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职场在压抑人的天性。
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在介绍一个陌生人入圈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以职业来贴标签。
比如,他是做金融/外贸/hr/教师……的。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工作都会被外包出去,不论是技术支持还是客服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了现代职场的常态。
外包和细致的劳动分工并不是现代社会的新发明。
早在工业革命时期,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中提到分工:通过分工,每个人只需要专注于一个小环节,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今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不管是对于工厂流水线的体力劳动者,还是知识输出的脑力劳动者。
社会运转效率是提高了,但是打工人人却越来越不快乐了。
劳动分工一方面使得工作内容本身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不成体系的任务,很难获得正反馈,越工作越抑郁;
另外一方面会反向引导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向更精细化的方向进行,越来越多的人一口气扎堆进入某个非常细分的学科,导致行业内卷更加严重的同时,从业者根本无从变换赛道,最终困死在“曾经的风口,如今的天坑”行业里。
正因为如此,许多高学历的年轻人,感觉自己被困在职业网里无法动弹。
曾经把头埋进书堆里,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拿到了那张看似风光无限的文凭。如今被困在一个小小的职能中,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疲于应付,既没有收获金钱,也没有得到成长。
不少咨询者都会吐槽自己的每日三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这是我要的生活吗?
尽管手握大锤,却每天做着钉钉子工作。
他们不再关注全局,只能看到自己手头的那一小块,随之逐渐被职业思维反噬,面对着失业浪潮,根本不知道离职后还能去哪里工作。
要想改变现状,靠个人觉悟往往是无力的,当一个人的思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他的认知也会逐渐停止成长。
有时跳出自己所处的环境看待问题,才能看到问题的实质。
当你所学的学科固定时,你还拥有陪伴你一路成长和成型的能力;
当你认为自己所有能力都很有限时,你还有常年积累形成的思维与做事习惯;
……
这些都能成为你选择职业的出口。
关键在于一个综合分析和总结的机会。
如果觉得光靠自己无法解决,求助于第三方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遇光致力于为每一个在职业成长道路上有迷茫的小伙伴提供方向与出路,欢迎您选择我们的咨询服务。
推荐阅读:
情绪劳动,超越了工作本身的累。
「貌合神离」,才是工作抑郁的根本原因。
从秦朗的寒假作业,聊到关于工作的正反馈。
上海街头brunch,真的是好紧绷的松弛感。
任何令你抑郁的工作,都应该尽早远离。
工作总是不尽人意?因为你试的不够多。
工作不开心,别再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
为什么做一个工作一段时间就想离职?
何时才是开始全职自由职业的最佳时机?
暂时找不到工作时可以做什么?
除分享【人物访问】【自由职业】【职业思考】专栏信息外,遇光还提供【个人定制化职业咨询】服务。
遇光spotlight,作为一个预备自由职业者服务机构,我们探索与分享写字楼之外的工作可能性,助你建立标准答案之外的生活方式。
我们将通过一些普遍被认可的工具,以及我们的专业和能力,与你一起从零出发,从你出发,探寻职业道路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重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并非与市场上常见的职业咨询一样,我们的目的并非只是给你找到一个可以解决生计问题的工作,并不会为了KPI就随便将你与现有的资源强行匹配,我们的服务也将不是直接的专业技能教学,而是希望与你一起将思路打开,重新思考职业,找到属于你的人生热情,并能以之为生且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