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正式落地,请告诉孩子:自律者优秀,懒散者出局


秋季开学后“双减”政策正式全面落地,教育部随之提出了三不允许:
1.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2. 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3. 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
为响应教育部“双减”号召,不少学校开始减少甚至不布置作业。
学校没有单元测试、月考、期中考试,父母很难掌握孩子如何学习的真相。
直到期末考试,孩子们的学习问题才会暴露出来,到时候再纠正就来不及了。
因此,在后双减时代,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双减”之下,家长需要严格要求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掌握更多学习方法和技巧。
知乎上曾有段话,一度爆火:
“既然整天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没有半点目标可言,就不要做什么英雄式的梦,好好地甘于平庸。
既要前程似锦,又要毫不费力,你咋不上天?”
话糙理不糙,每个迷失在舒适区的孩子都需要父母来唤醒他。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复一日的努力和自律。
新学期,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这世上有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

01
所谓自律,就是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纪律
经常听到父母抱怨:
孩子做作业要大人守着,电脑一玩一整天,起床、睡觉、吃饭、上学都得催,总之,大事小事,都得大人看着,否则,别指望他能自己做好。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律的表现。
缺乏自律的孩子,总是需要教练般的角色不断鞭策他,否则很容易懈怠。
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孩子不懂得管教自己,无论如何都很难学好。

没有不需要汗水的成就,没有不需要残酷坚持的成功。
所谓自律,就是给自己定规矩,强迫自己去遵守。
在别人出去玩乐的时候,强迫自己专心看书;
在别人偷睡懒觉的时候,强迫自己坚持早起;
在别人心神不定的时候,强迫自己心无旁骛。
孩子唯有做到自己管理自己,用自律代替懒散,怀揣着初心,把模棱两可的三分钟热度变成一往无前的决心,把摇摆不定的“我愿意”变成清晰的“我会完成”,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虽然前进路上难免会感到疲惫,但只要心中还有最真挚的热忱,就终将抵达想去的远方。
02
自律的过程很难熬,但自律的人生很美好
记得曾有人问董卿:
“很多人问我,你能一直坚持每天睡前阅读一小时的习惯吗?”
董卿十分诚恳地讲道:
“这个无所谓坚不坚持,就是你习惯了。
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这是我的一个习惯,安静地看会书就可以睡觉了。”
自律的前期是兴奋,中期是痛苦,后期是享受。
培养孩子的自律也是如此。
在开始自律之前,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当开始自律后,确实会感到极度的折磨。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就成了习惯。
那些从小就坚持读书的孩子,每天读书不会觉得痛苦。反之,有一天不读书,反而不习惯;
那些习惯了做完作业再玩的孩子,不会觉得先学后玩有什么不舒适。相反,如果让他先玩再学习,他会玩得不尽兴。
真正的自律,并不像外人见到的那般“痛苦”,而是和日常的吃饭、睡觉的行为一样习以为常。
自律的孩子,他们似乎在虐待自己,其实他们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以及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快乐。
自律的孩子似乎很辛苦,但他们自己不那么认为,他们从不沮丧和困惑,因为他们总是有自己坚定的目标。
自律,不是“痛苦”和“磨练”,而是帮你达成目标的方式。

03
放纵不是自由,自律才能掌握人生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你最深刻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
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孩子想看电视就可以看电视,想玩手机就玩,不想写作业,不想上课,这些不是自由,而是被欲望困住,被懒惰控制。
你不想进步,而是你懒得进步。你不是不想想努力学习,而是受到诱惑的影响。
窦文涛曾在《圆桌讲究派》中提到:
“这自律的人,才叫有自由。你像不自律的人,他其实是被欲望控制的,你想吃吃想睡睡,屈服于肉体。
这自律的人,我精神说让躯体起来,它就得起来,让它少吃它就得少吃。这样的人才叫自由。”

肆无忌惮的放任自己,这样得来的自由,终将在现实中轰然倒塌。
而自律赢来的,对现实的自主感,才是真正的自由。
早起学习,虽然起床的那一刻是痛苦的,但一天结束的时候,内心是充实的;嬉戏和放纵的那一刻是快乐的,但睡前,却会感到内疚和自责。
学习是反人性的,是痛苦的,需要坚持。正因为如此,成功永远属于少数人。
真正能登顶远望的人,永远是那些坚持不分心、勇往直前的人。
所以,做一个自律的人,去过高级又自由的生活。
小编有话说:
记得《我的前半生》中有这么一句话:
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一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所有出众者的背后,都有着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
孩子,没有谁的少年时期是安逸度日的,那些真正的优秀者,往往是舍得对自己下狠手的人。
你所受过的苦,吃过的亏,担过的责,扛过的罪,忍过的痛,终将变成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忍一时之痛,换长久自在,才不枉来人间修行一趟。
往期推荐
1.教育部明确!周末寒暑假可以给孩子补体育课!
2.家长、教练、校长必点:你想了解的“运动育儿”全在这里!
3.教育部: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十年后是不一样的人生
4.运动育儿观 || 男孩可以平躺,但不可以躺平!
5.重磅!“双减”政策落地,重视体育,要求孩子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
6.教育部正式通知!除了体育类,其他9类科目不得补课
7.钟南山:体育运动应该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8.体育,是最好的教育!
9.教育部传来消息:中考体育将与语数外同分值,2022年将全面实行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领取
《运动育儿100问100答》


点击“阅读原文”,投稿分享您的运动育儿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