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宝鉴》依内容分为上下二卷共20篇,分别是: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李朝全总结说,“内容几乎涉及和囊括了一个人生存于世所要面对和经历的方方面面,有关待人接物、立身处世、言谈举止、心性品行、齐家治国等方方面面。从主题上看,《明心宝鉴》主要是关于忠、信、礼、义、廉、耻、孝、悌这八方面传统美德教育的。”
戒性篇 第八
凡十五条
《景行录》云:“人性如水。水一倾则不可复,性一纵则不可反。制水者必以堤防,制性者必以礼法。” 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 得忍且忍,得戒且戒。不忍不戒,小事成大。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临机与对镜,妙在先见明。佛语在无诤,儒书贵无争。好条快活路,世上少人行。 忍是心之宝,不忍身之殃。舌柔常在口,齿折只为刚。思量这忍字,好个快活方。片时不能忍,烦恼日月长。 愚浊生嗔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焰,只作耳边风。长短家家有,炎凉处处同。是非无实相,究竟终成空。 子张欲行,辞于夫子:“愿赐一言为修身之美。”夫子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子张曰:“何为忍之?”夫子曰:“天子忍之国无害,诸侯忍之成其大,官吏忍之进其位,兄弟忍之家豪富,夫妇忍之终其世,朋友忍之名不废,自身忍之无祸患。”子张曰:“不忍何如?”夫子曰:“天子不忍失其国校正本及重刊本作“国空虚”。,诸侯不忍丧其躯,官吏不忍刑罚诛,兄弟不忍各分居,夫妻不忍令子孤,朋友不忍情意疏,自身不忍患不除。”子张曰:“善哉!善哉!难忍难忍!非人不忍,不忍非人。” 忍耐在。 《景行录》云:“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张敬夫曰:“小勇者,血气之怒也。大勇者,礼义之怒也。血气之怒不可有,礼义之怒不可无。知此,则可以见性情之正而识天理人欲之分矣。” 恶人骂善人,善人总不对。善人若还骂,彼此无智慧。不对心清凉,骂者口热沸。正如人唾天,还从己身坠。我若被人骂,佯聋不分说。譬如火烧空,不救自然灭。嗔火亦如是,有物遭他,我心等虚空,听你翻唇舌。 老子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凡事留人情,后来好相见。 或问晦庵曰:“如何是命?”先生曰:“性是也。凡性格不通不近人情者,薄命之士也。” 先儒曰:“为人所不能为,方称奇男子。忍人所不能忍,乃是大丈夫。” 柔弱护身之本,刚强惹祸之由。
劝学篇 第九
凡二十三条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礼记》曰:“博学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性理书》云:“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庄子曰:“人之不学,若登天而无阶。学而智远,若披祥云而睹青天,如登高山而望四海。” 不登峻岭,不知天高。不履深渊,岂知地厚?人不游于圣道,焉可谓贤? 《礼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太公曰:“人生不学,冥冥如夜行。” 韩文公曰:“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人不知学,譬如牛羊。 朱文公曰:“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朱文公曰:“家若贫,不可因贫而废学。家若富,不可恃富而怠学。贫若勤学,可以立身。富而勤学,名乃光荣。惟见学者显达,不见学者无成。学者乃身之宝,学者乃世之珍。是故学者乃为君子,不学则为小人。后之学者,各宜勉之!” 徽宗皇帝劝学:“学也好,不学也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如禾如稻兮,国之精粮,世之大宝。如蒿如草兮,耕者憎嫌,锄者烦恼,他日面墙,悔之已老。” 《直言诀》曰;“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明以照暗室,理以照人心。” 刘通曰:“蚕质合丝,待缫方出。人情怀知,须学乃成。” 《礼记》曰:“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 书是随身之宝,才是国家之珍。 《论语》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到老,不会到老。 《论语》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诸葛武侯诫子弟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悲叹穷庐,将复何及也?” 先儒曰:“儿曹当以读书通世务,不可以世务分读。” 先儒曰:“让古人便是无志,不让今人便是无量。”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道非谈虚,释非参禅,儒非文章。若谓有禅可参,是诬释迦;有虚可谈,是诬老子。夫子忠恕一贯,颜子斋坐忘,孟子知言养气,若谓是文章本头功名种子,虽能眼到口诵,不识心会方行,是诬孔颜孟氏矣。” 卫由曰:“宽惠博爱,敬身之基。勤学者,立身之本。”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陶渊明诗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训子篇 第十
凡十七条
司马温公曰:“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父教师严两无外,学问无成子之罪。暖衣饱食居人伦,视我笑谈如土块。攀高不及下品流,稍遇贤才无语对。勉后生,力求诲。投明师,莫自昧。一朝云路果然登,姓名亚等呼先辈。室中若未结姻亲,自有佳人求匹配。勉旃汝等各早修,莫待老来徒自悔。” 柳屯田劝学文:“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白侍郎勉学文:“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教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若惟不耕与不教,是乃父兄之过欤!” 《景行录》云:“宾客不来门户俗,诗书不教子孙愚。” 庄子曰:“事虽小,不作不成;子虽贤,不教不明。” 《汉书》曰:“黄金满盈,不如教子一经;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吕荣公曰:“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鲜矣。” 太公曰:“男子失教,长大顽愚。女子失教,长大粗疏。” 养男之法,莫听诳言;育女之法,莫教离母。男年长大,莫习乐酒;女年长大,莫令游走。 严父出孝子,严母出巧女。 怜儿多与棒,憎儿多与食。 怜儿无功,憎儿得力。 桑条从小抑,长大抑不屈。 人皆爱珠玉,我爱子孙贤。 《内则》曰:“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盘革,女盘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目。十年,出就外传,居宿于外,学书计。” 庞德公《诫子诗》云:“凡人百艺好随身,赌博门中莫去亲。能使英雄为下贱,解教富贵作饥贫。衣衫褴褛亲朋笑,田地消磨骨肉嗔。不信但看乡党内,眼前衰败几多人。一样人身几样心,一般茶饭一般人,同时天光同时夜,几人富贵几人贫。君子贫时有礼义,小人乍富便欺人。东海龙王常在世,得时休笑失时人。大家忍耐和同过,知他谁是百年人。瘦地开花晚,贫穷发福迟。莫道蛇无角,成龙也未知。但看天上月,团圆有缺时。”
欢迎阅读,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