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毕业后,我们奔赴不同的旷野



—— 圆桌故事会:001期 ——
「创作者说」是一档记录多元人生样本的栏目。嘉宾皆来自于为友人生事业创造营。
其中“圆桌故事会”活动每一期会邀请到创造营校友会中,3~5位优秀创造者来围绕圆桌主题进行分享,所有创造营学员皆可免费参与现场,与嘉宾互动。
第一期「创造者说」圆桌故事会,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北大和清华的四位毕业生,分享他们毕业后的成长路径,以及为友创造营为她们带来过的改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四位清北毕业生,各不相同却又殊途同归的人生故事。听听光鲜耀眼的学历背后,“别人家孩子”的“真心话”。
别忘了预约4月13日的为友直播,勤勤将对话Melody:聊一聊“一个ENFP纵横四海的故事”。
点击下方 ⬇️ 按钮预约
如显示已结束,点开预约下一场!
—— 本期创造者嘉宾 ——
@小Z

@橙纸

@Lynn

@雨岑

Q:之前的名校标签给你带来过什么样的影响?现在除了名校这个标签,你在用一些什么新的方式定义自己?
👇
小Z:名校标签已经成为了至少在我生活中,时不时被自己或别人提起的一个名词。
工作中——我前一份工作是在互联网大厂做程序员,写代码的。在那个环境当中,很多同事都是清华或者是北大毕业的硕士博士,所以你的清华标签对你来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它天然的就建立了一种信任感和连接感。
生活中——如果我在生活中告诉别人,我是清华毕业的,那么别人下意识的就会觉得,那你是不是很厉害。他人对我类似这样的一些心理预设,会给我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我最近在交朋友的时候,我就会首先说我是北京的某个大学毕业的,就不会直接在一开始说我是清华毕业。
现在,我去给自己定义一些标签的话,
第一,一个有点文艺的前互联网大厂程序员。我跟身边的同事们完全不一样,比如我会写点小文章,然后大家都会说我细腻。其实,曾经这个标签让我在那个环境里因“与众不同”而非常的痛苦,我在MBTI里是NF人。
第二,一个敏锐的直觉型选手。我可能跟人待在一起,一会我大概就能感知到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同时我身上的理性的方面其实是得益于这么多年的理工科的训练,对让我非常的有逻辑思维,然后能够条理性清晰。
第三,一个gap中的躺平女青年。是的,我没有学习如何探索自己,我就在学习如何躺平。

橙纸:我到日本之后做一些本地校友会的工作,这件事带给我很多收获,组织活动会认识到很多校友,我发现作为北大人,不仅是有共同的记忆,而且有更广阔的人生道路和内心。
我在身边很多校友身上都看到这一点,对于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会有更广阔的视角;然后对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对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情,非常愿意投入100%的能量去做、去选择。
完美主义是比较负面的影响,周围人可能对你的要求期待是高的。有一部分很关键的因素是来自于名校标签,我也意识到觉察到这一点,还自我修炼的路途当中。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反复的提醒自己,我不需要做得最好。
我现在会说我改了我的微信签名,我现在觉得自己是一个打枣主义者。打枣主义就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
还有个标签,追问者。很容易感觉到生活中哪个部分刺激到我的神经,让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很有趣的,很有那个吐槽欲,很希望知道这背后是什么。
最后一个标签,一个协调性不好,但是爱运动的人。

Lynn:名校标签,我感觉带来的一是流量密码,比如今天大家来圆桌会,可能就是被“清北毕业”吸引的。
二是会带来一些能力上的信任。在我投简历的时候,可能我从来没有这个方面的经验,但是有的HR或者是老板看到是清北毕业的,他觉得应该挺有能力的,就可以让我试一试,所以我觉得这是我很幸运的事情。
三是给我加持了一些话语权,让别人能听我说话,愿意给我一些机会,所以我还是挺感谢的。
坏处就是,名校标签会让我有一些羞耻感,我特别怕给学校丢人。
第二个就是有些时候,我会觉得名校的标签让我感觉“自己”不被看见了,对方知道我的名校背景后,好像看不到我作为一个活人背后的一些特质了,会感觉有些人用层层标签来衡量我的价值,我觉得挺不舒服的。
其实我比较自豪的是,在跟这些“坏处”抗争的过程当中,我拥有了浪费的勇气。我可以浪费高分、浪费这些看起来很好的选择,去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计沉默成本的去追求一些热爱的事情,我在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现在我给自己标签就是,爱笑的自洽小天才、活在当下的人。

雨岑:北大这个标签,好处确实是他在进入一些东西的时候,门槛会明显的降低。比如说我带着一个北大的标签去跟别人交流,或去面试的时候,可能面试官是对我有一些预先的判断,会宽容一些。
坏处也是很明显的,确实就是别人会有很高的期待,然后会说你是北大毕业的,那你肯定就是会做的很棒。确实会让我在工作中很害怕把不够好的东西拿出去,很容易给自己上一个枷锁。
第二点坏处就是,会引发一些非常没有必要的事情。比如去理发店,理发师跟我搭讪聊天,当他知道我来自北大以后,接下来的话题就会拐到一些非常没有必要引发的夸赞甚至打探上,所以后来我会选择隐去名校标签。
第三点坏处就是,会被加一层滤镜。特别是在很多的商业活动上,我觉得我会经常被拎出来。就因为你是北大的,所以需要你去做主持,或者你去作为代表。我有时候也是会觉得不舒服的。
现在给我自己定一个标签的话,第一个就是高敏感,第二个标签是擅长做的事情和不喜欢做的事情是同一件事。比如我之前做产品经理时,在别人看来我说话能让人信服、逻辑思维比较强,他会觉得你很擅长沟通。但其实我非常不喜欢沟通,感觉很耗能,工作一天之后我会非常辛苦。再比如别人觉得我执行力和落地力也非常强,但其实我也非常不喜欢这样,就是一个出于好学生的习惯做一些很像老黄牛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在我身上经常会发生这样一些矛盾的事。

Q:我们如何看待、如何去处理,别人因名校标签而对我们产生的过度期待?或是我们因为之前自己成长经历对自己的一些期待?
👇
雨岑:之前的心理咨询师点亮我的一句话——“为了满足别人期待”的这个思维方式,你不用完全直接把它丢弃。你为什么会养成思维方式,是因为以前的思维方式在很多时候帮助过你。在以前的很多时候验证过它是有用的,它导向了一个更好的结果,或者说他曾经保护过你。所以就是你才会养成这样的方式,那现在其实你已经把这个思维方式训练的很好了,然后它可能也会在事实上更有几率去导向让你觉得更好的。
之后再做决策的时候,多想一想到底是为了什么?会帮助我很好的理清自己,去做更多的选择。
Lynn:我们要训练去觉察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去感受一下这种来自内心的想要,我觉得能够很好的抵御到外界的期待。
高考过后,我一路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都没有所谓的“效率最大化”,既没有当大官,没有赚大钱,也没有大成就。比如,我当时转方向到艺术学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说你考700多分去艺术学院有病吧!在有些人眼里确实是浪费了一手好牌。但这手好牌,也是我亲自起的!
我曾经会拼命的去自证,我想向他证明我只是走了不同的路,到最后我的结局一定是好的。后来我发现这是一个陷阱,没有必要!我就希望我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能做的很好就可以了。而我自己的价值体系不是由赚多少钱,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决定的。而是由我自己多么的自洽,多么的实现了自己想要实现的事情而决定的。
如果非要用“打牌”来说的话,这一辈子怎么开心怎么打。试想如果起了一手好牌,打的反而更拘谨,那岂不是很惨。我觉得既然都起了好牌了,就是可以挥霍的。好牌随便打打,也不会太差。
雨岑:我在gap的时候收集了很多“在别人看来就是起点很高,拿着好牌的这样一群人”的故事。给了我非常多启发, 他们拿着所谓的一手好牌,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者在往期待的方向走,对于人生的选择非常的多元化。所以我会觉得就是收集了很多故事之后,我的思路也打开了,大家其实都是在自己的能力上尽可能的去活自己想要的生活,跟他们聊完这一圈之后,对我的能量有非常大的提升。
关于他人对我的期待,其实我可能在更早的时候就完成了课题分离。那是他们的事情。以前一直没有满足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而现在我觉得我做成什么样,都是ok的。所以,我对自己的期待曾经也很高,但真的很难满足这份期待,也发现这份期待甚至让我前进不了,那么我就降低它,并且我可以接受我自己降低它。这使我达到的一个新的自洽的状态。
橙纸:关于打牌,我还有一点补充,我拿了一手牌是在打“斗地主”,但是有可能你拿的那个牌是在打“80分”,根本就不是“斗地主”。你打“80分”的好牌和你要去打“斗地主”的好牌,根本是不一样的牌。所以不应该用同一套标准去比较,你只要知道对自己来说,什么样的排列组合是好的。
人生的规则它不是一开始就写好的,你在玩斗地主还是超级马里奥,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游戏?是要自己去体会的。所谓的好牌,它可以丰富我们这个游戏地图的可能性,但不应该去限制我们。

雨岑:我想起在上经济学的课程的时候,我学到的一些概念,我觉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关于“他人的期待”这件事,别人在面试你或者别人在希望你做成什么样的东西的时,其实他内心里想的是,和ta的标准有相似性的人。但其实我们需要去主动挖掘自己的是互补性,只有互补性才能最大限度的让我们自己的能力模型更加完整。
*经济互补性指为了扩大与保护市场,并刺激经济的发展,而结合各国在经济上不同的禀赋。
按你自己的方式,你自己的规则,你自己的渴望去做事,反而更可以去做出更好的结果的东西。这是我们需要经常去记住的,也是我要经常提醒自己的。
Q:最近一年你最大的挣扎是什么?最大的成长是什么?
👇
小Z:最近这一年,可能是我生活中发生变化最剧烈的一年。在去年的3月份参加了第三期的创造营,做出了自己的副业,已经迭代了三次。
最开始是从1V1做职场心态成长咨询, 这是我的第一份副业,也是在创造营孵化出来的,那个时候就给他起的名字叫奶茶计划,当时爆满。后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吸引到了跟我同频的小伙伴,我的合作伙伴叫zoe,我们俩一起做了一个面向更多人的产品叫做人生设计课实践营。做了四期人生设计课实践营之后,我们又落地了一个新的产品,叫做人生设计studio,它是一个更长期的产品,我自己会把它定义成一个互助型的成长社区。
这一年最大的挣扎是什么?我列举一下,我这一年到底克服了哪些问题:
想明白为什么我在这个环境格格不入
想明白为什么我觉得一件事情是问题,别人不觉得是问题,找到我身上的课题,我面对的课题。
从面对负面评价,不知道如何应对,到知道如何应对
识别清楚我身边的一些不太健康的关系,识别自己的边界,现在我知道边界被入侵的时候,怎么样去保护自己。
想明白想辞职但是不敢辞职,应该如何去build安全感

雨岑:从去年的7月份开始gap的,这一年变化非常的剧烈,对我来说最大的挣扎和成长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就是到底有没有发自内心的对自己很自信。我尝试过用很多我自己的方式告诉自己,“其实你是有很多选择的”、“其实你是有很多退路的”、“你总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至少维持住之前的生活”。
这是我尝试自己build up自信的第一步,之后就是顺利gap出来了。出来之后,我也在看各种书,在各种旅行跟朋友交流,自己在想很多问题,保持每两周一次的跟心理咨询师,还有coaching见面的频率。这些都是在帮助我自己去了解自己,想明白自己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就觉得自己的自信急速膨胀。我去训练自己的掌控感,这给了我很强的信心,也让我目标感更强。
Lynn:我最近一年没有什么挣扎,但是有很大的成长。我之前是一个想的很多,但是做的很少的人。我好像活在幻想里。
从去年夏天的时候来到为友,勤勤一直都在说一句话,想想都是问题,做做都是答案。去年最大的成长,是我不想再自证。今年的一个突破,就是在为友这个场域里,大家都在成长、都在勇敢的面对自己、都在和真实的世界交手。我也发现,跟真实世界交手带来的快乐,比我躲在幻想中的快乐,要高级很多。我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来到为友,能够推动我或者是大家一起影响、互相影响,去拥有跟真实世界交手在事中修的勇气。
Lynn:我的愿景就是能做提升学习力和幸福力的教育,这个也跟我自己和很多我认识的名校小伙伴学习的经历相关。我看到有一些人其实学的挺痛苦的,也有一些人学得很好但并不快乐幸福。我就希望能够支持他人提升学习力,这样可以适应变化,在哪都能活着;获得幸福力,可以内心充盈地活着。
我就来到了为友,从创造营开始做这个事业,现在我在认证life coach的过程当中,已经有了九个长期客户,我觉得这也是对我来说非常惊喜的一件事。
当我特别渴望自己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一个拼命要向外给出什么东西向外证明什么东西的人,那个姿态其实让我很难受,让我悬在那,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接住我,让别人也觉得很有压力。当我十分相信我所做的事情的价值之后,我变得越来越从容,我做的(营销方面的)事情就只是真实地呈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面对这个世界的姿态。
当我开始臣服时候,我就发现真的好神奇,好多的事情好的人都来到了我这里。
活出自己、知道自己是谁,这件事情对很多人都很重要,那我就希望通过coach这个方式跟其他的小伙伴一起探索他生命到底是什么,他那个生命到底喜欢什么样子。把自己活得特别自在,特别踏实,而不是虽然很忙但是心里很空,我非常希望每一个生命都能够绽放。

橙纸:过去一年我状态不佳,选择来了创造营。进入创造营之后有一件事情印象很深,就是当时讲的是你如果60分,你可以教30分的人。你的价值在信息差、知识差,你能够产生的经济价值可能也在这里。
我后来发现我真正特别想做的事情可能和健康相关。后来我决定去考一个认证,我在去年11月份考了认证,其实中间也陆续接过一个两个的客户。如果没有创造营的话,我可能不会真的去考一个证,然后把它认真的当成一件事情,一个项目来去做。
总的来说就是这一年当中,通过创造营让我知道我的知识、我过去的经历它是可以产生价值的,可以和人的连接。第二个是我不那么完美我的经验也是可以去帮助大家的,在这件事情上我感觉到自己很有价值。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又去学习了教练技术,其实也解决了很多我跟家人沟通的问题。我爸从一个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在我的指导下成为一个每天都去爬一次37层楼的人。
还有一点点想要跟大家分享,是关于怎么去失败这件事情。
我最近读了一本来自厦大的缔造者陈嘉庚写的《南侨回忆录》。我最有印象的,不是他做成了多大事情,而是他的多次失败。一个有这么大的公益之心,想做这么一件大事的人,他是怎么样去失败的?
陈嘉庚他一开始想要印药书,就是那种非常经典的中药药方,给家乡的人,因为这样子就能救很多人。这就是他的愿望。做这件事情他至少失败了四次。他经历了“成书寄丢下落不明,印刷错误”,“重新修订之后书稿被负责人搞丢”,他就只是想做一件这么好的一件事情,会经历这么多次失败。
包括厦大为什么最后要交还给政府,成为一个国立的学校?也是他在各种马来东南亚富商华人富商多次筹款。你看他在做一件这么好的事,但是那些富豪一个不捐给他,两个不捐给他,三个不捐给他。但是。厦大今天就像他想象那样伫立着。我是一个福建人,我对厦大很有感情。而厦大今天,就像陈嘉庚当时想的那样,就在他当时梦想的地方这样伫立着,面对着美丽的海湾。当时读到潸然泪下。
一个干实事的人,就是要失败很多次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做一件真正有益的事,包括对自己的人生,或者是对自己的成长,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我们不仅是无限游戏,也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这样一个视角去看。
*橙纸注:欢迎大家搜索b站视频,“厦大缔造者的失败与伟大”,是圆桌这次谈到之后临时录的一期聊天视频。
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x4y1v7Cr/?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1d0e7234c36265a1b381254014ed6824

Q:最后邀请今天的四位嘉宾,送给大家一句简短的结束语吧。
👇
小Z: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能失去,我想同时做到很多的事情。当我做不到了,我一件一件把他们放掉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放掉也是可以的,这也是我在躺平路上的一种实践。送给大家的一句话是,如果你觉得现在很累了,很疲惫了,可以休息的。
橙纸:“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 这句话出自汪曾祺的一篇散文,写的是一个孩子在茶馆门前专注玩耍、心情愉快。希望大家也像真诚专注的小孩一样去面对将来的每一刻和自己的愿景。
“人生苦短,及时打枣”希望大家在有限的人生中,尽早去勇于尝试和探索更多的人生可能。
Lynn:希望大家都能相信自己,相信生命,活出自己生命原本的样子。
雨岑:我们都有能力去创造我们想要的生活。

—— 完 ——
撕掉攻略图,自己才是路。
如果你也想个体变现、快乐搞钱;
如果你也热爱生命,心怀理想。
欢迎你加入我们。
扫码下方海报,下一个创造者就是你!

策划:亦锦
整理:买买
排版:倩倩
责编:Dailin
嘉宾:小Z、雨岑、Lynn、橙纸

创造人生事业  实现理想生活
点击关注 ⬇️ 为友公众号
领取3w+字的副业变现六大案例
好的文章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欢迎你转发文章至朋友圈!




点击在看,给为友点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