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四种执着
若执着此生,则非修行者,若执着世间,则无出离心,
若执己目的,则失菩提心,若执取生起,则非正知见。
我们要好好想想,恒顺众生和烂好人是不同的。烂好人,是有善心,但是没什么智慧,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取舍,然后傻傻地到处帮忙。所谓恒顺众生,是要顺着众生的善处,而不是顺着众生的恶处,这很重要,比如不顺从众生的烦恼,当别人生起嗔心的时候,不要跟着对方的情绪走,而是要生起慈悲心,并且让对方感受到,进而安抚对方,让他在心中种下善的习气种子。
一般来说,众生的本质都是善良的,这是我们应该随顺的,然而,对于众生的过患、烦恼或是恶处,不仅要避免自己被影响,而且更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帮助别人。这就是恒顺众生的意思;这是在帮助别人,但不是烂好人。
能够做到恒顺众生的人,就是善人。我们如何能够做到呢?方法就是要将一切众生视为佛菩萨一般而恭敬。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诸佛菩萨,都是因为众生的恩德,才能成就果位,因此可以说,众生就是诸佛菩萨成就的根源。所以,我们应该饮水思源,感念众生的恩德。
同样,我们要把众生看成佛菩萨一般,看成是我们恭敬供养、顶礼、赞叹的福田境,然后要把自己看成是最低下的。总是自视清高,目空一切的话,可是不行的。同时,当我们在给予别人教学的时候,不应该有自己很好,对方很差的心态,我们不是要把一个不好的人,变成一个好人。我们一开始就要认识到一切众生,他们的本质是良善的,然而,众生有各种不同的思想、行为,每一个人的根器也都不同,于是需要以各种不同的善巧方便去教化开示一切的众生,如此才是恒顺众生。
如果我们认为众生,各个都是愚痴无明的,并且觉得自己才是最有智慧,像佛菩萨一样的一个人的话,会让我们落入我慢或自大的危险。
因此,很多经典中都提到,一个菩萨,总是会把众生顶戴在头顶上。就好像各位看到印度人搬运东西的时候,会把东西顶在头上一样。我们应该随时把众生顶戴在我们身体最崇高的头顶之上,这样去敬奉、尊敬一切的众生。
我们现在赞叹、顶礼佛菩萨,其实就是在练习、锻炼我们自己,让我们慢慢懂得随喜跟称叹,进而能够遍及一切众生。不然,我们一方面在那里称赞佛菩萨们,一方面却批评毁谤众生,这就不是普贤行的意义了。其实对于佛菩萨来说,你赞叹他,护拥他,他不会因此而高兴,你不赞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伤心。就像一朵芬芳的花朵,不管有没有受到注意,它都自然散发着芳香。
因此,首先,我们藉由对具备圆满功德、使人悦意欢喜的佛菩萨赞叹顶礼的练习,日子久了,慢慢就能看到,其实每一个众生,都有那么一点功德。佛菩萨的功德,如同大海一般广博,这并不稀奇,因为佛菩萨已经完全遍知,已经完全净除一切罪障、圆满一切功德,然而,一个凡夫众生,无始以来在各种恶劣环境和三毒烦恼的影响之下,却还能够生起一念善心,这其实是更不容易的事情,更加值得我们去赞叹和随喜。
所以,比起佛陀大海般的广博的功德,一个夫凡众生刹那生起的微小善念,可能更为殊胜难得。因此,真正我们应该赞叹的,是一个凡夫众生的一点善良的心念。但是要自己马上能够做到也不容易,我们很难一开始就对众生如同对于佛菩萨一般的恭敬顶礼,但是,透过普贤行次第的修学,就能逐步帮助我们锻炼自己的心。
摘录:大宝法王著《我愿无尽》
“恒顺众生”不是顺着众生
这“恒”当一个“常”字讲,就是恒常不变;“顺”就是依顺,依着众生的境界。众生都是颠倒的,那么你是不是恒顺众生的颠倒呢?众生根本就没有知识,你顺着这些没有知识的众生,不也就走到愚痴的路上去了吗?
恒顺众生,是顺着众生的习惯,又要把他从逆流中救出来,这叫恒顺。
怎么说从逆流里头把他救出来呢?因为众生都是颠倒的,颠倒就是逆流。好像水往东流,你从东往西那么摆这个船,这就叫逆流。你若是顺着众生就不能成佛,你若是想成佛就不能顺众生。
普贤菩萨为什么又要恒顺众生呢?就是要从逆流中,把众生顺过来,把他们从逆流里边救出来,所谓“逆凡夫六尘流,入圣人法性流”,这是恒顺众生。
要不然,你顺着众生,他欢喜造业,难道你这个菩萨也要跟着造罪吗?众生有一种迷惑,迷惑就造业,造业就受果报。你也跟着众生去起惑、造业、受果报?那不也就变成众生了?
恒顺众生,是常常不厌烦地去教化众生,令众生反迷归觉,离开迷途得到觉悟。所以恒顺众生也就是精进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就是不厌烦造罪的众生。众生造很多罪业,佛也不厌弃他,不会说:“喔,你这个众生造这么多罪业,我不度你啰,由着你堕地狱去!”佛没有这个心。就是众生造罪业,佛也对众生有一种慈悲心、喜舍心,来度这个众生,这是真正精进波罗蜜。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道的时候,有一生在山上修布施精进波罗蜜。有一次,下了很多天的大雪,山上一切的东西都被雪给遮盖上。有一只母老虎带着小老虎,出来找吃的东西也找不着。眼看小老虎就要饿死,母老虎也饿得走不动了。释迦牟尼佛看见了,心想:“我愿把我这个身体布施给老虎吃,让它们吃了之后,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发了这个愿后,他把衣服往头上一蒙,就跳到老虎的身边去,舍身喂老虎了。这是布施波罗蜜,也是精进波罗蜜,也是恒顺众生的一部分。
佛恒顺众生是这样的,我们恒顺众生就要把众生度过来,不是说:“普贤菩萨说要恒顺众生,有的众生吃迷魂药的,我也跟着他吃一点迷魂药;有的喝迷魂酒的,我也跟着他喝一点迷魂酒;有的做迷魂事的,我也跟着他做一点迷魂事”,这不叫恒顺众生。恒顺众生是把众生从迷途里边拉出来,叫众生来顺我,来跟着我修道,这叫恒顺众生。你不要误解了“恒顺众生”,就跟着众生跑,跑来跑去,把家都丢了!不知道哪个地方是自己的家乡了。
居士:请教师父,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第九大愿恒顺众生,对于我们青年工作人员,由于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有些应酬会有很多荤菜,对于我们修行人本不该吃,要是修到境界也许会不想吃,可现在很多场合也不适合总提出我们是学佛的,应酬中应不执着,做到恒顺众生,荤菜可不可以随便吃一点,还是不吃,应如何处理?感恩。
妙印法師:
阿弥陀佛!恒顺众生,究竟是什么意思,不可以单独拿出一句来理解。否则,会出偏误。经文:“......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这是经文上的恒顺众生。平等饶益一切众生,才是恒顺众生。
第一,随顺而转。怎么随顺?怎么转?随其类别而投胎,想度鬼众,自己要投胎做鬼,想度人,自己要投胎做人;想度畜生,自己要投胎做畜生。自己首先要与其同类,进而随机教化,这才是“转”的意思。转是转化,转化同类众生,从恶转向善,从下劣转向高尚,从愚痴转向智慧,从缠缚转向解脱。
第二,承事供养,如父母如师长,乃至如佛无异。这是什么?这是礼敬诸佛!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自己的内心,对一切众生,必须心存恭敬,必须要修自己的恭敬心。
第三,于诸病苦,为作良医——救死扶伤,救众生于一切病苦!这是恒顺众生。
第四,于失道者,示其正路——这是劝人,是教化,让人断恶修善!这是恒顺众生。
第五,于暗夜中,为作光明——这是智慧的教化,破迷开悟,消除众生的阴霾。这是恒顺众生。
第六,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救济贫困,布施供养,这是恒顺众生。
当知:众生吃肉,是杀生。杀生是因,短命多病是果报。应酬的时候,给肉食众生讲道理,耐心说法教化,才是真正的恒顺众生。而不是他吃肉,你也跟着他一块吃,叫恒顺众生。
观音祈请文
秋喔眷吉玛贵咕多嘎 作桑杰吉吾拉件
尊者无暇白净身 阿弥陀佛顶上尊
土杰间吉卓拉西 间热西拉香擦啰
慈眼悲悯视众生 观音尊前我顶礼
嗡嘛尼呗美吽
愿诸众生
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
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
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
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精彩开示
佛法就是人生的地图。。。
《远离四种执着》简释。。。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注:以上全部内容均摘自网络,只随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