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律师骂我不专业


朋友在群里吐槽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如图:

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律师和法务谁更专业的讨论;
律师,考取“法律从业资格证”后在律所实习一年,通过考核后申领“律师执业证”,俗称律师执照,有执照就可以独立办案了,还有一个特权就是进法院不用安检;
法务,在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内专门从事法律事务的人员,通俗来讲就是在律所以外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
以前也有人是因为考不出“法律从业资格证”才去干了法务,实际上现在法律行业这么卷,大部分法务也都已经持证上岗了;
那到底谁更专业呢?
从承办案件的多样性来看,肯定是律师更占优势,因为律师什么类型的案子都有机会接到,婚姻、民商、行政、建工、刑事等,也就能积累到各类案件的经验;
法务通常会局限在所处的行业里,接触到的案件不具有广泛性,但也不是没有优势,通常会在自身所处的领域里做的更专更精;
况且实践中也经常会有从业者在律师和法务之间反复横跳,律师做不动了就转做法务,法务干腻了就转做律师,所以相较双方各自的优劣势也在逐渐模糊;
从以上角度来说,不存在谁更专业的问题,各有优劣势,而且这种优劣势也在逐渐模糊;
通常来说,我认为当庭的主审法官最专业,庭审不是辩论赛,不用过多的引经据典,渲染情绪,只需要充分说理,据理力争,争取法官的支持就好了;
笔者曾经遇到一个建工纠纷案件,对方律师发言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情绪很到位,极具感染力,法官突然打断:“原告不要过多展开了,庭下提交一份书面的质证意见吧”;
庭审不是表演,法官想的是如何尽快结束这场看起来专业的纷争,双方能和解最好;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在于经验”,经历过法考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句话,简单来说,律师或法务都是熟练工种,至少大部分都是,需要的是一定的案件积累,在实践中去熟悉各个法律的运用界限和尺度;
从这个角度来讲,法官才是最专业的,据说一名基层员额法官的年结案率能达到200件,这样的办案数量带来的经验积累又怎能不专业?
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当庭主审法官也是最专业的;
当一个案件出现的时候,双方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个矛盾点,然后各自围绕这个矛盾点展开分析、说理、辩论,极力争取法官对我方的支持;
作为律师或者法务,在法庭上有理有据的维护己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本无可厚非,是应有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
但是抛开这个角度来讲,对于部分案件,双方代理人无论说理多么充分多么专业,应当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双方各执一词,据理力争,法官从中裁量,在双方矛盾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平息这场专业的纷争;
对于大部分从业者来说,只要对程序了然于心,对相关法条信手拈来,对类似案件的裁判规则比较了解,能做到如此就算是很合格了;
不过转过来说,经验积累的多,熟练程度越高,是不是就可以评价为“很专业”,若是评价为“很熟练”,感觉也不太合适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