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母亲不记得自己是不是说过“混不下去就回来”,但儿子记住了,北漂十年,在四十岁的时候,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家中。
这是电影《走走停停》的开场,男主角带着一身挫败归来。
男主角的名字叫吴迪,但他的人生没有“无敌”,只有“无奈”。事业和家庭,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两大标尺,他的刻度表上,进展归零。
但好在,吴迪是懂自洽的。
电影剧本被人无偿盗用,他说现场观众都笑了,证明我写的段子还挺有意思。女朋友嫌他寒酸,和他分手,他平静把女友和行李送上车,目送她离去。室友搬走,他无力承担房租,干脆自己也打包回了老家,和开出租的妹妹挤上下铺。
但也不能说,吴迪的人生就是主打一个随波逐流。老父亲动用人脉,给他安排了稳定的工作,他知道自己不适合,单方面回绝了这个机会。碰到老同学冯柳柳,对方一句“为什么你不把自己写的剧本拍成电影”,没钱没人脉的吴迪,真的就开始拍电影了。
有人会说:吴迪的选择,不负责任,不切实际。但肯定也会有人,悄悄羡慕着吴迪:你看他还有勇气选择,他还能像个孩子一样,遵从内心。
吴迪最大的底气来自于他的母亲。这是一个国内影视作品里少见的母亲形象,松弛、通透、充满魅力,活成了好多国产剧里“婆婆妈妈”的反义词。
她曾经也有机会去大城市发展,但留下来也没什么好遗憾,“人总是下意识选择更容易走的那条路”。她欣赏儿子的剧本,愿意担当他的女主角,和儿子打趣说“人到了我这个年纪,自然就会演戏了。”拍戏出外景,她开心得像个少女,对儿子说“如果不是拍戏,我们怎么会来这么美的地方”。
她陪着儿子走走停停,一路竟都是好风景和好心情。
网友戏称:中国影视圈今年打造出两位令人羡慕的母亲,一位是阿勒泰李娟她妈,另一位就是重庆吴迪他妈。
冯柳柳也是吴迪人生里的一缕清风,她看得穿吴迪的窘迫和虚荣,但也看得到吴迪的可爱与可贵。两人对台词那段默契的相视一笑,确确实实是爱情的火苗在闪烁。可是走走停停,两人竟也错过了。吴迪回了家乡,冯柳柳却决定去北京看更大的世界,两人像是交换了状态。
片尾那段堵车戏,像极了我们的人生。似乎都在奔赴同一个地方,但时快时慢,时而并肩,时而错开,畅通的时候自然会前行,堵车的时候就会停下来等待。生命从来不是一种竞赛,而只是一段旅程。
电影最后,没有反转,就像真实的人生,哪有那么多逆袭的剧本。吴迪接手了妹妹的出租车,妹妹去外地开健身房,冯柳柳辞职去了北京。唯一获得世俗成功的,是那个断章取义把吴迪剪辑成啃老败类的电视台领导,片子火了,还拿了奖。
银幕上很多故事都在教大家如何成功,如何趾高气昂地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走走停停》却告诉大家,可以放轻松,可以慢慢来。
在“成功”的路旁边,或许有无数条路,也很有意思,风景也不错,可以走走停停,去到哪儿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