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中旬发工资时,大家到手的钱少了,同事们纷纷议论,随后人事在群里发通知,“今年社保缴纳基数上调,所以本月到账资金会相对减少一些”。
社保这事与千千万万打工人息息相关,今年多地发布社保缴纳基数做出上调的通知,这意味着打工人退休可以领更多养老金,但每月收入会相对减少。
那么你愿意减少工资,换退休金增长吗?
有网友表示不愿意,延迟退休的背景下,领养老金还太遥远,但每月收入减少却是肉眼可见。
也有网友表示愿意,这样老了退休能有保障。
社保、养老金这事确实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决定的,但社保基数为什么上调,养老金是怎么回事,这事可以聊聊。
我国成立之初,国家 “一穷二白”,当时自然灾害频发,战火还未熄灭,人民饥寒交迫,当时为了救济 800 万“无吃缺吃”的灾民和各地失业人员,劳动部公布 《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政务院为此拨出4亿斤粮食作为救济失业工人基金,并让举办救济失业工人事业的地区所有工商业企业及所有在业工人和职员按月缴纳一定的失业救济金,然后通过以工代赈、发给救济金的策略,对失业工人进行救济。
也就是说让在职企业员工缴纳保险金(当时称失业救济金),以应对当时的受灾和失业情况。
随后在第二年的 2月份,政务院颁布 《劳动保险条例》,全面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险制度,此后经过不断修订,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这样算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较晚,实行至今才 74 年的历史。
再者人口老龄化严重是现在急需解决的社会民生问题之一,2023 年我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出生人口继续创新低。
国家发布数据显示,至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据测算,2035年,我国总人口将减至不足14亿人,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也就是说,我国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
那么上调社保缴纳基数也是必然,老龄化严重,国家需要发放养老金,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缴纳社会保险的原因之一,说白了,交的钱自己以后能不能拿到还得看子孙后代给不给力,现在每月交的钱是给现在的老人养老。
很多员工因社保占工资比例过高,与企业协商放弃缴纳社会保险,企业交不起,员工不愿交,有些干脆就不交了,这也导致了部分人没有缴费或缴费积累不足,但后期仍可享受社保待遇,这也是社保基金给付和缴费失衡的一部分原因。
为保证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就不得不上调在职人员的社会保险金额,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救济失业人员的办法是一致的。
有些人有疑问,为啥社保基数上调,需要补去年的缴费差价呢?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差额的,当你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社保的,才需要补差额,有的人社保还会退费。
现在年轻人供房贷,供车贷,上养老下养小,加上天天熬夜加班,这个身体状态真不一定能领到退休金,对于普通人来说,能解决当下实际的生活问题,才是正经事,远水解不了近渴。
不交也不行,社保是让全社会的人生活有保障的血液,这个血液循环流动起来,才能让这个社会老有所依,病有所医,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
缴纳社保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是我们为国家贡献的一点价值。
做一个守法守规的公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个人贡献的价值虽小,但十四亿人一起的力量很大,个人命运跟国家发展息息相关。
共勉。
你好,我是瑶琴,在职前端开发程序员,坐标杭州。
当下深耕探索 AI 领域,期望 AI 赋能编程。
这里主要分享我对编程和 AI 的思考,分享 IT 行业的职场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