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诡事录》中,狄仁杰的弟子们以聪明睿智、办案有方令人瞩目。然而,狄仁杰不仅是一位神探,更是备受尊敬的护国良相。他在武周时期为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以铁骨诤谏的勇气力劝武则天复立李显为太子,重归大唐正统。
他将多年为官经验总结成《宦经》,对于为官之道,可谓是入木三分。这本做官的宝典成为后人的指南。
《宦经》是一部闪耀着狄仁杰智慧的瑰宝,也是职场晋升的秘籍。其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官场智慧和经验。明势、立身、识人、谋略、权术、胜敌、攘祸和祈福,每一章都散发着深刻的启示。为官场和职场提供了智慧和经验。
明势第一
为官必明势也。 上心易变,下意莫执。 上好之勿驳,上言之勿信。
官者忌孤,智者忌名,忠者忌直。 察微而趋之,无患焉;知大而顺之,无凶焉。
【译文】
做官要透彻地判明形势。领导提倡节俭,你不要常换手机充大款。领导提倡消费,你就不要一身寒酸气。所谓势,就是领导的意图,而不是国际形势,国际形势与草民无关。
领导的心思容易变化,做下属的不能固执。宋高宗赵构也曾坚决抗金,但后来局势变了,便一味求和。岳飞对大势不明,于是得了个忠臣的名声。
领导喜欢一件事,下属不要反驳;领导说了一件事,下属不要真的相信。
指鹿为马是最好的注释。领导说这是一匹马,下属千万不可当面反驳。领导说你最近表现很好,你千万不可一味地相信。
做官忌讳孤单无友。一定要有朋党。忌讳名声太响,所谓功高震主是也。忌讳直来直去地发表见解,也就是现在说的250。
做官要觉察到细微的事情并加以分析,明白大势而且顺应它,才能避免祸患。
对形势的认识是做官的第一要务;窥测迎奉上司是头等大事。
官场等级森严,少有对错,不可执着认真;言不由衷,是普遍的事情。
孤立无援大智难为,平庸可让别人接受自己;刚直不弯,难以保存自己。
做官要见微知著,否则就是大的缺陷。
无力改变,那就顺应。
立身第二
官不依技也,位不由德也,功不为善也。媚者荣,人皆媚之。诡者贵,人皆诡之。变者安,人皆变之。能者,官之基也。恃者,官之秘也。运者,官之要也。
近利由人,远利由行矣。
【译文】
当官不是凭借技术,地位也不由德行决定,功劳不是做善事得来的。当官凭借的是自己的能力、过硬的后台、还有运气。仅仅依靠技术,是当不了官的。铁匠木匠都是有技术的,但是他们都当不了官,因为技术不是当官的必备条件。地位高的人不一定道德水平高,人的地位高低很多时候与道德无关,与一个人的出生、际遇等等有关。当官要有政绩,绝不是做一些善事就能得来的。功劳如何获取,主要取决于领导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如果谄媚的人能够光宗耀祖,那么所有人都会变得谄媚。如果阴险狡诈的人能够拥有荣华富贵,那么人人都将变得阴险狡诈。如果世故圆滑能够安居乐业,那么人人都会学会世故圆滑。人们总是趋利避害,他人通过什么手段获取利益,其他人都会纷纷效仿,这是人心。为官者想要安身立命,就必须学习周围人的为官处世之道,否则大祸不远。
个人能力,是为官的基础。没有能力的人为官,只会害人害己。过硬的后台,这是为官的秘密条件。没有后台,就等于孤身一人风雨漂泊,前途何其渺茫。运气,对于为官者也是非常重要。风调雨顺,政通人和,这是好运气。盗匪横生,天灾人祸,这就是坏运气。好运气对于为官尤其重要,没有好运气,那么处处碰壁,有能力也得不到施展。眼前的利益取决于自己和周围,而长久的利益也来自于你的行为和能力。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更要看到长远的利益。有时候为了长远的利益,不妨放弃眼前的利益。是否能够步步高升,还是要看个人行为和能力。行为不好,能力欠缺,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立身于官场,能力、贵人、运气三者缺一不可。更要知道,今天的一切行为,都将给未来种下因果。或许很不经意的行为,会让你在未来处处碰壁,得不到长远的利益。周围同僚的行为是你最好的参考对象,他人圆滑,你也圆滑,他人世故,你也世故,他人阴险狡诈,你也不能堂堂正正。要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不能鹤立鸡群,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有所作为!
专业技术过硬、道德水准较高、人性善良,这些都不是做官的充分条件。在中国,做官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
人都是趋利的。谄媚、阴损、变色龙,只要能得到利益,人们什么事情都会去做的。做官,要有才能,有后台,有运气,缺一不可。
眼前的利益,经过努力就可能得到。长远的利益,要脚踏实地慢慢来。
依靠技能,不能高居人上。
平庸无为,受其重用;建功立业,反遭猜忌。
求利非德,为官灭性,才者碰壁,不知官之利也。
官场都是人治,要抓住关键时机。
为官难于不求近利,名声无法自封。
识人第三
奸无自认,忠无自封。忠奸不识,官之大失也。 用才必察其德,拒奸必正已心。
莫以一事论之,勿以一时断之。 爱民者必忠,害民者必奸。情鉴忠奸,无误也。
【译文】
奸佞小人是不会自己承认的,忠厚君子也不会自己鼓吹。不能识别忠奸,对于做官来说是一个大的缺陷。
使用一个人才要考察其德,远离小人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
不能因一件事、一时的事而对人或物做出断定。
爱护群众的人必定是忠,伤害群众的人必定为奸。对待普通群众有没有真情,是判定忠奸的标准。忌养虎遗患,以忠自居小人所为;辩忠奸,后取舍。
无德道不可远,拒奸自洁;识人以长。
对待下属或者不相关的人,能看出为官的好坏。
谋略第四
官以智胜焉。贵以谋得焉。无心必失,存疑当慎也。谋人谋心,谋事谋利也。上谋安,下谋进。私不示人,意不宣人也。
【译文】
做官以智慧取胜,富贵要靠谋略才能得到。没有心计必然出现差错,有疑虑的事情一定要谨慎。要搞定一个人,主要搞定他的思想;谋划一件事,主要是为了得利。领导主要的心思是使局势安定,因为他是既得利益者。下属主要的心思是向上爬。 自己的隐私、意图不能随意让别人知道。
运筹帷幄,智者达于千里。富贵由智谋策划所得,与世无争是没有作为的。 为官忌讳破坏规矩,攻心谋事,皆由人也。谋求利益是做官基础,上司谋求安定,下属谋求升迁。谋安定需要缓慢调整,谋求升迁需要出奇制胜把握时机。官场切记不可授人以柄,谋略不能示之于人。
权术第五
术多则害也,术寡则衰也。大智无迹,小术无功。 求小以直,求大以曲。外愚内明,君子也。内惑外精,小人也。君子不以术胜,小人常以术败矣。
【译文】
做官的人如果一味钻营术道,反而会有害处。反之,不懂术道也会吃亏。
大智慧是不会显示出来的,所谓大智若愚是也。靠小伎俩是不会成功的。
追求小的利益可以直接诉求,追求大的利益要有谋略,不能显山露水。
大智若愚才会有出息,外强中干是不会有成就的。
权术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还需要德行、才能等其他要素。如果单纯迷信权术,一定要失败的。
权术寡情,没有手段难以在官场立足。大智慧不拘形势,官场不可用术太滥。
小利单刀直入,大利迂回谋划。手段只是补充与工具,而长远需要智慧与道行。
胜敌第六
人之所羡,据之乃敌也。人之所忌,为之乃仇也。以下为敌,独也。以上为敌,逆也。以僚为敌,贼也。独不进忠,逆不养奸,贼不示让。 恶勿敌善,邪莫胜正焉。
【译文】
如果众人都向往或忌讳一件东西、一件事,一旦某人占有了它或者做了那件事,那么此人就会成为众人的公敌。《庄子》也借老子之口说明了这个道理:“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现在叫“枪打出头鸟”,不管好事还是坏事,都不能出头。
与下属为敌,是独夫;与上司为敌,是叛逆;与同事为敌,是公贼。与众人同时为敌,是傻13对待独夫那样的上司,不能傻乎乎地一味尽忠;对待叛逆的下属,不可姑息;对待处处与人为敌的傻逼,不可妥协退让。邪恶最终斗不过善良、正气。
追求成就,不要痴迷官位。官场不可以下为敌,野心不可纵容,做官处事以和为贵。 愚忠不智,叛逆不姑,贼子不让。失道寡助,术亦害己。
攘祸第七
廉则贫也,贪则亡也,庸则贱也,名则祸也。以权为贵,失之人弃。以仁为贵,得之无绝。以情为贵,惠子孙也。止者不祸,予者消灾。舍即得焉。
【译文】
廉洁必然导致贫穷,贪婪容易走向灭亡,平庸会让人看不起,名声大了会招来祸患。一味贪图权力的人,一旦失去权力,就会失去一切。崇尚仁义的人,也会源源不断地得到仁义。只有以情待人才能长久与人相交。对于财富的攫取要有分寸,当止则止,当断则断,要舍得付出。止者不祸,予者消灾。舍即得焉。
祈福第八
官之难,无尊也。官之凶,莫测也。官之苦,弗言也。良官难做,俗吏亏心。
为恶易,为善亦易也。多恕人,少容已,心安则福至矣。
【译文】
做官最头疼的事是没有尊严。所以,在场合上照顾别人面子是一门学问。
做官最危险的事是前途莫测。形势变化、政敌攻击、工作失误,这些事防不胜防。
做官最大的苦处是不能与人诉说。成熟的政客要做到牙掉了往肚子里咽。
好官难做,因为容易得罪人。庸俗的官容易做,但对不起良心。
做坏事容易,做好事也容易。要豁达一点,多宽恕别人,严于律己,心安就是福。
附:关于宦的认识
宦的来源
四书五经中《礼记》,第一篇《曲礼》“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宦的解释:在专门机关里,边办事边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这个方法称为宦学。
古代宦的作用
通过宦学掌握知识技能。举个例子:子路看重边办事边练习,轻视不实用的知识;现代人看重技术应用,轻视高深学问。这就叫重宦而轻学。
不同处境对比叫法
在官家中边学边做的人,叫宦官,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根据劳动总结的经验知识技术,就是宦学。(在个人家里边学边做的叫门客,也叫舍人。)
古代刑含义
在古代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使之成为不能恢复的创伤,就是刑。
古代刑罚五类(五刑)
墨(在脸上刺字);
劓(割鼻子);
剕/亦作膑(截去足指);
宫(男子阉割,女子就关闭起来);
大辟(杀头)。
宫刑的原因
古代贵族防止妻妾和宦官或门客私通,在内室里要用阉割过的人。
宫刑演进
宫刑,隋文帝时已废除。自此以后,做内监的人,都是自行阉割的。
宦官含义的演进
后汉时的宦官只录用阉割过的男性。自此以后,宫刑过的人与宦官的含义相融合。
宦官变重要的原因
皇帝相比大臣外戚,更相信宦官。
一、朝臣容易结党营私不好控制。而宦官封闭宫中少和外人接触,没有家庭,结党营私可能性小。
二、皇帝专喜和奴仆攀谈,且专听奴仆的话,而且奴仆没有身份和骨气,肯倾身奉承皇帝。
作者简介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号祁溪,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朝宰相、政治家。出生于普通官僚地主家庭。幼年开始刻苦攻读,专心致学。后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度支郎中、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四个月后,被酷吏来俊臣诬以谋反,夺职下狱,贬为彭泽县令。营州之乱时,得到起复。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度拜相。其间,他谏阻了武则天远征拓疆计划,认为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整顿内政、增强国力上,他的意见得到武则天及朝中重臣魏元忠等有识之士的赞同。后为匡复唐室,冒死进谏,促使武则天下定决心,召回庐陵王李显,并立为太子。
圣历二年(699年),升为内史。
圣历三年(700年)九月病逝。葬于白马寺东南侧。狄仁杰一生刚直不阿,知人善任,为唐王朝连连举荐德才兼备的良臣,政绩颇丰,被朝野公认为“唐祚送俊之臣”,有“北斗之南一人而已”之誉。尤其在武则天执政时,以不畏权势著称,直言力谏,成为一代名相。享有“东方福尔摩斯”的美誉。令狐楚评价其:“洪惟昊穹,降鉴储祉,诞生仁杰,保佑中宗,使绝维更张,明辟乃复”。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