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子路 冉求 公西华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
首先必须要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
要讲儒家的思想,
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学术;
要讲孔子的思想学术,
必须先要了解《论语》。
子路 冉求 公西华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有一天,孔子很感叹地说,如果我的道不能行于国啊,也许我就坐个筏子,飘流到海外去了。
 
倘使有那么一天,跟我走的,恐怕是子路了。子路听到孔子这样说,非常高兴。孔子看了他那种欢喜的神气,就说,由啊,好勇的个性,还超过了我,只是不知如何取决一事。
 
我们都知道,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最为武勇,而且性情刚直,胸怀磊落,也最富于侠气和霸气。他挨老师的骂算是最多的一个,但是孔子的内心也最喜欢他。骂他就是爱他,想要把他锤炼成材。
 
须知一个真儒并不是只像一个懦弱的文人,必须是文武兼备,也就是智慧、仁义、武勇全备的人物。
 
例如夹谷之会,到了必要的时候,孔子便按剑而前,并没有文绉绉的像个腐儒。子路的霸气和侠义,正是孔子欢喜的特点,如果能够加以学养的韬晦,其材岂可量哉?
 
因此,到了孔子真有感伤于世道的时候,自己说出愿到海外去飘流,要想带着同行的人物,的确也只有子路才有此才能和勇气。子路听了很欢喜,好像孔子马上就要带他一同出国去作为一番似的。
 
所以孔子便说子路好勇超过他,只是不知道如何取决一件事。本来孔子偶然说要浮海出国,也只是感伤时势的一句话,他并不真的就要走。因此说子路只知好勇,不知道判断和如何仲裁一件事。
 
一个具有仁心仁术的有道之士,遭逢衰乱之世,大体会走两条路。一条就如释迦牟尼一样,干脆出世;一条就如老子一样,避世隐逸,若隐若现。
 
像孔子这样,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要说用世的不易,就是如何自处而不遭忌,也已经大不容易了。他既不作出世的打算,入世又碰到处处荆棘,无怪有时候也会动避世之思了。子路虽贤,到底不了解孔子的苦衷,所以便有这一段文章了。
 
跟着上面而来的,就是一个鲁国的大夫孟武伯,和孔子讨论孔门弟子的学养和才能。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在这里,孟武伯一共请教孔子三位弟子的学养,是否已能达到仁的体用的程度。孔子的评语,却只说他们的才具和学识的造诣,对于体道达仁的境界,一个也没有许可,由此可见孔门所指仁道的不易了。
 
孟武伯第一个先问的是子路,问他可以够得上称仁吗?孔子说,不知道。这个回答的不知道,太妙了,可以说,孔子有不做正面答复的意思,所以说是不知道。
 
也可以说,他的答复是,子路还不知道仁的境界呢!后来孟武伯又再追问一次,孔子便说,子路的才能和学识,可以在千乘之国里担当军国大事的兵赋职务。等于现代说,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国防部长或陆军司令等。对于仁道的学养,他是不知道的。
 
于是孟武伯就转问另一位弟子冉求如何,他可算知道仁了吗?孔子又答说,冉求的才能和学识,可以在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担任主宰的长官职务,等于现代说,可以做个好县长,那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仁道的学养,他也是不知道的。
 
最后,孟武伯就转而问到公西华。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孔子又答说,公西华的才能和学识,可以衣冠楚楚地立在庙堂之上,与各国之间往来的宾客周旋。等于现代说,可以做个很好的外交官,至于仁道的学养,他也是不知道的。
 
兵赋同称,事见《左传》隐公四年,详见《周礼》。古称千室之邑,为卿大夫之邑;百乘之家,为卿大夫采邑之地,民有千家。孔子弟子中的公西华,《史记》说他是鲁人,少于孔子四十二岁,相貌仪表都很好。
 
总之,这三个人,孔子都没有许可他们已经知道仁的境界。因为说到了仁道,不免又要一提孔门独许可传仁道心法的颜回了。
 
所以在此便插入孔子与子贡的谈话一则,以示孔门授受仁道心传的难能,同时也可以看到子贡的自知之明,以及孔子和子贡的谦下之德。

【敬请关注以下备用号】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注:以上全部内容均摘自网络,只随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