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龙的传人,你有多了解“龙”?



​​​
                             诸子界公众号


龙的传人是中国人的自称。龙的形成记录了古代先民的发展,起着维系和向心的作用。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常引以为豪。
​​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 。
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象征,古代主要寓意皇权 。
《氏族典》中提到:“祖龙,老龙也。”而“老龙”即应龙,所以应龙是“龙之始祖”。又因为应龙背上长有双翼,而有辅翼者,才可以算得上是“真龙”。

其实,龙是经历了无数次渡劫。
蛇修炼五百年成蟒,蟒修炼五百年成蚺,蚺修炼五百年成蛟龙,蛟龙修炼五百年成螭,螭修炼五百年成虬,虬修炼五百年才成应龙。

龙的形成记录了古代先民的发展,起着维系和向心的作用。而且牢牢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头脑之中,我们常以龙的传人引以自豪。
世界上原本没有龙,而古代的图腾为什么是龙呢?(是否真的没有“龙”,小编表示未知,而不能因为自己无知就归于“无”。)

龙的形象的来源有多种说法。
《尔雅翼》记载“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
《论衡》记载“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身” ;
《广雅》记载,龙有蛟龙、应龙、虬龙、螭龙四种。
​​
龙,诞生于想象之中 。自古以来,龙在我们的传统中一直是祥瑞的象征,其实龙并非传说中的奇异动物,而是实实在在每日从人们头上掠过的星象。通过对“龙”等星象的观测,中华先人完成了时空定位,踏上数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征程。
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每七宿为一组。其中,“东方苍龙”包含的七宿,连起来的形状像一条龙(既然认为“象”一条龙,说明“龙”还是有公认的样子的)。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

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前面说伏羲蛇身人首,不过在最后却言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汉代纬书中讲,伏羲氏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伏羲氏即是青龙,青帝。炎帝神农氏以火德为王,为赤龙;黄帝轩辕氏以土德为王,为黄龙。按照五行始终说,最先出现的是木,而非火、土。同理,青帝也应该是远古第一帝,青龙也是中华民族第一龙。伏羲氏自然也就是当之无愧的龙图腾的创始者,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文明。


在敦煌遗书中,有题为《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的问答体残卷四件,伏羲、女娲之所以能在洪灾中存活,是由于他们“衣(依?)龙上天”(穿龙衣或攀龙身上天)的缘故。伏羲女娲为洪水后各民族的新一代共同始祖 。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这次“合符”,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

《易经》乾为天,刚健中正。象征龙(德才两全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荀子·赋》:“天下幽险,恐失世英。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东汉王充《论衡》曰:“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
班固《汉书》:“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尔雅》提到了凤凰的形象,关于龙的形象却未提及。宋人罗愿为尔雅所作的补充《尔雅翼》中,却有“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同为宋人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明代,《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写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
近代,闻一多《伏羲考》《龙凤》《端午考》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 。
内蒙赤峰红山文化玉龙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祭器礼器),于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水坡遗址出土的鳄龙图案。
鲵鱼龙图案。左:甘肃西坪出土的小口高领平底瓶腹部的纹样。右:商代青铜器虎食人卣的龙纹。
蛇龙与猪龙图案。从上至下分别出土自:小山遗址、姜寨遗址、牛河梁遗址、凌家滩遗址、罗家柏岭遗址。

中华龙文化历史悠久,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中,距今7000~5500年的仰韶文化已开始出现原始的龙纹,如鱼龙、蛇龙、猪龙、鳄龙等。这些早期龙形文化遗存的产生,与自然崇拜密切相关。
辽河流域是我国玉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玉制的各类动物形神兼备,尤以玉猪龙最负盛名,玉猪龙的原形是蛇和猪的复合体。其拱鼻与头鬃类猪,但器身多卷曲无足,与猪迥异,而和蛇相似。
仰韶文化中的鱼纹体系又渐次融入了龙纹系统。
距今6400年前后的后岗一期文化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了三组用蚌壳堆塑的图形,每组都有龙的形象。
北方地区的龙纹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秃尾河与洞川沟交汇处的梁峁之上,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00-1800年之间。城内出土大量石雕,其中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下层出土的8号石雕,长约120厘米,高约15厘米,左右用减地浮雕技法刻画出两个对称的龙形纹图案。

中原地区的龙纹
晋南龙山文化龙纹遗存以陶寺遗址为代表。陶寺文化是龙山时代发展水平最高的考古学文化,龙纹的逐步成熟化与格制化也是陶寺文化的重要特点。

南方地区龙纹
龙山时期南方地区最发达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中均发现了龙纹,如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
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龙形图案玉器、玉龙首,以及浙江海盐龙潭港龙纹宽把陶杯中,匠人们通过塑绘蛇纹与鸟纹相间缠绕的模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龙纹。
湖北石家河文化天门石家河罗家柏岭遗址出土有龙形玉环。龙身躯卷曲,首尾相接,圆弧头,吻部突出,以穿代眼,躯体上有前后对称的小爪。湖南澧县孙家岗墓葬遗址出土了透雕龙形王佩。龙体盘曲,头顶作高耸华丽的角状装饰,小圆眼,双足盘曲于腹下。龙形明显可见鳄鱼的嘴和鼻眼特征,身体环形如蛇。

结语:
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三大人文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在涿鹿这块古老而文明的大地上生活、争战、建都、立业,在经过了“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后,黄帝“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座都城——黄帝城,创造了中华民族共认的“龙”的图腾,开创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中华民族有着极强的凝聚力与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世界上有不少民族消亡了,其中不乏有为人类作过杰出贡献的民族。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虽然经历了和自然及敌人的严酷斗争而不解体,并日益繁荣,就是因为她有一个光辉的整体形象,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龙起着维系和向心的作用。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希望我们每个中国人成为一条中国龙:“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祝每一位读者龙年行大运


图文来自网络综合整理,谨此不具名致谢!



​​
诸子界公众号
欢迎阅读,谢谢关注!
温馨提示、版权说明并致谢书:
​本篇图文内容来自相关书籍或网络收集整理。意在分享智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涉及到的版权或所有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侵权即删!
本号小编感谢并致敬所有为中华典籍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分享而贡献力量、付出努力的人们,功德无量!
对待古籍经典,吸其精华营养、对其不合适部分亦可加以了解,从中得到启发或警示。愿于君有益!🙏

END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欢迎阅读转发,感谢同学关注!
(♥小编没有粉丝,只有同学♥)
​​​​​​​​​​​​​​​​​​​​​​​​​​​​​​​​​​​​​​​​​​​​​​​​​​​​​​​​​​​​​​​​​​​​​​​​​​​​​​​​​​​​​​​​​​​​​​​​​​​​​​​​​​​​​​​​​​​​​​​​​​​​​​​​​​​​​​​​​​​​​​​​​​​​​​​​​​​​​​​​​​​​​​​​​​​​​​​​​​​​​​​​​​​​​​​​​​​​​​​​​​​​​​​​​​​​​​​​​​​​​​​​​​​​​​​​​​​​​​​​​​​​​​​​​​​​​​​​​​​​​​​​​​​​​​​​​​​​​​​​​​​​​​​​​​​​​​​​​​​
​​​​​​​​​​​​​​​​​​​​​​​​​​​​​​​​​​​​​​​​​​​​​​​​​​​​​​​​​​​​​​​​​​​​​​​​​​​​​​​​​​​​​​​​​​​​​​​​​​​​​​​​​​​​​​​​​​​​​​​​​​​​​​​​​​​​​​​​​​​​​​​​​​​​​​​​​​​​​​​​​​​​​​​​​​​​​​​​​​​​​​​​​​​​​​​​​​​​​​​​​​​​​​​​​​​​​​​​​​​​​​​​​​​​​​​​​​​​​​​​​​​​​​​​​​​​​​​​​​​​​​​​​​​​​​​​​​​​​​​​​​​​​​​​​​​​​​​​​​​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