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我是个完美主义超严重的i人,从工作学习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集合拖延症、好学生心态、同辈压力的大综合体。
有一年我甚至只发过一条朋友圈,还是先仅自己可见、过了一天才转公开。不仅因为点赞焦虑,还因为害怕配字不够深度、p的图不够有审美、被审视的焦虑,甚至是害怕一年后回看这个票圈太幼稚。
与其因为一条朋友圈坐立不安好几个小时,不如不发,多洒脱!
看似与自己和解,但其实是回避了完美主义的浮冰之下,无数人生卡点啊!
别忘了预约3月2日的为友直播,勤勤将对话Alina,聊一聊“如何用一人公司实现自由人生”这件事。
点击下方 ⬇️ 按钮预约
如显示已结束,点开预约下一场!
完美主义看似是个优点,但其实,完美主义者生活在一个悖论中:他们充满了对失败的恐惧。
不完美实际上是害怕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把结果的失败归咎于没做好的细节,同时这个完美的目标很可能不切实际。
这也是东亚好学生们一路以来的规训结果,努力就有收获,失败一定是不努力的结果。
但在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和人生中,完成比完美重要太多了!
我最近参加会议,一篇打磨很久的论文被提出无数犀利问题,忽然我意识到所谓的完美只是相对于“自我”,在千万个人心中,有不同的完美标准。
但我一直在等待,想凭借自己呈现完美的结果。于是为了“自我满足”,我看了无数没用的论文、熬了无数没用的夜,其实只用走出一步,听一下其他人的意见,我就会有一百倍的收获。
也是同一天,我看到为友的一位学员发了一条朋友圈,让人无比感同身受。
Ta准备售卖手链,但材料还没买齐就发圈宣传,立刻有了订单:
“把产品抛向市场,测试和验证用户需求,也是产品闭环的重要环节。”
是呀,为了完美而产生的等待、内耗、错过红利期,能做太多事了!
人的经验阅历和对需求的认知是主观的,论文需要改很多遍,产品也要迭代很多遍,世上从不存在真正的完美。
所以害怕朋友圈发出无人点赞,害怕宣传产品遇冷无人问津,担心坚持不下来半途而废,从而成了行动的一个个卡点。
不是等待准备好了才可以行动,与其默默等待自己成为“专家”才行动,不如在行动中成为专家!
请大家再次和我一起大声念出勤勤的金句:“想想都是问题,做做就有答案!”
完美主义通常伴随隐形的拖延症和低自尊。
之前有条新闻,是张雪峰的直播间连麦了一个复读五年的高三生。她每年都换副科组合,在张雪峰劝她今年就算是专科也要去上大学时,她表现出极大的抗拒——
因为五年的沉没成本摆在这里,只能有个“完美”的结果才能化解。她也和同龄人渐行渐远,因为社会耻辱感与外界“断交”。
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目光,自己内在价值体系不牢固,不完美就等同于羞耻,微小的挫折都会打击我们的自我价值。
因此拒绝完美主义,其实是内在力量的修炼。
越在意他人的言论,你就越害怕。同理,你越是注意什么,你越会成为什么。
“当你全然地看见自己、享受当下,你也会成为最想成为的那个你,并充分地与当下共舞。”
所以拒绝完美主义,也是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如果所有的价值坐标都来自于外在社会的评价,那么我是谁?
我只想做许多镜子的集合,反映其他所有人期望于我的东西吗?
不是的。至少我想在我的爱好被评价时,平静但坚定地说,“但是我喜欢就够了。”
人生的命题,被爱驱动而非被恐惧驱动,是一种非常有能量的转变。
从理论到知行合一,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该尝试的实践。
比如我自己每加入一个新社群,自我介绍的“大段输出+给人第一印象”就会带来完美恐惧。我在拖延回复消息时,察觉到焦虑不断累积,发出后也会伴随更大的“被回应恐惧”。
那么,深吸一口气,在第一刻就发出自我介绍,在未来每一次介绍中不断迭代,接纳这就是此刻最真实的我,相信我已经获得当前我能吸引到的最大善意,在未来,我一定会收获更多爱的流动。
不去预设结果后,我忽然感受到真正的洒脱。
想想过去,别说给自己发圈宣传了,就是朋友圈集赞都不敢,这样脆弱的内心,被自己用完美主义的借口猪油蒙了心。
回避并不是解决方案,多给自己鼓励,相信自己是个英雄,相信自己能直面并跨越它,在练习与反馈中,变得坚定、松弛、强大。
我拒绝完美主义的第一步,是从回消息不拖延、不焦虑会收到什么回复开始。
那么你呢?
一个人破除完美主义如果有困难,不如选择一个有能量的场域,和有共同困扰的伙伴们,以及已经冲破卡点的伙伴们一起破局呀!
关于完美主义更多真实案例反馈,在我们「人生事业创造营」都有。
如果有意加入为友,欢迎扫码了解。
创造人生事业 实现理想生活
点击关注 ⬇️ 为友公众号
领取3w+字的副业变现六大案例
好的文章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欢迎你转发文章至朋友圈!
点击在看,给为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