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其本意就是:自身要多做义举,做好当下的事情,而不要去牵挂往后的发展。
出自《增广贤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河狭水激,人急计生。”
译文:
自己要多做有益的事情,做好当下,而不要去牵挂往后的发展。河道狭窄会使水流湍急,人遇到紧急的事,形式会使其想出办法。
南怀瑾大师告诉我们: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凡事不要太在意结果,更应该在因上努力。
人生在世,如果事事追求一个圆满的结果,会让自己活得很累。不如意,本就是生活的常态。顺其自然,不去强求,人生便不会有太多的烦恼。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因上随缘,果上随缘。是我最欣赏的一种做事的态度。
我们要认真做手上的事情,往往是因为远方有清晰的目标。但为了目标而做手上的事情,往往陷入一场关于自我的迷执。
感觉想要的总不能得到,无法满足。因为贪欲没有终结的一天。如此反复,人生会越来越累。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意义在于:目标依然存在,但它成为了心中的一盏明灯,不至于迷失方向。
在“因”上努力的动力来自于,我们现在有机缘做这件事情。
任何事都有因缘。
因,是你有机会来做这件事,不至于有心无力的境地。缘,是此时此刻你有机会为之努力。
但人往往不珍惜当下的缘分,不珍惜现在还能为之努力的机会,而过分执着于远方的目标,越走越迷失。
就像一个人,还有100天就高考。他不是抓紧时间学习,而是总担心自己能不能考到心仪的学校。这是本末倒置,庸人自扰。
因此,人要多在“因”上努力,不要过分在意结果。春天的时候,你没有播下种子,秋天的时候,怎么可能有收获呢?
凡事不必苛求,结果不要强求。
佛说:万事有因,强求不得。
人生的万事万物,其结果都是有一定因缘的。切莫去强求某件事情的成功,也不要去勉强一段不属于你的感情。
有时候,适当的缺憾和不完美,也是人生的一种色彩。
梁武帝在显贵之前,曾经结交过一个船夫,他们当时非常要好。
后来有一次,梁武帝再次遇到那个船夫,看他还是依然穷困潦倒,于是便对他说:“你明天来见我,我给你分配一个官当当。”
第二天,船夫早早来等梁武帝,但是迟迟不见他的踪影。船夫就这样,每天都来等,始终没有等到。
船夫内心十分疑惑,于是向一位高人请教缘由。
高人通晓三世,告诉船夫:“你的命里本就没有官职呀!因为前世,你曾允诺梁武帝,会借给他五百两银子。但是你后来忘记了,就没有兑现诺言。所以,今生他也只是答应你了,你是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
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是需要因缘的。只要因缘具足,自然会有结果。不要太纠结于最终答案,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才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增广贤文》还有这样一句话:
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
它不是让我们放弃努力,而是一种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洒脱心境。
这世间的事情,只要你去努力,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回报。如果没有得到应有的财富,也一定在某些方面让我们有所成长。
你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会在某一个时间点给你回馈。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时候,你没有成就,是因为付出的还不够。
拼到最后一秒是对自己的尊重,是对自己的努力的尊重,这个过程一定会有收获,你的努力不会白费。
《太平广记》记载:
唐朝彭城有个叫刘弘敬的富商,先祖世代居住在淮淝之间,家中“资财数百万”,常年修养德行而从不向别人夸耀,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品德高尚。刘弘敬在经营过程中,取利于别人的财富,却从不让人家感到怨恨和嫉妒,把积累的财富送给需要帮助的人,又从来不求回报。
【史书中描述他:“财数百万,常修德不耀,人莫知之。家虽富,利人之财不及怨,施人之惠不望报。”】
公元821年,刘弘敬在去往寿春(今属安徽淮南)的路上,偶遇一个善于看相的人,看相人对刘弘敬说:“噫!先生请停下来,我有话要对先生说。”刘弘敬就邀请看相人进入一家客馆,向他请教。看相人说:“先生是个很有钱的人,可是两三年后,你的大限将至,怎么办呢?”刘弘敬哭着说:“寿命在天啊,先生有什么办法帮助我化解吗?”看相人说:“面相好,不如德高,先生虽然寿命不长,但是道德高尚,度量宽广,若听我一句,两三年之间,先生可多积功德,或许可以延长寿命,正所谓一德消百灾,希望三年后我们还会相见!”看相人说完话就离开了,刘弘敬流着泪送走了看相人,此后开始做告别人世的准备。刘弘敬有个将要出嫁的女儿,为筹办出嫁事宜,就到扬州“用钱八十万”,买来四个奴仆,准备侍奉女儿出嫁。这四个奴仆之中,有个叫方兰荪的婢女,长得很标致,“有殊色”,风骨姿态异于常人。刘弘敬感到这女子不同凡俗,于是就问她的出身。过了好一会儿,方兰荪才娓娓道来:“贱妾死罪,不敢多说话,主人既然要详细了解,贱妾不敢有所隐瞒,我家在某个朝代属于名门望族,原本居住在洛阳,家父曾在淮西做官,不幸遭遇了吴地贼寇的袭击。我家的姓和皇家的姓氏相同,贼寇怀疑我家是宗室,可怜父亲死于贼寇的刀下,家产也被贼寇霸占了,家属亲族也都被贼寇俘虏,至今毫无音讯,我逃了出来,几经飘零,来到了扬州城。”刘弘敬唏嘘感慨良久,对女子说:“鞋子再新也不能放在头顶上,帽子再破也不能放在地上,虽然你的家族败落了,可你仍是衣冠之女,如今含冤至此,三尺高的孩子尚且发愤,更何况大丈夫?如果我不能为你昭雪冤情,就让天神诛灭我!”刘弘敬又询问方兰荪家里还有啥亲戚,得知其母亲的娘家姓刘,于是就把方兰荪认作外甥女,并焚毁了卖身的契约文书。刘弘敬为方兰荪预备了五十万钱的嫁妆,先于女儿出嫁。822年春三月,方兰荪已经出嫁后,刘弘敬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个人“青衣秉简,望尘而拜”。那个人说:“我就是方兰荪的父亲,感谢先生的大恩大德,我无以回报,我听说阴德可以感天动地,如今先生的大限将至,我应当为先生请求天帝,延长寿数,特来相告。”说完话就不见了踪影。三天后,刘弘敬又梦到方兰荪的父亲,告诉他,天帝恩准为刘弘敬延长寿命二十五年,三代人可享受荣华富贵,子孙后代没有灾祸。同时,方兰荪一家的冤情也得以昭雪,伤害他家的后人遭到了灾祸。刘弘敬醒来后,心中还有疑惑,不相信梦中的一切会真的发生。三年后,当年那个看相人果然又来到了彭城,和刘弘敬相见之后说:“噫!先生的寿命延长了,从眉毛、头发中就可以看出来。”刘弘敬就脱去帽子露出额头,看相人说:“噫!先生的阴德感动了上天,从此后可延寿二十五年,富贵泽及三代。”刘弘敬把梦中方兰荪父亲的话告诉了看相人。相士说:“昔日,韩厥积累阴德保护了赵家孤儿,太史公司马迁认为韩家十代能官至王侯,那是韩家有阴德的缘故。方兰荪的家里没有后代,方兰荪也已身为卑贱的奴婢,像这样的人你都能慷慨相助,也不贪恋她的美色,反而能抚恤她这个孤儿。难道这不是很厚的阴德吗?”【故事出自〔北宋〕《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一十】
所以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好事做多了,一定有好报。
致谢书:
内容来自相关书籍或网络收集整理,感谢所有为中华典籍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分享而贡献力量、付出努力的人们,功德无量!
欢迎阅读学习,谢谢关注诸子界!(ID:olod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