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君王篇 | 崇祯皇帝的自白:一根绳子,一棵树,就是我的答案




朱由检,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亲是孝纯皇后刘氏。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
    我叫朱由检,是大明朝一个很有为的进步青年。
    当然,我更为你们所熟知的称呼,是崇祯皇帝。

    我不好色,我的私生活十分检点,而且简朴。
    我也不懒,整日勤勤恳恳,可以说是日理万机。
    作为大明王朝的统治者和守护者,我对待这份工作十分的兢兢业业。
    但我不解,自登基以来,我宵衣旰食未尝懈怠,为何大明依旧江河日下。我勤政节俭,为何国库亏空入不敷出。

    此时的皇城外,造反的叛军漫山遍野,旌旗上大大的“闯”字依稀可见。
    皇城内,忠诚的将士们从我身边走过,那些看似老谋深算的阁老们在指手画脚议论纷纷,我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这些留着胡子的糟老头子最坏了。
    这座皇城依旧充满了神秘和庄严,夕阳余晖映照在红墙金瓦之上,演绎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我坐在龙椅上,看着皇宫内外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无奈。

    你知道吗?人生中总有一些不经意的时刻,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
    比如此刻,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公元1627年,我的哥哥朱由校不慎落水生病,服用仙药后撒手去了。
    因为他没有孩子,按照传统,如果帝王没有子嗣,可以由兄弟继承皇位,在大臣的拥护下,我登上了皇位。
    那一年,我17岁。

    当我坐上金灿灿的龙椅后,我才发现我面对着无尽的困境和挑战。
    由于我的爷爷万历长达三十年不上朝,强大的大明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自万历以来,大明日趋倾颓,天启年间尤甚。兄长把江山交到我手里之时,已是内忧外患的局面。
    外有满州扣关,内有流冠作乱;朝堂之上,权奸横行;地方之上,贪污成风。
    让我这个新上任的皇帝不知所措。
    毫无从政经验的我,只能靠着满腔的热血,尽力去挽救列祖列宗的基业。
    我选择崇祯作为了我的年号,崇即高大,祯则是吉祥,这个年号既祥瑞,也不夸张,最关键的是,崇祯谐音重振,我觉得我还有机会重振河山。

    我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毫不犹豫干掉了我哥的心腹魏忠贤。
    我利用有利的时机把魏忠贤的爪牙一个一个的铲除,被孤立后的魏忠贤,成了一个光杆司令,我下了一封诏书,把魏忠贤贬往凤阳看守陵墓。
    想当初魏忠贤在后宫叱诧风云,无限风光,在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看到他如今的情形,我心里就一个字:爽。
    魏忠贤倒也识趣,知道自己失势后,一定不会有好下场,便选择了自缢身亡。

    铲除魏忠贤和他的所有党羽后,我又平反了我哥在位时期的很多冤狱,补完我哥的漏洞后,此时正直青年的我,准备大干一场,向太祖和成祖学习,将明朝再次推上巅峰。
    于是我通宵达旦批阅奏折,随时和大臣们开各种专题讨论会,就算闲暇的时候,也是和大学士们交流学习心得。
    二十多岁的我,就头生白发,眼有鱼纹。什么奢靡之风,什么享乐主义,在我身上可是一点影子都没有。

    然而我还是太年轻了,我以为铲除了阉党就万事大吉了,但我忘了帝王之术重在平衡,魏忠贤走了,东林党的这些伪君子们便一家独大,把持朝廷,比魏忠贤还难搞。
    于是,我开始后悔干掉魏忠贤了。
    魏忠贤虽然是个可恶的贪污分子,但是他还是有办事能力的,国库需要钱,他有办法去搞钱,国家需要打仗,他也能找到带兵出征的将领。

    反观现在的这满朝文武,一说打仗个个都是主站派,一说和谈人人都义愤填膺,一说到军饷,没一个有主意的。
    我说那诸位既然都搞不到军饷,就由我带头开始省吃俭用,我们把家产捐一点吧,他们又开始跟我哭穷。
    于是这帮二货就想出来了加税的方法,最后加税加得天怒人怨,老百姓吃不饱饭就开始造反了。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不会杀魏忠贤。

    此时辽东战事频繁,又有农民起义,我压力很大。
    为了挽救明王朝,我力图振作,先后起用袁崇焕、孙承宗等督守辽东,又以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等镇压农民起义。
    后来我发现增加田赋来筹措军饷的方法,加重了农民负担,也加深了整个社会的危机,于是我便改善吏治,削减臃肿的官吏系统。
    可谁能想得到,我的这个好心举措,导致陕北驿站一个叫李自成的小兵失了业,欠了债还不上,自称“闯王”带着一众小卡拉米造反了。
    我的一个小措施,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大危机,唉......

    公元1630年,此时心力交瘁的我犯了疑心病,干了一件比杀魏忠贤还要后悔的事,就是以谋叛罪枉杀了袁崇焕。
    袁崇焕死后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我多次换将,导致责无成效皆功亏一篑,悔不该杀那袁崇焕啊!
    此后满洲贵族军队多次越过边墙深入河北、山东等地,而我大明的军队也开始懈怠,甚至多有叛变。
    外加这个时候又是小冰河时期,天灾频繁。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南方洪灾频繁,又有蝗灾来袭,而后又闹起了鼠疫。

    这个时候的大明朝,就像一辆破烂不堪的马车,每当我试图修理它的时候,它就会轰然倒塌。
    为了最后一博,我放下了一个皇帝应有的架子,对着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不断哀求,希望他们可以捐钱救国。
    然而结果却让我心灰意冷。
    我再怎么努力,也架不住这帮大臣们集体摸鱼,一个个说起来都是高风亮节的士大夫,做起来却都是冠冕堂皇的伪君子,都是一群二货。
    我早就看出来了,他们不仅疯狂搞钱,还时刻准备着开开心心投靠新东家。

    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着农民军攻克北京。
    李自成还想朝廷上的清流们会抵挡一下,还做了多番招降计划。然而内阁首辅早早的就跑出来投降了,其他官员就差打着锦旗欢迎了。
    不过小吏出身的李自成深知这些伪君子的嘴脸,全给他们清洗掉了。
    一个字:爽。

    祖宗把大明的江山社稷交到了我的手中,现在却成了这个样子。纵使万般不愿承认,但山河破碎,人心涣散,大明已经救不回来了。
    这十七年来,我虽有错,但我不负大明,不负列祖列宗交给我的江山社稷。

    我写了一封信给李自成后,就带着我的贴身侍卫王承恩登上了煤山,煤山很矮,上面有一株枯木,那株枯木,此时看起来好亲切,似乎在静静地等着我。
    一根绳,一棵树,是我给大明朝保留的最后尊严。

[1]   《明史》
[2]   《崇祯长编》
[3]   《明实录》
[4]   《明朝那些事儿》
[5]   《崇祯传》
[6]    王荣湟:袁崇焕与崇祯政局 | 来源:明清论丛 | 2022-12-31
[7]    张云志:明朝崇祯皇帝的得失 | 来源:书屋 | 2022-06-06
[8]    梁雅婷:论朱由检性格的形成 | 来源:对联 | 2023-03-08
[9]    段青梅:明末秘书擅权现象浅析——以魏忠贤为例 | 来源:南方论刊 | 2016-06-08
*文中图片|由Ai生成或来源于网络
内容策划 / Presented

策划  Producer :趣说历史
撰文 Writer :田布衣     排版 Editor:陈小莉
设计&版权©:十二文化
©原创内容,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转载,翻版必究!

“历史如此有趣”
“希望历史带给更多的人思考与力量”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