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剧痛叫“带状疱疹”,用什么药好得快?提醒:50岁后要当心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上星期,老刘走进了诊室,医生瞧见他脖子上那红红的丘疹,上面还盖着层白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怕不是银屑病吧?
一问才知道,老刘被这病缠了十多年了。每次发作,他就吃点止痒药,抹点糖皮质激素药膏对付。可今年冬天,情况愈发严重了,全身多处都冒出了红丘疹、斑块,连头皮都没放过,那种灼热感,想想都让人难受。他自己也说,以前的药现在都不管用了。

医生告诉他,他这是重度寻常型银屑病,得换种治疗方法。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医生给他用了司库奇尤单抗治疗。过了段时间,老刘的症状明显好转了,皮疹、红斑颜色都淡了不少,皮损、脱屑也有所消退。看着他慢慢恢复正常生活,医生这心里也舒坦多了。
这银屑病,真是个磨人的妖精,老刘能忍这么多年,真是不容易。希望这次治疗后,他能彻底摆脱这烦恼,重新过上开心的日子。



关注重庆焦点   享健康人生
01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的慢性皮肤病,具有复发性、系统性和炎症性的特征。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银屑病患者数已超过750万,其中约30%患者病情属于中重度。
患者并非仅受皮肤病变之苦,银屑病还常伴随着广泛的共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和关节炎等。更为严重的是,银屑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抑郁症,部分患者产生自杀念头。

目前,银屑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膏、维生素D3衍生物、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
激素类药膏具有收缩血管、消炎的作用,如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卤米松乳膏等。
维生素D3衍生物则可以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如卡泊三醇软膏、他卡西醇软膏等。

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多用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较重或伴有多种共病的患者。
常见的免疫抑制剂有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甲氨蝶呤等,而生物制剂如依奇珠单抗、司库奇尤单抗等对于银屑病的重度患者有着良好的疗效。

银屑病虽然并非致命性疾病,但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其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对于银屑病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同时,社会应加强对银屑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减少对他们的歧视,以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有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02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通常沿着身体的神经走向单侧分布。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有156万人,高龄人群是其高发人群之一。
带状疱疹的症状不仅包括皮肤病变,还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使其在疼痛程度上堪称令人难以忍受。疼痛表现为钝痛、抽搐痛或电击样痛,常伴有烧灼感,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尤其是后遗神经痛,约有30%-50%的患者持续超过1年,部分甚至长达10年以上。后遗神经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常导致焦虑、失眠,甚至丧失活下去的信念。
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镇痛药和神经营养药物。抗病毒药物适用于50岁以上患者、头颈部出现带状疱疹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而镇痛药则主要用于治疗疼痛症状,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离子通道阻滞剂等。此外,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也对缓解神经痛有一定作用。

带状疱疹的严重疼痛常使患者难以正常生活,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预防带状疱疹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水痘疫苗,尤其对于高龄人群更应重视。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减少其疼痛带来的心理负担,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和乐观。

03
特应性湿疹
特应性湿疹,又称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的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过敏有关,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
据数据显示,我国5%-10%的成年人和10%-15%的儿童患有特应性湿疹,患者数之庞大令人担忧。
特应性湿疹不仅影响患者的皮肤,还可能引发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治疗特应性湿疹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药膏、TCI药膏、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药膏是一线疗法,能够控制炎症、减轻瘙痒,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

TCI药膏对于面颈部、褶皱部位、外生殖器部位的病变有良好的疗效。抗组胺药物适用于伴有过敏合并症的患者,但长期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不被推荐。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常用于重度特应性湿疹,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于特应性湿疹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重日常护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性物质、穿着舒适透气的衣物等都有助于减轻症状。
面对特应性湿疹患者,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避免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在医疗技术和社会支持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能够摆脱病痛,重获健康和幸福。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END
喜欢这篇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各位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给个赞,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获取更多科学养生知识。


重庆焦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