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如何修养到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
首先必须要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
要讲儒家的思想,
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学术;
要讲孔子的思想学术,
必须先要了解《论语》。
如何修养到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是说,如果能去掉尘俗偏党的观念,而志心于仁道的学问,就是早晨听到这个道理,晚上就算死了,也可算是不虚此生了。
 
这句话,从文字的表面看来,未免过于强调,如从身入其境的人看来,就会明白这句话真有无比的仁心厚德!因它同时在说明仁的道理,就是反身而诚,并且明得心地灵明体用的学问。
 
如能心志不纷,常住在仁的境界中,又有什么生死可畏惧呢?生之与死,有如旦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死生如朝暮的变化,仍然不离于仁心,又有何可畏?如果只从死生的现象上看,似乎有生灭的过程。若能从得仁心之体用来观生死,那些现象的生死往来,万变不离其宗,方知此心之体,自有其不变者存焉。它既不落在生死之中,也就不必了什么生死啦!
 
所以《易传》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知个什么呢?就是知道生死变化犹如旦暮,始终不离于仁的境界而已。
 
上面说了许多勉励学以致仁的话,那么,哪一种人才能从事仁道的学养呢?而且如何才算是实行仁道呢?于是就提出: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他说,讲到志心于仁道的人,有一个很好的考验,如果他要志心于仁道时,连生死都无所惧,哪里还会贪图生活的舒适和享受,讲究好的吃、好的穿呢?
 
如果不能领略到菜根香、布衣暖的人,根本就无法和他谈什么仁的学问了。
 
所以下文便说,凡是君子之儒,处身于天地之间,心里根本就没有坚持哪种事物舒适,哪样事物不好。仁人的用心,在可与不可之间,并不是以个人的贪欲为标准,只以义理的相宜不相宜做比较。如果是义之所在,就是火坑苦海,也要去跳,还有什么选择好衣食的余地呢?
 
故在此就说: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那么,义之与比,大体上又比较些什么呢?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他说,如果是君子的人,他的胸襟怀抱,随时随地,只有一个如何建立德业的念头;倘是一个小人呢,他的胸臆之间,只是一个为财产利益打算的田舍翁,日夜都在计划谋求田舍。再说,君子的人,随时随地怀惧天刑;一个小人呢,他就只顾到目前利益,贪图小惠,得点好处就算了,哪管后果如何!所以: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如果只从利益打算来做人处事,结果多招怨尤,就是自己的内心也会多生怨悔的。再说,社会上到底君子少而小人多,如果不爱人以德,只是以惠来结交,那就如俗话说的“善门难开”,结果反会多招怨尤。
 
所以宋代名臣王曾在朝廷进止有常,平居寡言笑,一般人都不敢向他求私事,所以对于人的升迁进退,谁也不得而知。
 
范仲淹尝向他说:“明扬士类,宰相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尔!”王曾便说:“恩欲归己,怨将谁归耶?”范仲淹听了,就深深佩服他的德行和器识。
 
到此话头又需一转,再说志心于学养仁道的人,假使有机会,要他担任为国家天下的事,他绝不会高兴得忘穿鞋子,马上就驾车去上任的。他必定衡量礼义的轻重得失,然后还要推让其他贤能的人去做,否则,还谈什么礼乐的教化呢?所以: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这里所谓的礼,就是文化教养的精神,也是孔门学问的目的,所以在这一段结论中,仍然引用如《学而》篇中的话说。

仁的体和用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他说,学养真能到达仁的境界的人,不怕在社会上没有位置,应当怕自己没有建立可以贡献人群的学问。
当然更不要怕没有人知道你,了解你,只要你真为学问,自然会求仁得仁,何必一定要人知道!况且你真有了学问,自然会有可知之处和可能知你的人了。
 
全篇到此,对于仁的体用,已经说了一个大概,画了一个轮廓,但是仁的宗旨究竟如何?还是没有说出来。其实,如果纯用文字言语来说,能够讲得出来的仁,也只是人生立身处世行为上的至真至善的美德,可以说只是仁的致用,实在没有办法把仁的道体显现出来。
 
那么,所谓仁的道体,也就是宋儒理学家们所讲的心性微妙之体了。说心、说性、曰仁、曰理,无非只是名词表达的不同。
如果我们综合汉儒的训诂释义和宋儒的专讲义理来说,仁,从人,从二,便是人与人之间、心身性命的中心,犹如果核之有仁,灵明不昧,不是麻木不仁的。当其寂然之时,它是寂然不动的;当其致用之时,它是感而遂通的。
 
所以颜回三月不违仁,居于陋巷之中,只有一箪食、一瓢饮,而犹不改其乐,正是他心身住在仁的静态里,处于寂然不动之中而别有乐趣存焉,这也就是宋儒所说的孔颜之乐了。
所以孔子就大为赞赏颜回,认为孔门弟子中,只有他才得到孔门传心的道体。我们如果学以致仁,事实也并不太难,孔子已经说过:“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你在动心忍性之间起心求仁的时候,便可立刻到达仁的境界了。
如果要勉强去体会的话,便要学孔子告诉颜回的求仁的纲目,先能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等。先当正其心身,从外面强自打进心来,把欲望的念头去尽,就可以识它的端倪了。

【敬请关注以下备用号】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注:以上全部内容均摘自网络,只随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