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虽然悲剧,但也幸运。虽是亡国之君,却是历史上口碑最好,品质最好,下场最好的亡国之君......
他是典型的倒霉皇帝,九岁登基,但他一天都没有真正掌握过实权。
他虽是亡国之君,却是历史上口碑最好,品质最好,下场最好的亡国之君。
他,叫刘协,字伯和,是汉灵帝刘宏的小儿子,汉少帝刘辩同父异母的弟弟,灵怀皇后王荣所生。
东汉王朝第十二位皇帝。
也是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大汉天子。
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末代皇帝都命运悲惨,死于非命,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汉献帝刘协一生虽然历经苦难,但也不可否认他是幸运的。
他的苦难和幸运,还在娘胎时就已经开始了。
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出身名门世家,举止文雅,加上容貌姣好,身材匀称,深得汉灵帝刘宏的宠爱。
此时,屠户出生的何氏,因生下刘宏的长子刘辩而被册封为皇后,主宰后宫,何皇后专横跋扈,对后宫嫔妃经常打压,对圣宠正浓的王美人,更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因此当王美人怀着刘协时,怕招惹到何皇后的嫉妒和迫害,就没有告诉汉灵帝,而是变着法子寻找堕胎药。
只是无论她服用什么样的药物,胎儿始终安稳不动。
既然这孩子命不该绝,那就拼尽全力把他留下吧。
公元181年4月2日,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声,刘协就这样艰难的来到了人世。
汉灵帝欣喜若狂,重赏了王美人。
何皇后果然妒性大发,指使人毒死了王美人。
窝囊的汉灵帝不敢替王美人出头,但也不想失去刚出生的小皇子,所以把刘协交给自己的母亲董太后亲自养育教导,这才让刘协逃过了一劫。
自此,刘协就依董氏为外家。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汉灵帝病重,四月,汉灵帝领了盒饭,立刘辩为帝,史称汉少帝。
何皇后改称为何太后,临朝处理政务,但国家大权实际上已为何进掌握。
此时刘协被封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少帝登基,此时天下还没大乱,但东汉朝廷内部先乱了起来。
汉灵帝领了便当,宦官势力和外戚势力就立刻打了起来。
先是大将军何进除掉了宦官蹇硕,然后宦官张让又杀死了何进,何进的马仔袁绍为了给老大报仇,带兵进宫想要收拾宦官,宦官一看大事不妙,带着新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就开始逃跑,刚跑出宫外,又让从外地来支援的军阀董卓给逮了个正着。
董卓此人,人狠话不多,先诛灭了宦官势力,再压制外戚集团,直接接手了整个东汉帝国的日常管理。
对于少帝刘辩来说,这些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位小皇帝虽然执政才几个月,但每天都过的是提心吊胆,颠沛流离的苦日子,再加上被架空,无权无势,精神上遭受着无比痛苦的折磨。
当他知道董卓要废黜他的帝位时,反而欣喜若狂,有一种解脱痛苦的感觉。
是的,刘辩早就不想干了,所以他痛痛快快地把皇位让给了他的弟弟,陈留王刘协。
公元190年,刘协继位,史称汉献帝,时年仅六岁。
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为丞相,后又加封为太师,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
翻遍史书,都找不到董卓干过什么聪明事儿,董卓的军队在洛阳劫掠财物,无恶不作,最后把洛阳城烧成一片废墟,董卓这个人,坏透了。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大坏蛋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
不久,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攻陷长安,吕布败走,王允被灭三族。
刘协被李傕、郭汜控制。
后来李、郭互相争权夺利,混战不休。刘协被他们抢来夺去,又追又杀,受尽逃亡之苦。
面对如此困境,刘协虽然年幼,却展现出了相对成熟的应对态度。
根据《谥法》解释,“聪明睿智曰献”,可知献帝刘协并非昏昧之君。
其实,他不但不愚笨,而且颇为聪明,还有一颗仁慈之心。
公元194年,长安遭遇大旱,饿殍满地,白骨累累。十三岁的刘协,用自己手头仅有的一点点权力,下令开仓济民,长安城中的饥民才终于有了口饭吃。
公元195年,由于李傕与郭汜各自拥兵,互相攻击,长安城再次陷入大乱中,刘协自己也吃不上饭了。
日子实在没办法过下去,刘协只好带着大臣们,趁着战乱逃离长安,向洛阳跑去。
到达洛阳后,刘协发现洛阳的宫殿已经被董卓烧毁,刘协和百官们只能靠着墙壁休息,在荒野和田间地头找吃的。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接刘协入驻洛阳。
刘协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他抓紧一切时间刻苦攻读,和臣子们探讨治国之道,期盼能让汉室复兴。
但是曹操又岂会让他轻轻松松实现目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刘协完全控制于自己的手掌心。
接着,他挟持刘协迁都许县。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
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董承设法诛杀曹操,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
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曹操要挟刘协废黜伏皇后,并代刘协写好废后诏书,伏皇后被幽闭而死,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也被毒酒毒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刘协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多次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
刘协立曹操的女儿曹节为皇后。次年,曹操封为魏王。
刘协彻底心灰意冷,再也没有夺回皇权的希望了。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世子曹丕承袭爵位为魏王。
曹操死后,刘协先后四次向曹丕提出禅让皇位,终于把皇位这个烫手山芋交了出去。
公元220年十月,刘协告祭祖庙,派张音拿着玉玺诏书,禅位于曹丕。
曹丕称帝,定都洛阳,改元黄初,国号为魏,历时195年的东汉王朝正式灭亡,也标志着四百多年国祚的大汉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禅让之后,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和妻子曹节一起迁居山阳城。
在那里,刘协开始新的人生,他用自己在宫中学到的医术,开起了医馆。上山采药,免费给百姓看病,在民间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因为知足常乐,与人为善,刘协在退位后活了十四年。
公元234年,五十四岁的刘协寿终正寝,以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这在末代皇帝中,结局算是最好的了。
献帝刘协幼年称帝,在位31年,为人从不骄傲自满,能够接纳不同的声音,尽管政治权力不在他手中,但他仍然关心民生,勤奋处理政务。
无论是前期赈济灾民,还是后期治病救人,都是他践行内心的仁厚之道。
他的一生,虽然悲剧,但也幸运。虽是亡国之君,却是历史上口碑最好,品质最好,下场最好的亡国之君。
[1] 《后汉书》
[2] 《资治通鉴》
[3] 《三国志》
[4] 《古语拾遗》
[5] 瀛洲海客:一场短暂交兵让汉献帝饿了好几年 | 来源:《廉政瞭望》 | 2021-11-10
[6] 高鹏成:汉献帝:被误解的傀儡皇帝 | 来源:《文史天地》 | 2020-01-03
[7] 徐冲:《献帝起居注》与献帝朝廷的历史意义 |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07-15
[8] 板桥霜:汉献帝凭什么能挺到寿终正寝 | 来源:《廉政瞭望》 | 2018年第8期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策划 / Presented
✚
策划 Producer :趣说历史
撰文 Writer :田布衣 排版 Editor:陈小莉
设计&版权©:十二文化
©原创内容,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转载,翻版必究!
“历史如此有趣”
“希望历史带给更多的人思考与力量”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