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受伤很常见?掌握这5点,轻松预防跑步伤病


任何跑者都不愿遭遇到跑步伤痛,而膝关节磨损和受伤尤为常见。
预防跑步伤病,以下5点,不容忽视。
跑前热身
许多跑者在跑步一开始便是一顿猛跑,完全忽略跑前的热身。
这是不科学的。
跑前热身是跑步的序曲,是身体逐步的升温过程,对减少运动损伤风险至关重要。
热身能帮助身体从静态过渡到动态,使心脏、肺部等器官逐渐适应运动节奏,加快心率和呼吸频率,减少肌肉紧张和僵硬,同时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使我们能够迅速、轻松、专注地投入到跑步中,显著提高跑步的效率和舒适度,并在跑步后能更快地恢复体力,减少疲劳感。
正确的跑步姿势
错误的跑步姿势会导致身体各部位受力不均,增加受伤风险。
比如,过度前倾可能导致背部和膝盖受伤;
步幅过大则可能增加关节的冲击力;
而摆臂不正确则可能影响呼吸和节奏。
正确的跑步姿势应该是身体挺直,微微前倾,保持头部、颈部和背部的自然直线。
双臂自然摆动,与步伐协调一致。
跑步还要注意脚步的着地方式,采用全脚掌或前脚掌着地的方式,尽量避免脚跟着地。

跑步距离
有些人喜欢和别人比跑步距离长短,比跑量堆积。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能不同,盲目攀比最终受损的可能是自己的健康。
忽视跑步对身体的压力,不顾一切地追求长距离,身体将承受过大的负担,身体疲劳、肌肉拉伤、关节磨损等问题会一一浮现。
跑步的初衷是健康,而不是一种攀比和竞争的工具。
跑步,应该量力而行。
跑步速度
有些人天生运动能力较强,可以轻松地驾驭较快的跑步配速,并不会感到过度疲劳。
有些人由于体重、体质或其他原因素,并不一定适合过快的跑步配速。若盲目追求速度最终会导致身体受伤或过度劳累。
将跑步速度控制在有氧运动的范围内才是明智之举。
在跑步时,若能以正常的语速交谈,这就是合适的配速。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气短,那可能是速度过快,已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此时应减缓跑步速度。
对于初跑者或体力较差的人来说,应该从较慢的配速开始,待身体逐渐适应跑步强度后,再逐渐提升跑步速度。
同时,要时刻注意呼吸和身体的反应,确保跑步速度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

增强下肢力量训练
拥有强大的下肢力量能让我们在跑步时更顺畅地发力,并能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姿势和稳定性。
这种力量还能分散地面的冲击力和承重量,有效保护骨骼关节,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在休跑日,我们可以穿插进行深蹲、硬拉、腿举等训练动作。
— END —
   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亮【赞和在看】,坚持跑步,你也可以!
我是卷卷,一个热爱跑步,热爱生活的中年少女。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
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身边的小伙伴~
往期推荐:
跑步:在孤独中成长(从400米到42公里)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50岁还在坚持跑步的人!
40岁后跑步,快慢不重要!但这4条建议必须get!
跑步:越跑越年轻的4个习惯,一定要长期保持!
坚持跑步三个月会带来3个肉眼可见变化
长年跑步,老了后会变成什么样?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
5公里慢跑是拯救中年男人的良药
晨跑的最佳时长是多少?
为什么坚持跑步体重还是降不下来?可能是这4个原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