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大酒店》的温暖与爱


本文系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这个酒店有点特殊,即便离开,彼此也不能说再见。
在很多大城市的重点医院周边,都会有“来福大酒店”这样的“病友之家”,那里对于病友来说是充满希望的地方。


这部由韩三平监制,刘博文执导,黄轩、柳岩领衔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根据点滴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视角和前两年的《人生大事》有类似之处,都是把焦点对准了社会上的边缘人员,只是《来福大酒店》想表达的更多。
前科人员
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回到社会谋生,大概率会很艰难。
《来福大酒店》中的李三清,看不惯街头流氓欺负一个女孩,犯下了故意重伤罪。出狱后,父亲避而不见,气出心脏病住院,妹妹一家不愿意也没能力承担老人的手术费。


李三清想找工作赚钱,四处碰壁,只能去干一些不问出身的苦活累活。曾经在狱中的兄弟,出来以后也都是干清洁、厨师这些不需要和太多人打交道的边缘工种。
所以当来福大酒店收留了他们,让他们被需要、被认可,还能获得一份尚可的薪水时,这个别人避之不及的地方,反而成了他们精神上的家园。
重病患者
普通家庭面对亲人重大疾病以及巨额手术治疗费用的绝望,相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李三清之所以出狱后又铤而走险,答应帮助黑势力拆迁酒店,是因为他爸病重需要一大笔钱开刀救命。得了白血病的孩子,长居在医院附近等待配型。老人因意外摔倒住进ICU,住一晚就是好几千,儿子无力承担却又不忍放弃。还有一些得了慢性病的老人,儿女不愿照顾,也被送进了来福大酒店。
但是人生有悲伤,也会有温暖,陌生人们在“病友之家”彼此帮衬,报团取暖,一起共度人生的难。
孤寡老人
中国正步入老龄化时代,老人越来越多,如何养老成为新难题。


来福大酒店的傅老,年轻时老伴身体不好一直没要孩子。他在来福大酒店待了7年,已经将这当成自己的家。但幸运的是,他在来福大酒店遇到了一群愿意善待他的年轻人,他和李三清互相治愈,让李三清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
这样的情节,当然有理想化的成分。现实生活中,即便很多有儿有女的老人,晚年也未必能得到很好的照料。《来福大酒店》,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个社会问题,再次抛到公众面前。


两位主演,黄轩和柳岩,影片中的表演都突破了各自的舒适区。黄轩放下了儒雅,诠释了一名匪气十足但又重情重义的劳改犯。
柳岩放下了妖媚,把一个泼辣但心软的老板娘刻画得入木三分。两人都贡献了精彩的哭戏,戏剧张力拉满。


很好的题材,用心的表演,只可惜电影对于多条人物线和故事线的驾驭能力偏弱,有虎头蛇尾的感觉,颇有些遗憾。

到顶部