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君王篇 | 元顺帝的自白:我是一位实干家,但我觉得我更像一位艺术家




元顺帝,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蒙古语意为“铁锅”,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迈来迪。至顺四年六月八日即位于上都。
    我叫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翻译为汉语意为“铁锅”。
    我们蒙古人的名字很长很难记太绕口,你们就叫我“铁锅”吧。
    我是元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的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

     我是一位实干家,也是一位科学家,工程设计师,但我觉得我更像一位艺术家。
    在建筑工艺、机械工程方面我简直就是一个天才,于是世人给了我一个称呼叫“鲁班天子”,我很喜欢这个称呼,这是对我艺术水平的肯定。
    而且这名字听起来,要比明朝那位木匠皇帝朱由校高大上许多,他那头衔是木匠皇帝,我这头衔是鲁班天子,不是一个层次。

    一个好的皇帝,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木匠,可一个好的木匠,却很难成为一个好的皇帝。
    因为我背负着亡国的名声,以及我在设计领域的杰出表现,我长期被冠以“昏君”的名号,这是我最大的无奈与遗憾。
    虽然大元朝的覆灭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那不过是几代人的问题在我这一代集中爆发,我虽然叫铁锅,但我不想背锅。
    想当年,我也是一个逆风翻盘的逆袭王者,是鲜衣怒马的有为少年,我为这个国家,也曾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的努力过。

    大元朝从我的太祖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到我这儿结束历经了九十八年。
    纵观这九十八年的历史,除了太祖忽必烈干了点正事儿,我的其他先辈不是在争权夺利,就是在争权夺利的路上,频频内乱就像白蚁一样在逐渐蛀空这个庞大的帝国。
    到我这儿时,就算是我的鼻祖成吉思汗附我的体,也很难再拯救这个国家了。

    这话得从我太祖忽必烈的太子真金说起。
    真金太子去世后,他没有选择儿子继位,直接指定了孙子铁穆耳作为接班人。
    这骚操作大家是不是很熟悉?似乎有一股老朱家的味道,其实朱元璋就是跟真金太子学的。
    铁穆耳酒量很好,整天喝酒,结果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给喝死了,关键他还没留下儿子。

    铁穆耳没儿子,他的两个好侄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站了出来,海山是我的爷爷,爱育黎拔力八达是我的叔公。
    谁当下一任皇帝,两人争得是难舍难分。
    于是他们哥俩商量出个相亲相爱的结果,那就是兄终弟及。我爷爷先继位,等他死了,就把皇位传给我的叔公。
    这操作虽然骚,但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
    他们还签署了一个补充条款,等叔公死后,皇位还要传回给我的父亲。
    可我的叔公不讲武德,不按照合同办事,他做手脚,将我的父亲打发到察合台,将我的叔叔图帖睦尔打发到江陵,反正就是有多远走多远。

    公元1320年,叔公把皇位传给他的亲儿子,也就是我的堂叔硕德八剌。
    同年我在察合台汗国出生,我出生时,我的母亲死于难产,之后我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给我生了个弟弟,取名懿璘质班。

    我的堂叔上位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损害了贵族的利益,于是大家找了个借口,说我叔公没按照合同办事,集体否决了他们这一脉的继承权,随即干掉了我的堂叔。
    我的叔叔图帖睦尔继承了皇位。
    叔叔继位以后,发现我爹还活着,姿态总要摆一下吧,于是迎接我爹继位,我这个坑儿子的爹登基后一激动,立刻宣布像我爷爷那样,采用兄终弟极的玩法,封我叔叔为皇太弟。
    可惜我爹刚继位没多久就挂了,我爹去世后,叔叔再次顺利继位,这下可把我坑惨了。
    叔叔害怕我夺权,就对我各种虐待,监禁、发配、流放,一路从漠北折磨到广西甚至海南一带,我被迫玩遍了大半个中国,差点就挂在了流放路上。

    快挂之前我在广西遇到了生命中唯一真心对待我的男人,秋江住持。
    他亦师亦父,教我读儒家经典、讲做人道理,关怀备至、悉心引导,我这一生最温暖的时光就是在这儿度过的。
    在这期间,我叔叔在位四年就去世,可能是我叔叔他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在临终之前留下遗诏,把皇位传给了我的弟弟懿璘质班。
    我弟弟当了五十多天的皇帝就夭折了。
    因此,我被火速捞回大都。
    我不仅命硬,而且命里带皇位,二话不说就登基了。

    我是个艺术家,我追求的是毕生艺术的极致,对皇帝这个职业不是很喜欢,但我也算尽心尽力、兢兢业业。
    我登基后,权臣伯颜不爽我,他的派系开始造反。
    我的义母文宗皇后想把我变成傀儡。
    此时我没有实权,于是我开始猥琐发育,当个老六。
    我故意挑动皇后和太平王的矛盾,联合了太平王的侄子脱脱,通力合作扳倒了权臣伯颜,我成为了实权皇帝,开始亲政。

    可放眼望去,全都是烂摊子啊!
    我的祖辈们,整天为了皇位斗来斗去,压根就不管国家大事。
    没办法,我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为了挽救社稷,我开始进行改革。
    恢复科举制,缓解了蒙古与汉族的矛盾,坚持“汉化”、“文治”,以此消灭蒙古士族的残暴。
    治理黄河,疏通了八百八十里的水道,封堵了七百七十七里的决口,修筑了七百七十里的堤坝。
    这些改革政策是不错,但效果微乎其微,这时我才发现大元已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而且已经跑到了悬崖边,压根就刹不住车,是真心挽救不回来了。

    在可怕的宫廷斗争中,我找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这个人就是脱脱。
    我们曾经几乎可以托付性命,但最后又走到了对立面,因为脱脱的权力太大,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自由,我含泪把他处理了。
    脱脱死后,我再也没心思进行改革,很多事情很难办的时候,我也没有选择再坚持的勇气,直接选择放弃。
    我把朝政交给了皇太子来打理,他们如何内斗如何争得你死我活,我都不想再管了。
    我关起门专心追求自己的艺术事业,我对艺术的热爱远远胜过当一个皇帝。
    年少时吃的苦,我要用余下的时间来弥补。

    我也压根没工夫管南方的起义问题,这时南方出了一个叫朱元璋的人。
    我最大的失误,就是低估了小朱的战力。
    小朱这个人很是会玩花样,他主动归顺我,然后猥琐发育,比我年轻的时候还老六。
    陈友谅、张士诚和我大元正面较量,我损失惨重,而躲在角落里猥琐发育的朱元璋,最终捡了个大便宜。
    对了,正史中我的庙号叫“元惠宗“”,元顺帝是小朱免费送我的颇具讽刺意味的庙号。

    公元1368年七月二十八日。
     我永远也忘不掉的那一天,在明军的猛烈进攻之下,元大都沦为一座孤城,我只好携妻儿逃出大都。
    看着家人逃往草原那落寞的背影,我此时才发现,我最向往的生活,只是在广西大圆寺的那段日子。

[1]   《元史》
[2]   《庚申外史》
[3]   《北巡私记》
[4]   《符台外集》
[5]   《明史》
[6]    孙红梅:元朝“天下一家”内涵不断深化 | 来源:历史评论 | 2022-07-25
[7]    樊文波:元朝史籍编纂难点、特点与思想 | 来源:中国出版 | 2022-07-01
[8]    周云蕾:大蒙古国和元朝路制的形成 | 来源: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 2022-06-30
[9]   张朋:元顺帝:意欲有为的亡国之君| 来源:文史月刊 | 2006-03-21
*文中图片|由Ai生成或来源于网络
内容策划 / Presented

策划  Producer :趣说历史
撰文 Writer :田布衣     排版 Editor:陈小莉
设计&版权©:十二文化
©原创内容,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转载,翻版必究!

“历史如此有趣”
“希望历史带给更多的人思考与力量”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