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语》“礼集”谈道及注解





作者:(明)吕坤     

【谈道】
在《谈道章》中,吕坤提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道” 的呈现,道只有一个,只有一真,而“中”却是道中天子;中道是圣人权衡度量万物的标准;而中下有庸,中庸之道更是了不得。同时,他把宇宙归结为“理”和“气”,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气是后天生成的。此外,他还对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知与行进行了论述。综而言之,吕坤把繁纷复杂的世界归纳为一个 “道”字。昔人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原文】 
真器不修,修者伪物也;
真情不饰,饰者伪交也。
家人父子之间不让登堂,非简也,不侑而饱食,非饕也,所谓真也。
惟待让而入,而后有让亦不入者矣;惟待侑而饱,而后有侑亦不饱 者矣,是两修文也。
废文不可为礼,文至掩真,贼也。君子不尚焉。【译文】真实的器物不需加以整修,整修后就成了假器物;真实的情感不用掩饰,掩饰后就是虚伪的交情。家庭中父子之间不用谦让 就登堂入室,并不是简慢无礼;不需劝请却吃得很饱,并不是贪馋,这是率真坦诚的体现。只等有人礼让才进去,而后来有请让也不进入;只等有人劝说才吃饱,而后来就是有人劝说也吃不饱,这就是整修和掩饰。废弃文饰就没有礼仪,但文饰过度就会掩盖真实,成为礼仪的祸害。君子不推崇这种作法。【原文】
自然者,发之不可遏,禁之不能止。
才说是当然,便没气力。
然反之之圣,都在当然上做工夫,所以说勉强。
勉然做到底知之成功,虽一分数境界,到难题试验外,终是微有不同,此难以形迹语也。【译文】所谓自然,就是产生后便无法遏制,想制止住都不可能。刚 刚认为应当如此,刹那间就无能为力了。就像通往至圣目标的道路,人人都在怎样做上下功夫,所以讲究要努力。努力做下去可以取得成功。然而即使达到的目标差不多,只要用难题加以验证,终究就有些不同。这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原文】
愚不肖者不能任道,亦不能贼道,贼道全是贤智,后世无识之人,不察道之本然面目。
示天下以大中至正之矩,而但以贤智者为标的。
世间有了贤智,便看的中道寻常,无以过人,不起名誉,遂薄中道而不为。
道之坏也,不独贤智者之罪,而推崇贤智,其罪亦不小矣。中庸为贤智而作也。
中足矣,又下个庸字, 旨深哉!此难与曲局之士道。【译文】 愚笨无才的人不能担负道,也没有能力篡改道。篡改道的人 全都是智识卓越的人。然而后代没有见解的人,不能分辨其本来 面目。昭示大中至正的准则于天下,总是以所谓贤智的言论作为 典范。世上的贤智者,认为中庸之道太一般了,没有什么过人之 处,不能给他带来名誉,于是就轻视中庸之道而不愿去实践它。道遭破坏,不仅仅是贤智的人的罪过,那些推崇贤智者的人,他 们的罪过也是很大的。中庸之道是由贤智的人提出来的。一个 “中”字已经够了,又在它的下面添了个“庸”字,其道理就更 深刻了。对于这一点很难同局外人说得清楚。【原文】
中之一字,不但道理当然,虽气数离了中亦成不得寒暑,灾祥失中则万物殃。
饮食起居失中则一身病。
故四时各顺其序,五脏各得其职,此之谓中,差分毫便有分毫验应,是以圣人执中以立天地万物之极。【译文】“中”这个字,不但是当然的道理,即使是自然气候,没有了中也就没有冬寒夏暑的变化;灾与祥失去了中就会使万物遭受祸殃,起居饮食没有中就会身患疾病。所以四时各守其秩序,五腑 六脏各守其职,这就是叫作“中”,如果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就能得到验证。因此圣人紧紧把握住“中”,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原文】
或问:“中之道,尧舜传心,必有至玄至妙之理。”
余叹曰:“只就我两人眼前说,这饮酒不为限量,不至过醉,这就是饮酒之中;这说话不缄默,不狂诞,这就是说话之中;这作揖跪拜,不烦不疏,不疾不徐,这就是作揖跪拜之中。一事得中,就是一事的尧、舜。推之万事皆然。又到那安行处,便是十全的尧舜。”【译文】也许有人会问:“居中的道理,是由尧、舜心传的,它一定有非常玄妙深奥的道理。”我叹息说:“仅就我们俩眼前的事来说吧,饮酒不达到限量,不至于醉倒,这就是饮酒的'中’;说 话时不缄默无语,又不轻狂妄语,这就是说话的'中’;作揖跪拜时,既不烦琐疏漏,又不快不慢,这就是作揖跪拜的'中’。一件事能够持中,这件事就做得像尧舜一样。以此类推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如果所有的事该这样做时都这样做,那就是真正的圣人了。”【原文】
有大一贯,有小一贯。
小一贯,贯万殊;
大一贯,贯小贯。大一贯一,小一贯千百。
无大一贯,则小一贯是零星,
无小一 贯,则大一贯终是浑浊。【译文】 贯通万物的道理,既有大的,也有小的。小的道理,千差万别。大的道理,贯穿着小的道理;小的道理贯穿于许许多多特殊的个体。没有大的道理,小道理终究是零星分散的;没有小道理,则大道理终究是浑沌不清的。【原文】
理路直截,欲路多歧;
理路光明,欲路微暧;
理路爽畅,欲路懊烦;
理路逸乐,欲路忧劳。【译文】 理性之路是康庄大道,贪欲之路狭窄崎岖;理性之路光明无限,贪欲之路昏暗晦涩;理性之路爽快通畅,贪欲之路懊恼烦闷;理性之路安逸快乐,贪欲之路忧郁劳神。【原文】
无万则一何处着落?无一则万谁为张主?此二字一时离不得。
一只在万中走,故有正一,无邪万,有治一,无乱万,有中 一,无偏万,有活一,无死万。【译文】没有万,一又存在于什么地方呢?没有一,万又靠谁来主宰呢?这两个字互相依存,谁也不能分开。一是在万之中,所以有 正一,也就没有邪万;有治一,也就没有乱万;有中一,也就没有偏万;有活一,也就没有僵固的万。
【原文】
阳道生,阴道养。
故向阳者先发,向阴者后枯。【译文】阳道拥有促生的作用,阴道拥有滋养的作用。因此,向阳一面的植物总是最先萌发生长,而背阴一面的植物总是最后枯萎。【原文】
道莫要于损己,学莫急于矫偏。【译文】 治道没有比克制自己更为重要的;治学没有比矫正偏差更为重要的。【原文】
七情总是个欲,只得其正了都是天理;
五性总是个仁,只不仁了都是人欲。【译文】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终究都是人的欲望, 只要来得正当就符合天理;五性(仁、义、礼、智、信)终究都 是仁,只是没有了仁的时候就全部成了欲望。【原文】
万籁之声皆自然也,自然皆真也,物各自鸣其真,何天何 人?何今何古?
六经籁道者也,统一圣真,而汉末以来胥执一 响以吹之,而日是外无声矣。
观俳谑者,万人粲然皆笑,声不同也而乐同。人各笑其乐,何清浊高下婢蚩之足云?故见各鸣其自得。
语不诡于六经,皆普通之众响也,不必言言同,事事同矣。【译文】万籁之声都发于自然,自然就是真,万事万物发出的声音就是真。什么是天?什么是人?什么是古?什么是今?六经(《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是道的声响(籁),至圣纯真一统天下。然从汉末以来,却只有一家在鸣响,还竟然说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声音了。观看喜剧表演时,成千上万的人都开怀大笑,声音虽然不同但欢乐的心情一样。每个人都为值得自己笑的地方而笑,哪里还能分辨出清高浊污、高尚低下、美丑妍媸呢?所以各自都在为自己而快乐。言论只要不违背六经,就都 是道发出的声音,并不要求每句话相同,每件事都相同。【原文】
有天欲,有人欲。
吟风弄月,傍花随柳,此天欲也。
声色货利,此人欲也。
天欲不可无,无则禅;
人欲不可有,有则秽。
天欲即好的人欲,人欲即不好底天欲。【译文】有的欲望发自自然,有的欲望由人所为。讴歌自然,流连美 景,这是自然的欲望。声色犬马谋取暴利,是人为的欲望。发自 自然的欲望不能没有,如果没有就成了佛门弟子;人为的欲望不 能有,如果有就污秽不堪。发自自然的欲望就是好的人为欲望;人为的欲望就是不好的自然欲望。【原文】 
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满六合是远恻隐之心处。君子于六合飞 潜动植,纤细毫末之物,见其得所则油然而喜,与自家得所一般;见其失所则闵然而戚,与自家失所一般,位育念头如何一刻 放得下?【译文】 如果仁慈恻隐之心充斥满腔,那么整个世界都是侧隐之心施 恩的场所。君子对于世界上的万物,无论空中、水中和陆地上的 动物和植物,以至于微小的生物,只要看见它们各得其所,喜悦 的心情就油然而生,就像是自己有所得益一样;看见它们流离失 所,就会感到伤心悲戚,就像是自己有所失一样,这种念头(为物而喜,为物而忧)每时每刻又怎么能忘记呢?【原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是肫肫其仁,天下一家滋味。
然须推及鸟兽,又推及草木,方充得尽。
若父子兄弟间有各 自立达、争先求胜的念头,更那顾得那个。【译文】 自己想有所建树,又想使别人有所建树,自己想有所发展, 且又想他人有所发展,这就是非常诚恳的仁心,它能使天下人如同一家般亲密。然而还必须将它扩大到乌兽以及草木,才能表现得彻底。假如父亲儿子与兄弟之间各自追求成名发达,争强好胜,哪里还能顾得上他人呢?【原文】
知彼知我,不独兵法,处人处事一些少不得底。【译文】了解对方和自我,不单单是兵家取胜遵循的法则。为人处事 同样不能不遵循。【原文】
静中真味至淡至冷,及应事接物时,自有一段不冷不淡天 趣。
只是众人习染世味十分浓艳,便看得他冷淡。
然冷而难亲, 淡而可厌,愿不是真味,是谓拨塞灰嚼净蜡。【译文】恬静之中的真滋味就是冷淡到极点,这样等到待人接物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不冷不淡、不即不离的情趣。只不过因为大家都沾染了非常浓艳的世俗风气,因而就将真滋味看得很淡薄。当然,过份的冷就难于亲近,过份的淡就令人讨厌,这都不是真滋味,因而就像拨寒灰,嚼蜡烛一样索然无趣了。【原文】
万事万物都有个一。
千头万绪皆发于一,千言万语皆明此 一,千体认万推行皆作此一。
得此一,则万皆举。
求诸万,则一反迷。
但二氏只是守一,吾儒却令用一。【译文】万事万物都有它们的共性(规律)。千头万绪都是从一开始, 千言万语都是说明某一道理;无数次身体力行都是做某一件事。懂得了规律,那么万事都可进行;求得了万物的共性,那么其个性反而丢失了。然而释、道都只是固守规律,我们儒家却善于利 用规律。【原文】 
三氏传心要法,总之不离一静字。下手处皆是制欲,归宿处 都是无欲,是则同。【译文】 儒、释、道三家传心的关键所在,都离不了一个“静”字。他们总是从克制欲望开始,结局都要达到无欲的境界,这个法则都是一样的。【原文】
罕譬而喻者,至言也;
譬而喻者,微言也;
譬而不喻者,玄言也。
玄言者,道之无以为者也。
不理会玄言,不害其为圣人。【译文】很少举例而晓喻的,是至理名言;运用举例而晓喻的,是精细之言;有了比喻但不作说明,就是玄妙深奥之言。玄奥的言论就是不懂得道的人所说的。不能理解领会玄奥的言论,并不妨碍其成为圣人。
【原文】 
君子之于事也,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君 子言也,语乎其所不得不语,默乎其所不得不默。
尤悔虑几寡矣。【译文】君子对于要作的事情,在不得不去做时才去做,在不得不终 止时才终止;对于要说的话,直到不得不说时才说,不得不沉默 时才保持沉默。这样做,因而就很少有后悔的时候。【原文】
才有一分自满之心,面上便带自满之色,口中便出自满之 声,此有道之所耻也。
见得大时世间再无可满之事,吾分再无能满之时,何可满之有?故盛德容貌者愚。【译文】刚有一份自满之心,脸上就表露出自满的神情,口中就发出 自满的声音,这是得道的人认为十分可耻的事。见识广大以后, 人就再也不觉得世界有可以自满的事。其本性中再也没有自满的 时候,哪还有什么值得满足呢?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往往表现出大 智若愚。【原文】
诚与才合,皆竟是两个,原无此理。盖才自诚出,才不出于 诚不得个才,诚了自然有才。今人不患无才,只讨一诚字不得。【译文】诚实与才华相统一,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东西,最初并没有这样的理论。才华是从诚实中产生的,不是出于诚实的才能不能算 是才能;诚实就自然有才能。当今的人并不缺乏才能,而是很难做到诚实。【原文】
断则心无累。
或日:“断用在何处?”
日:“谋后当断,行后当断。”【译文】 办事果断,心中就无所牵挂劳累。也许有人问:“在什么时 候决断呢?”答案是:“谋划之后要当机立断,行动之后要当机 立断。”
【原文】 
道尽于一,二则赘。体道者不出一,二则支。
天无二气,物无一本;心无二理,世无二权。
一则万,二则不万,道也,二乎哉?
故执一者得万,求万者失一,水雍万川未必能塞,木滋万叶 未必能荣,失一故也。【译文】道归纳为一元,二就是多余的。认识道的人不能超出“一” 的范畴,二就会支流迭生。天没有二气共存,物没有二个本质;心中没有两种道德观念,世上没有两个王权。持一就能得贯通万事之理,持二就不能得到贯通万物之理,道,怎么能有两种呢?所以坚持一元就会得以认识万事的发展规律,而纷求万理就会失 去对事物的最根本的认识,这就像流水未必能阻塞河川,树根滋养枝叶未必茂盛,这都是失掉一的缘故。【原文】 
道有一真,而意见常千百也,故言多而道愈漓;
事有一是, 而意见常千百也,故议多而事债。【译文】 道只有一个真谛,而人们的见解却有成百上千,所以解释道的言论越多离道的本质就愈远;事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而对其 见解却成千上万,所以议论越多就越与事理相悖。说自然是第一等话,无所为而为。说当然是第二等话,性分 之所当尽,职分之所当为。说不可不然是第三等话,是非毁誉是 也。说不敢不然是第四等话,利害祸福是已。遵循自然规律是最好的方法,表面无为实际上大有作为。遵 循大趋势也是很好的,是人的本性应当做的或本职范围内应尽的 义务;不得不遵守伦理道德的行为就一般了,注重是非得失的人 就是这样。至于不敢不遵守公共道德就是最差的,以自己的利害 祸福作为行事的标准。【原文】 
天下之事,真知再没个不行;真行再没个不诚,故诚之行再 没个不自然底。
自然之行不至其极不止,不死不止,故日明则诚矣。【译文】 天下的事情,真正了解了就没有不去做的;真正的行动不会 没有不诚挚的,所以诚挚的行为就没有不自然的。自然的行动不达到终点就不会停止,不到死亡不会停止。所以明白事理之后就会诚挚。【原文】
到至诚地位,诚固诚,伪亦诚;未到至诚地位,伪固伪,诚亦伪。【译文】到了至诚的地步,诚挚当然还是诚挚,虚伪也会变得诚挚;没有达到至诚地步,伪善当然还是伪善,就连诚挚也变得虚伪了。【原文】
事有豫而立,立有豫而废者。吾曾豫以有待,临事凿构不成, 竟成弃掷者。
所谓权不可豫设,变不可先图,又难执一论也。【译文】有的事情因为事先谋划而取得成功,也有的因事先的谋划而 失败的。我曾经通过事先的谋划对待要办的事,但遇到事情时却 没有成功,终究不得不将事先的设想放弃。所以说权变不能预先设定,变化也不能首先图谋,这又不能一概而论。【原文】 
威仪养得定了,才有脱略,便害羞赧;
放肆惯得久了,才人礼群,便害拘束。习不可不慎也。【译文】 要保持庄重威严的仪表不变,刚刚有一点放任,就会感到羞 涩;长时间放荡无羁,一旦进入文明的场所,就会感到拘束难 受。因此说习惯是不可不慎重对待的事。【原文】
内外本末交相培养,此语余所未喻。
只有内与本,那外与末 张主得甚?【译文】内外本末互为依存,互为条件,这句话我没有说过。只有内与本,那外与末能有什么作用呢?【原文】
冷淡中有无限受用处。都恋恋炎热,抵死不悟,既悟不知回 头,既回头却又羡慕,此是一种依膻附腥底人,切莫与之谈真味。【译文】心境常处于冷漠清淡,将会大有裨益。假如过分热衷于权势名 利,到死还不悔悟,或即使悔悟了又不懂得回头,或即使回头又羡慕 过去,这种人是些追腥逐臭之徒,千万不能同他们谈论人生的真谛。【原文】
处明烛幽,未能见物,而物先见乏矣。处幽烛明,是谓神 照。是故不言者非暗,不视者非盲,不听者非聋。【译文】 处在明亮的地方烛光就显得幽暗,还没有照见物体,而物体就已经能看得见。处在幽暗的地方烛光就很明亮,因此称作神 照。所以说不说话的人并不是哑巴,不东张西望的人并不是盲 人,不轻信别人的人并不是聋子。【原文】 
世之治乱,国之存亡,民之死生,只是个我心作用,只无我 了,便是天清地宁,民安物阜的世界。【译文】 世界的大治或混乱,国家的生存与灭亡,百姓是生是死,都 只是一个“我心”在发挥作用,只要能大公无私,达到“无我” 的境界,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太平无事,物阜民丰了。【原文】
损之而不见其少者,必赘物也,益之而不见其多者,必缺之也。惟分定者,加一亳不得,减一毫不得。【译文】 减损后却不见短少的东西,一定是多余的东西;增加后不见多出的东西,一定有所欠缺。惟独真实完美的东西,增加一毫不行,减少一毫也不行。【原文】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
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
非物有趋避,目眩于急求也。天下之事,各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译文】寻找东西的时候,苦苦寻觅都不能得到。也许有的东西看见了但没有在意,后来漫不经心的时候,却又突然得到了。这并不 是东西在躲避人,而是由于寻求心切而有所迷惑。天下的事情也如此,从容不迫就能得到,匆匆忙忙就会失去。【原文】
知是一双眼,行是一双脚。
不知而行,前有渊谷而不得, 傍有狼虎而不闻,如中州之人适燕而南,之粤击北也,虽乘千里之马,愈疾愈远。
知而不行,如痿痹之人数路程,画山水,行更无多说,只用得一“笃”字。
如底功夫千头万绪,所谓“匪苟知之,亦允蹈之”; 
“知至至之,知终终之”;
 “穷神知化”, “穷理尽性”, “几深研极”, “探赜索隐”, “多闻多见”。
知也者, 知所行也;
行也者,行所知也。
知也者,知此也;
行也者,行此也。
原不是两个。
世俗知行不分,真与千古圣人驳难,以为行即是知,余以为能行方算得知,徒知难算得行。【译文】 认识是一双眼睛,行动是一双脚。没有认识而采取行动,就像 前面有深渊狭谷而不见,狼虎在身旁嚎叫都听不见一样;如同中州 的人前往燕国却向南行,往粤地去却向北行,即使乘坐的是千里 良驹,也只能是越跑越远。认识后而不去行动,仅仅有点笃实而 已。认识的方法千头万绪,所以说没有认识的艰难,只有行动的 艰难;没有认识,也就无法行动;认识是没有穷尽的,应该不断 地探索,多见多闻才有长进。所谓知,就是知道怎样行动,所谓行,就是实践所认识的事物。认识,也就是认识这一点,行动, 也就是实践这些。它们二者本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世俗之人认为知行不分,非要辩驳刁难千古圣人,认为行动就是认识, 我认为能有行动才能算是有了认识,光有认识难得算有行动。【原文】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
诚生 明者,清虚所通也。
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舍此无以为道矣。【译文】 公正能使人变得聪明,诚挚也使人变得聪明,从容也使人变 得聪明。公正产生聪明,是因为不被私心贪欲所遮蔽。诚挚产生聪明,是因为内心清静虚无。从容产生聪明,是因为不会由于情感的波动导致事理的混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聪明的办法。【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自有《中庸》来,无人看破止I 一语。此吾道与佛、老异处,最不可忽。【译文】“喜怒哀乐四种感情没有迸发,就叫作中。”自从《中庸》一 书问世以来,没有人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这是儒家和佛 教、道教所不同的地方,最不应该忽略。【原文】
良知之说,亦是致曲扩端学问,只是作用大端费力。
作圣工夫当从天下做,培树工夫当从土上做。
射之道,中者矢也,矢由弦,弦由手,手由心,用工当在心,不在矢;
御之道,用者衔也,衔由辔,辔由手,手由心,用工当在心,不在衔。【译文】 所说的良知,也是相当深奥的学问,只是在行动方面要大费 力气。做圣人的应该努力顺乎自然规律,培植树木当从土壤里做 文章。射箭的道理是,中靶子的是箭,而箭是由弦控制的,弦又是由手掌握,手又是由心来支配的,所以应该在心上努力,而不是在箭上用心;驾御马车的道理是,起作用的是衔口,衔口是辔头控制,辔头通过缰绳由手控制,手又是由心支配,所以应当在 心上努力,而不是在衔口上下工夫。
【原文】
中,是千古道脉宗;
敬,是圣学一字诀。【译文】 中,是千古一脉相承的 的道家宗旨;敬,是圣人学 问的最基本诀窍。【原文】 
先天理而已矣,后天气而已矣,天下势而已矣,人情利而已矣。理一,而气、势、利三,胜负可知矣。【译文】 理只是先天存在的东西,气是后天产生出来的东西;世界是由规律发生作用,人的感情以利为前提。理只有一个,而气、势、 利加起来是三个,它们之间较量的结果与胜负就一目了然了。【原文】
天地间惟无无累,有即为累。
有身则身为我累,有物则物为 我累。
惟至人则有我而无我,有物而忘物,此身如在太虚中,何 累之有?
故能物我两化,化则何有何无?何非有何非无?
故二氏逃有,圣人善处有。【译文】天地之间只有一无所有才会没有任何牵累,有了什么就有了 牵累。有身体则身体就会成为自己的牵累,有财物则财物就会成 为自己的牵累。惟独至上之人能做到既有自我而又没有自我,既有财物却又忘却财物,他的身心如同太虚之境,还有什么牵累呢?所以如能使有我化为无我,有物化为无物,又怎能区分有和无?区分不是“有”和不是“无”呢?因此道家、佛门都逃避 “有”这个概念,而圣人却善于处理“有”这个概念。【原文】
知费之为省,善省者也;
而以省为省者愚,其费必倍。
知劳之为逸者,善逸者也;
而以逸为逸者昏,其劳必多。
知苦之为乐者,善乐者也,而以乐为乐痴,一苦不返。
知通之为塞者,善塞者也;
而以塞为塞者拙,一通必竭。【译文】 懂得如何消费而节省,是善于节俭的人;但是为了节省而节省的就太愚蠢了,结果浪费的一定超过数倍。懂得以劳动作为安逸的人,是善于安逸的人;但是以求得眼前安逸作为安逸的人是昏庸,其结果劳累一定更多。懂得以苦作乐的人,是善于寻找快乐的人;而认为眼前的享乐就是享乐的人最痴呆,一旦清苦就没 有恢复的可能。知道通达是为了堵塞的人,是善于堵塞的人,而用堵塞的办法去堵塞的人拙笨,一旦通达必然会枯竭。【原文】 
理会得简之一字,百家身心,天地万物,天下万事尽之矣。一粒金丹,不载多药;
一分银魂,不携钱币。【译文】如果能侈深刻领会“简”字的内涵,那么众人的身家性命, 天地万物,天下万事都已经足够了。就像有了一粒金丹,就不用 带多余的药品;有了一份银票,就不用带更多的铜币。【原文】
一、中、平、常、白、淡、无,谓之七无对。
一不对万。
万者,一之分也。
太过不及对,中者,太过不及之君也。
高下对, 平者,高下之准也。
吉凶、祸福、贫富、贵贱对,常者,不增不减之物也。
青黄、碧紫、赤黑对,白者,青、黄、碧、紫、赤之质也。
酸、咸、甘、苦、辛对,淡者,受和五味之主也。
有不与无对,无者,万有之母也。【译文】 一、中、平、常、白、淡、无,是被称为没有对立面的七个 概念。一对万,而万是由一分出来的。太过与不及相对,而中却是太过和不及的统率者。高与下相对应,而平却是衡量高下的标准。吉凶、祸福、贵贱一一相对应,而常就是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而已。青与黄,碧与紫,赤与黑相对应,而白色是青、黄、碧、 紫、赤的本原。酸、咸、甘、苦、辛相对应,而淡就是调和五味 的主宰。有不能与无相对,所谓无,即是各种有的本原。
【经典评析】 头痛医头,脚病医脚,这既是中医学所禁忌的误区,也是辩论哲学的一个否命题。中国传统医学讲究辨证医治,对症下药,治病治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上,亦如此古人就十分注重这个问题, 《淮南子·缪称》有:“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在《谈道章》中,吕坤继承和阐发了前人的这一辩证思想。吕坤提出“千万病痛只有一个根本,治千万病痛只治一个根本。”他的这一主张,是针对已经病入膏肓的晚明社会而发的。那么社会的种种病痛的症结是什么呢?吕坤总结为 一个字,即“欲”字,而治疗这一痼疾的良方又是什么呢?吕坤认为有二点,一是中庸之道,一是天理。吕坤将天下的万事万物都看作是道的呈现,把“中”看作是道的主宰, 仁、义、礼、智、信都是臣属于中,圣人执“中”来确立天下万物的位置, “中”加上“庸”,构成的中庸之道是天下最伟大的真理。吕坤之所以大谈特谈中庸理论,目的只是在于使万事万物各安其分,各得其所。因此,他指出“惟分定者,加一毫不得,减一毫不得”。这就是所谓的“中”,以此来衡量人们的行为,就是要人们安于名分,谨言慎行,该说 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一切遵循 中庸之道,做到恰如其分。这样,天下自煞而然能达到大治。吕坤发展了董仲舒的“存天理”的思想。所谓天理,吕坤认为是发自于自然而先天存在的东西。理路是条康庄大道,而欲路是一条歧路,要求人们必须制欲,淡无世好,让身心进入太虚境地。不为自己的身体所累,不为财物所累, 不为名誉所累,有我而无我,有物而忘物,物我两化。这就是最高境界的道德修养。被名缰利锁所束缚的精神领域就能 彻底得到解放和自由,生活也就轻松自然了。吕坤的这些观点,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要彻底抵制外来的声色诱惑,完善自己的人格,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知与行是我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吕坤认为,有了知还得有行, “能行方算得知,徒知难算得行”。这种把认识和实践看做互为关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辩证观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认识从实践中来,实践活动力认识的不断完善提供材料和依据,而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实践服务的。没有认识或认识不足就盲目地采取行动,往往是徒劳无益的,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就经历着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过程,而后一过程总比前一过程在水平上有所提高:这种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