒也;人可欺,天地不可欺也。天地在吾心,吾心即天地也。时时不昧心,即时时敬天地也。吾心时时敬天地,天地即时时佑吾身也。天地时时佑吾身,则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又何灾害之不可弭,何劫数之不可消也。
【译文】一言一语恐怕天地听到,一行一动恐怕天地看到,一思一念恐怕天地窥查到。人能被瞒骗,天地却不能被瞒骗。人能被欺骗,天地却不能被欺骗。天地在我们心中,我们的心就是天地。常常不违背良心,就是常常敬重天地。我们心里常常敬重天地,天地就常常保佑我们。天地常常保佑我们,就会百福临门,万事吉祥如意,又有什么不可消除的灾害,什么不可消除的劫数呢?
世人见吾训者,其思之!其细思之!为愚夫愚妇讲说之,钞写而传送之,刊印而广佈之。劝人一善,准五十功。劝人十善,准五百功。造福良非浅也。勉之勉之!
【译文】
世间见到我训锆的人,应当思考它的道理!应当仔细思考它的道理!为平民百姓讲述解说它,抄写它来传阅赠送,刊印它来广泛布施。劝人行一善,抵充五十功。劝人行十善,抵充五百功。所造功德福利实在无量,努力努力!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即文昌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两宋以前,“文昌”仅仅只是三垣二十八宿之一,其虽象征文学,但并非人格神祇。文昌封为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于是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文昌帝君除有抗击战死、忠主救民之功绩外,《梓潼帝君化书》称,张亚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后值瘟疫流行,梦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成书于宋时的《文昌孝经》认为孝乃万善之源;万行之端。上慈下孝推己及人,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护人家的儿女。历朝历代的帝王对文昌帝君十分尊奉。唐朝时,玄宗僖宗因避安史之乱来到四川,将士皆因水土不服,病倒了一大批。玄宗皇帝十分着急,在夜里梦到张亚子得治病药方一帖,治好了大军。玄宗僖宗加封张亚子为“左丞相”、“济顺王”,以万乘之尊向张亚子叩拜。从此张亚子身价百倍,被世人尊奉到同孔子齐名的地位,故世间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之后,宋朝的各位帝王又先后加封张亚子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英显王”,“神文圣武孝德忠义王”等。元代仁宗又加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明清两朝也大肆尊供文昌。凡天下学官,皆去文昌祠,并修筑大量的文昌宗庙隆重祭祀。历史上,文人士子,儒、佛、道都十分崇拜张亚子,还借文昌帝君之名,降写了大量著述,据不完全统计达80余部,数百种之多。这些经语中许多是劝善勉学的诗章。
在中国的许多道观中都供奉着文昌帝君,道教对这位神仙的接纳是在公元6世纪左右。文昌帝君不停地转世,为民造福,负责人们的学习和考试。14世纪以后,中国的许多学校里都供奉文昌帝君。从中可以看出,文昌帝君虽然是道教的神,但他又有浓厚的儒家色彩。文昌帝君,又称更生永命天尊、梓潼帝君、雷应帝君、七曲灵应天尊、保德宏仁大帝、宝光纯一天尊,全称“九天定元保生扶教开化主宰长乐永佑灵应大帝”。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志心皈命礼。不骄帝境。玉真庆宫。现九十八化之行藏。显亿千万种之神异。飞鸾开化于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释教。不骄不乐,职尽乎天地水官。功德难量。威灵莫测。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九天辅元。开化主宰。司禄职贡举真君。七曲灵应,保德弘仁大帝。谈经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
致谢书
内容来自相关书籍或网络收集整理,感谢所有为中华典籍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分享而贡献力量、付出努力的人们,功德无量!
本篇《文昌帝君警世宝诰》采用版本(译文:楚伟、校正:方寸山人),特此鸣谢!
图文内容来自网络各平台。编辑整理古籍经典,意在分享智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对待古籍经典,吸其精华、弃其糟粕,从中去吸收营养部分,(若非优秀部分,亦可了解)如此甚好。愿于君有益!🙏🙏🙏
END
欢迎阅读转发,感谢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